優必選還能等來人形機器人的春天嗎

財經新知 作  者 | 茹 月編  輯 | 月 見

在機器人市場裏,優必選是一個突出的存在。

2013年成立以來,優必選完成了9輪融資,平均每年完成一輪融資。股東背景中不但有騰訊投資、居然之家科大訊飛、海爾資本等行業明星,還有包含鼎輝投資、金石投資、啓明創投等資本大佬,更包括杭州、湖州、廈門等政府地方國資的身影。

正是這一輪輪融資,爲優必選其後激盪而緩慢的發展奠定了基調。

招股書顯示,在高研發、高營銷的發展風格下,優必選三年虧掉24億元,也同樣燒完了以往融資的96%。在技術快速更迭的科技行業,持續的研發投入與市場教育成爲了各企業不必多說的潛規則。

上市,成爲優必選迫切求生中的一環。

進入2023年,機器人已經逐漸找到自身定位。掃地機器人在科沃斯和石頭科技的雙雄爭霸中,進入以量換價的新階段;聊天機器人隨着ChatGPT的誕生全網爆紅,成爲年度最酷的概念;疫情期間送餐機器人進入方艙而被逐漸驗證了落地場景;而人形機器人仍然停留在春晚舞臺上載歌載舞,在商業化邊緣反覆摸索。

跨進二級市場的人形機器人,究竟是真科技還是真泡沫?  

01

缺錢、融資、燒錢,優必選進入死循環

優必選的招股書中,釋放的最強烈的信號,是缺錢。

融資,像一場優必選定期舉行的宏大儀式。優必選成立以來共完成了9輪融資,優必選在招股書中介紹,這些增資認購爲其帶來的融資數額爲47.9億元。同時,優必選坦誠道,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上融資所得款項的96.10%都已經被使用。

根據招股書,優必選的資金主要花在研發投入與營銷開支上。

具體來看,2020年、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研發投入分別爲4.29億元、5.17億元及3.25億元,分別佔當期總收入額57.9%、63.3%及61.4%;對應地,優必選營銷費用分別爲3.13億元、3.58億元及2.41億元,分別佔當期總收入的42.3%、43.8%及45.6%。

研發投入與營銷費用兩項就花光優必選所有收入後,優必選進入了越虧越多的循環。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營業收入分別爲7.40億元、8.17億元及5.29億元,同期虧損額分別爲7.07億元、9.18億元及7.78億元。

經過連續的虧損後,優必選資金狀況顯得尤爲緊張。

除了燒融資外,優必選的存續還依賴於大量的銀行借款。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2021年底及2022年11月底,優必選銀行借款分別爲5.76億元、6.52億元及3.73億元。

招股書中,優必選坦誠道,“於以往記錄期間,我們依賴向本集團提供的銀行貸款爲我們的業務運營提供資金。尤其是,於2022年9月30日,周劍先生就我們的銀行借款人民幣256.8百萬元提供擔保。”

即便是不斷融資、借款、甚至抵押借貸,優必選仍然顯得“囊中羞澀”。截至2020年底、2021年底及2022年9月底,優必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爲6.22億元、2.73億元及3.49億元。

正如招股書中所述,“倘我們無法取得債務或爲債務再融資,我們的業務、前景、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受到不利影響。”缺錢像一隻無形的大手,推着優必選一步一步往前走。

深陷燒錢、缺錢再融資的循環中,隨着9個輪次的戰略投資先後密集進入交割期,上市成了優必選一大出路。早在2018年,優必選以投後估值50億美元刷新了全球AI企業融資紀錄時,就曾透露過未來的上市計劃,衝擊A股又轉港,優必選始終在二級市場大門前徘徊。

機器人燒錢幾乎已經被市場默認,重要的是,燒出來的優必選稱得上“真金”嗎?

02

優必選真的實現商業化了嗎?

