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羅京

近日,隔膜行業再迎擴產潮。星源材質、東風股份接連宣佈投建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看好行業發展前景。此外,受行業高景氣影響,多家隔膜企業2022年業績預喜。

業內人士預計,隨着多家企業隔膜產能逐漸進入釋放期,且新進入者持續湧入,2023年隔膜行業競爭格局生變。

擴產不斷

近日,星源材質、東風股份接連宣佈投建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

2月9日晚,東風股份公告稱,基於對新能源、儲能等新型材料板塊的戰略規劃及經營發展需要,公司控股子公司博盛新材之全資子公司鹽城博盛擬投資20億元,在鹽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建設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隔膜及其他綜合材料生產研發項目,項目建設週期爲2023-2024年,並根據市場情況分期投資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1月30日晚,東風股份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博盛新材之全資子公司湖南博盛擬投資20億元,在湖南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建設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隔膜及其他綜合材料生產研發項目,項目預計於2023-2024年分期投資建設。

資料顯示,博盛新材創立於2015年,是國內少數具備量產12μm幹法隔膜的公司,已進入比亞迪、寧德時代的供應商體系,向動力電池、儲能客戶提供相關材料。

根據公告,截至2022年末,博盛新材共有八條生產線和一條試驗線。其中,鹽城博盛擁有四條生產線,湖南博盛擁有四條生產線和一條試驗線。2022年上半年,湖南博盛產能利用率達83.49%,2022年下半年其生產基地的產線均處於滿產狀態。鹽城博盛爲博盛新材在2022年開始運作的新基地,處於產線逐步調試上線、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階段,截至2022年末其產能利用率已處於較高的水平。

公開信息顯示,東風股份主營煙標印刷包裝及相關材料的研發、設計、生產。公司近日在接受調研時表示,收購博盛新材是公司正式邁入新能源動力及儲能材料的第一步,未來公司將全面聚焦到新能源新材料板塊,並逐步加大投資力度。

無獨有偶。2月2日晚,星源材質公告稱,爲進一步完善公司產能佈局,滿足客戶產能配套需求,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戰略規劃,公司擬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投資建設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項目擬投資總額爲100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年產32億㎡溼法隔膜、16億㎡幹法隔膜及35億㎡塗覆隔膜。

星源材質表示,此次對外投資主要是爲了進一步擴大公司幹法、溼法隔膜產能及高性能塗覆鋰電池隔膜產能,更好地滿足鋰離子電池隔膜的中高端市場對公司產品的需求,從而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整體實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公司的行業地位。

業績亮眼

受益於隔膜行業景氣高漲,多家企業2022年產品出貨量快速提升,業績預告普遍預喜。

溼法隔膜龍頭恩捷股份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9億元-43億元,同比增長43.51%-58.23%。恩捷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緊抓鋰電池隔離膜業務的行業發展機遇,持續提升溼法鋰電池隔離膜產能,產量和銷量持續穩定增長,業績大幅提升。

星源材質表示,受益於所處行業發展趨勢良好及前期投入項目產能釋放,2022年公司整體利潤水平顯著增長,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7.1億元-7.5億元,同比增長150.98%-165.12%。

璞泰來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0.5億元-32億元,同比增長74.41%-82.99%,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之一隔膜塗覆加工業務量2022年高速增長,市場佔有率繼續提升,規模經濟性不斷呈現。

跨界選手美聯新材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85億元-3.6億元,同比增長350%-469%。資料顯示,美聯新材主營塑料色母粒業務,子公司安徽美芯主營電池溼法隔膜。公司近日在投資互動平臺表示,安徽美芯目前已有4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年產能可達3億㎡,產能已滿負荷運行。

《中國鋰離子電池隔膜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簡稱《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隔膜出貨量同比增長65.3%,達到133.2億㎡。其中,溼法隔膜出貨量突破100億㎡,達到104.8億㎡,幹法隔膜出貨量達到28.4億㎡。

東吳證券表示,2022年溼法隔膜供不應求,滿產滿銷,預計2023年溼法隔膜供需維持緊平衡,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

排名變動預計較大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多家企業隔膜產能逐漸進入釋放期,且新進入者持續湧入,2023年隔膜行業競爭加劇,競爭格局生變。

中材科技近期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預計2023年隔膜新增產能將超過20億㎡,年底產能將達到35億㎡-40億㎡,到2025年底產能將達到70億㎡。

恩捷股份董祕禹雪曾在公司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計劃2023年和2024年每年新增30條以上溼法隔膜產線,到2023年底產能達到100億㎡,目標是2025年溼法隔膜交付能力超120億㎡。

中信建投研報預計,星源材質2023年將新增15億㎡產能,2023年底總產能將達45億㎡。

據《白皮書》數據,2022年我國鋰電池隔膜出貨量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上海恩捷(恩捷股份控股子公司)、星源材質、中材科技,上海恩捷以接近4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其次爲星源材質,兩家隔膜企業合計市場份額超過50%。

《白皮書》還指出,2022年中國隔膜行業的企業集中度相比2021年有所降低,CR2和CR10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包括璞泰來卓勤、恆力石化、美聯新材、長陽科技等新進入者開啓了大規模的投資計劃,行業競爭格局未來還將生變。

“這些新進入者正加快產能建設,且在資金與管理方面具備一定優勢。”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祕書長於清教告訴記者,從最近三年的競爭格局來看,上海恩捷、星源材質、中材科技頭部地位穩固,第一梯隊企業排名變化應該不大,但二、三梯隊企業競爭加劇,再加上新進入者產能的釋放,排名變動預計較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