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政治騙子”是寄生在所謂“官場潛規則”中的毒瘤。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國內媒體已連續針對打擊“政治騙子”問題刊文,揭露“政治騙子”背後的生存土壤。

最新一期《中國新聞週刊》就援引數位受訪專家的說法,近期高層將打擊“政治騙子”提上了新高度,原因有二,一是“政治騙子”已從局部問題變爲普遍性問題;二是隨着形勢變化,反腐工作的重點和策略正經歷相應的調整。

“半月談”微信公衆號本月早些時候也梳理近年來查處的部分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時發現,一些官場騙子打着所謂的“上級領導”旗號,騙取黨性差的幹部信任,在圍獵黨員幹部過程中牟取不當利益。專家呼籲,有針對性打好預防針,維護來之不易的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換屆前後人事變動頻繁,

是“政治騙子”行騙的活躍期

如何剷除“政治騙子”生存土壤?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今年2月6日刊發的一篇文章《江西貫通融合辦案整改治理 剷除“政治騙子”生存土壤》介紹了江西的經驗。

文章介紹,2020年以來,江西省本級查辦的案件中,共揪出“政治騙子”15人,一大批款項被依法追繳。

文中舉例提到的“政治騙子”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承諾可以“運作升官”的“政治騙子。在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原書記趙海東案中,“政治騙子”池某以幫助趙海東運作升官爲由,騙取了數億元的工程項目。趙海東出生於1973年5月,在2021年10月因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

雙開通報指出,趙海東是典型的兩面人、僞君子,政績觀嚴重扭曲。他不信組織信關係,把權力當作資本,利用工程項目等資源大搞利益輸送和政治投機,通過商人掮客跑官要官。

換屆前後人事變動頻繁,是“政治騙子”行騙的活躍期。

除了趙海東,上饒市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祝宏根,餘干縣原縣長江忠漢都是換屆期間被騙。祝宏根曾結識社會騙子饒某某,並試圖通過其搭上“上層關係”,實現升遷夢。饒某某謊稱有關係能幫他升遷,但實際是利用祝宏根的升遷慾望,讓他一步步上鉤,進而不斷索要錢財。江忠漢爲了當上縣委書記,曾經人介紹向所謂有“能量”的老闆王某某跑門路、遞“投名狀”。王某某則打着認識一些領導幹部的幌子,答應給他幫忙,做空頭人情。

另一類是承諾可以“逃避組織審查調查”的“政治騙子”。

江西省吉水縣委原書記袁守旺曾在1月初播放的四集電視專題片《永遠吹衝鋒號》第三集《鐵規矩硬槓槓》中出鏡。2018年,袁守旺通過招商引資認識了在北京的永新籍商人賀某。賀某通過把自己包裝成背景深厚、能量巨大的人士,獲得了袁守旺的絕對信任。

之後,袁守旺每次到北京出差,賀某都會出面宴請,並在飯局上介紹所謂的部級退休老幹部、資深專家給他認識。實際上,賀某還因公司經營虧損,曾以找關係需打點爲由,向袁守旺索要數百萬元,其中大部分被其用於個人開銷和償還公司貸款。落馬之前,爲逃避組織審查調查,袁守旺請求賀某幫助疏通關係。但事與願違,袁守旺最終還是被留置調查,賀某也因涉嫌詐騙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政治騙子”的共性:

一是運作升官,

二是逃避組織審查調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攝製的專題片《永遠吹衝鋒號》披露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傅政華與兩位“政治騙子”長期交往的故事。

北京市公安局退休幹部石曉春和傅政華相識幾十年,很早就看準傅政華是個官迷,生出了利用他的念頭。2018年,石曉春向傅政華吹噓自己有特殊門路,能幫他“搭天線”謀升遷。另一個只有中專學歷的“政治騙子”李全更是和傅政華交往20年。他把自己包裝成專家學者,告訴傅政華自己是領導同志身邊的高級智囊。這些年裏,兩人打得火熱,成爲莫逆之交。

上述專題片介紹,交往的過程中,石曉春、李全都利用傅政華的職權爲自己和關係人辦事、站臺,謀取了大量利益,但二人帶給傅政華的只有一個接一個的謊言。這是典型的“政治騙子”。