優必選的機器人產品主要應用於教育、物流及消費場景,to B屬性的教育智能機器人和物流智能機器人貢獻了歷年營收的七成以上。其中,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教育智能機器人業務產生的收入分別爲6.12億元、4.62億元及3.58億元,佔當期總收入82.7%、56.5%及67.7%。

佔比最高的企業級教育機器人下游客戶爲各學校及培訓中心,主要產品包括人形Yanshee偃師、uKit搭建機器人及積木、人形alpha mini悟空,三款產品分別爲中學及以上、中小學及兒童編程教育內容。

招股書中,優必選花費大量筆墨來渲染自身的市場地位,尤其強調其是“中國首家實現小型人形機器人大規模商業化的公司”。其所謂的商業化程度究竟如何呢?‘財經新知’認爲,這一點值得探討。

其一,伴隨着大客戶依賴症的市場拓展,是否能夠保證持續的盈利能力。

具體到客戶層面,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前五大客戶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爲66.5%、52.2%及64.7%,優必選存在明顯的大客戶依賴問題。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物流機器人產品產生的營收爲0.13億元、1.91億元及0.51億元,佔當期總收入比重分別爲1.7%、23.3%及9.6%。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機器人業務板塊創收主要來自一家公司。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天奇自動化工程集團爲優必選創收額分別爲0.13億元、1.75億元及0.38億元,佔當期總收入的1.7%、21.4%及7.3%;對應地,優必選自天奇集團方採購額分別爲165.9萬元、1659.4萬元及643萬元。

更爲嚴重的是,大客戶與供應商重疊,成本與售價夾擊下,優必選正式喪失議價權。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自天奇集團處的毛利率分別爲16.7%、13.3%及3.5%。

其二,持續投入的研發,爲優必選燒出多少壁壘?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與工業機器人及其他類型的智能服務機器人不同,人形機器人生產需要大量研發投資、高昂維護成本、複雜部件和先進技術。因此,高昂的生產成本及研發費用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一個主要准入壁壘。換言之,人形機器人就是要燒錢。

大量的研發投入之後,截至2022年9月30日,優必選擁有全棧技術能力已積累超1500項專利。按照優必選招股書中信息:成立一家實驗室需要三年時間,一個項目則耗費3至6個月的研發週期,優必選專利能領先市場多久,仍然存疑。

“科技行業燒錢不可怕,怕的是燒不出燦爛明天。”知名行業分析師陳楠感嘆道。“接觸過一些機器人的項目,到如今2016年湧入的熱錢先後進入交割期後,如今機器人企業拿下多少市場,敢不敢定價已經是評價其是否優質的最直觀方式了。”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優必選存貨分別爲4.13億元、4.26億元及4.22億元。其中,由於市場上其他類似產品同構型的出現,優必選對人形Aplpha Mini悟空機器人採取了降價處置,導致的可變現淨值減少,進一步致使其存貨減值準備從2021年底的0.40億元增加到0.85億元。

“機器人行業技術更迭是非常快速的,如果不能在一兩年內出售掉產品,那很快就會被新的技術覆蓋掉。”原京東物流智能化負責人張羽(化名)對‘財經新知’介紹。

由此可見,優必選燒出的先發優勢也不過一次市場性的技術迭代,第一股的含金量也實在令人惋惜。

03

上市不過一場擊鼓傳花的資本遊戲?

科技的最大想象空間在於改變人類生活,人形機器人究竟是科技還是玩具?

近年來,機器人市場尤其熱鬧。

一方面,雷軍推出小米的CyberOne,沒有量產計劃下,動輒六七十萬的成本在市場引發了諸多討論。但需要提出的一點是,市場認爲,雷老闆的人形機器人以自動駕駛爲落點,已經爲產品提供好了應用場景,自然也不必擔心其成本控制問題。

另一方面,馬斯克預告的Tesla Bot人形機器人一度引爆資本圈。近日更是因爲傳言特斯拉bot下單給國內企業六萬套,而拉漲了不少產業鏈上的概念股。同樣地,高預期下漲停的概念股自然不必擔心訂單問題。

對比之下,手握大量專利,但苦苦難以紮實落地的優必選顯得尤其尷尬。

優必選以工業機器人的標準講了一個圓滿的科技故事,但落地的場景仍無法滿足工業機器人標準。

而極具想象空間的消費級市場中,各個細分賽道幾乎已經形成較強的品牌意識,科沃斯與石頭科技盤踞掃地機器人市場;百度的小度機器人與小米的小愛機器人則幾乎覆蓋所有語音互動場景,且由於二者在家電市場的佈局,能夠與其他智能家電互聯互通,從而被更多消費者所選擇。

所謂的人形機器人,最終落點爲機器人,而不是人形概念。

優必選的當務之急,或許是迴歸科技本質,建立起自身技術壁壘後,再摸索出相對封閉的落地場景,而不是一邊向外界描述人形機器人的烏托邦,一邊爲了一筆訂單瘋狂讓利,最後越虧越多。

畢竟,資本最終趨於冷靜,當潮水退卻,裸泳者必將是最難上岸的那一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