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研發氫燃料電池而被關注的雄韜股份(SZ002733,股價21.88元,市值84.07億元)收到了交易所關注函。

起因是2月13日晚間,雄韜股份披露公司與京山市人民政府簽署投資框架協議的公告,計劃總投資約105億元,建設鋰電和鈉電產業園項目,生產15GWH鋰電池和10GWH鈉電池。

然而,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爲25.97億元,貨幣資金僅爲15.23億元,公司真有實力支撐百億投資?

超百億投資鋰電池和鈉電池被關注

今日(2月14日),不到百億市值的雄韜股份收到交易所關注函。

起因是2月13日晚間,雄韜股份披露投資合作公告稱,公司與京山市人民政府簽署投資框架協議,計劃總投資約105億元,建設鋰電和鈉電產業園項目,生產15GWH鋰電池和10GWH鈉電池。

根據公司公告披露,計劃在京山市逐步建設酸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氫能源電堆及發動機系統三大生產基地,實現公司整體搬遷回歸。

根據具體協議內容,生產15GWH鋰電池和10GWH鈉電池,主要應用在新能源儲能市場及5G通訊、IDC數據中心市場。雄韜股份計劃2023年啓動一期5GWH鋰電池生產項目,3年內(2023~2025年)完成項目整體建設。

根據協議,京山市人民政府支持新興產業鈉離子電池項目,根據鈉離子電池公司30億元估值,京山京誠投資公司出資入股10%~20%。

雄韜股份表示,協議簽署有助於充分挖掘和提升公司在主營業務領域的資源優勢和運營能力,實現有效的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

然而雄韜股份這份雄心勃勃的公告引來交易所關注,主要還是針對前述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及投資前述項目的可行性、量化分析對財務狀況的影響。

2022年三季度末貨幣資金僅15.23億

深交所的關注理由十分合理,一是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主要產品蓄電池及其材料、鋰電池、燃料電池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99億元、5.56億元、0.45億元,佔比分別爲64.58%、32.68%、2.62%。

當時,公司在經營狀況中描述,主動引導原有的鉛酸需求用戶向鋰電池方向轉移,但是鉛酸電池仍是當時公司貢獻最大收入的業務板塊。一方面,雄韜股份自述把研發精力放到氫能源電池,另一方面公司還在從傳統鉛酸電池向鋰電池轉型。

這種狀況之下,雄韜股份卻要投資105億元做鋰電池和鈉電池,攤子這麼大,有足夠的人力、技術、研發支撐嗎?

公司202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爲25.97億元,貨幣資金爲15.23億元。而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28.76億元,淨利潤1.04億元。這樣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雄韜股份又如何解決資金問題?

另外,深交所還要求雄韜股份補充披露協議簽訂前三個月內公司控股股東、持股5%以上股東、董監高持股變動情況,以及未來三個月內其所持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及股份減持的計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4日,雄韜股份曾披露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張華農及一致行動人深圳市雄才投資有限公司計劃自該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152.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按照時間推算,如今尚處於張華農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減持期。

從股價走勢看,雄韜股份今年股價走勢不錯,今年累計漲幅超過了20%。2月14日,其股價上漲4.94%,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