前述《中國新聞週刊》文章同樣總結:多個案例顯示,“政治騙子”在形象包裝、行騙手段方面具備一些共性,他們一般承諾可以做兩類事,一是運作升官,二是逃避組織審查調查。

傅政華和兩位“政治騙子”的交往,就是因其承諾可以運作升官。同樣因升官心切被騙的還有原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單增德。單增德的情婦去泰山燒香拜佛時“巧遇”一位“大師”,“大師”說只有單增德當上了市長,情婦惦記的一塊地才能到手。而要當上市長,需到北京找一個叫“張新政”的人。情婦照辦,果然在京找到“張新政”。對方索要運作費,單增德拿出180萬,最後官沒買成,“大師”和“張新政”也都沒了影。

“政治騙子”常用的另一個誘餌是幫助官員“逃避組織審查調查”。爲了幫己脫罪,廣州原市委書記萬慶良將希望寄託在一個叫歐陽榮華的商人身上。他相信對方有“遊說中央領導”的能力,甚至在2014年6月落馬前夕,還頻繁到北京與歐陽榮華商量“對策”,並奉上5000萬元禮金求打點關係,結果事未辦成,錢打水漂。

甘肅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虞海燕被查前特意找到當地一名自稱在中央紀委工作過的人,叫上妻子一起去“培訓”,模擬演練如何對抗調查。後來真相大白,這個“政治騙子”其實是蘭州市公安局的退休幹部。

既然大多情況下是虛張聲勢,“政治騙子”的詐騙伎倆爲何能一再得逞,甚至讓一些官員長期被矇蔽?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政治騙子”多是滿足部分官員的心理需求,讓他們不斷產生心理期待。

@央視網 微博對此評論:這些所謂“有背景”的“政治騙子”騙財騙色還在其次,他們在個別地方更是插手人事,拉山頭、結圈子,甚至被冠以“地下組織部長”之名號,其結黨營私、拉幫結派,帶壞了黨員幹部,更嚴重污染了當地政治生態,影響了社會風氣。危害巨大,教訓沉痛,不可不察。

“政治騙子”慣用技倆:

散佈所謂“內幕消息”、

營造“朝中有人”假象

“政治騙子”的騙術手段雖然五花八門,但究其原因還是黨員領導幹部思想上出了問題。“政治騙子”的共性除了上述總結的兩點之外,還會善於營造“朝中有人”假象。

“半月談”微信公衆號本月早些時候的文章提到,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官場騙子身份各不相同,年齡差異較大,多爲體制外人員。如2019年被公訴的政治掮客蘇洪波曾是香港某公司的董事長;詐騙山東省原農業廳副廳長單增德的是一名道士;在2021年落馬的江西建工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才柬一案中,騙子團伙裏有按摩店老闆、老中醫等。

辦案人員介紹,官場騙子通常藉助老鄉會、戰友會、領導活動等場所,專門結交領導幹部,以拓展人脈。他們時刻關注人事動向,問題官員落馬後,有的官場騙子便通過掮客,或自己充當掮客,主動聯繫問題官員及其親屬,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從作案手法上看,官場騙子普遍善於營造“朝中有人”假象。在雲南行騙的何清帆僅讀過3年農校,卻自稱“父親是中央領導,父親娶了後媽後自己跑到雲南做生意”。何清帆打造出高深莫測的人設,經常去北京拍一些以標誌性建築爲背景的照片發在朋友圈,讓人誤以爲她有門路。

何清帆認識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原局長塗力軍後,在兩年多時間裏以“談戀愛”的名義,從塗力軍手中承攬2.1億元項目。2019年,塗力軍因涉嫌違紀違法問題接受組織審查,何清帆也因涉嫌共同職務犯罪和行賄被昆明市紀委監委採取留置措施。

有關學者認爲,官場騙子一直有,且在幹部換屆、重大會議等特殊時段異常活躍。這些官場騙子積極遊走於政商之間,牽線搭橋,散佈所謂“內幕消息”,獲取一些心懷不軌官員的信任。

雲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官場騙子之所以能夠精心佈局、撒網圍獵黨員幹部,依賴的就是人事變動信息帶來的人心浮動。事實上,此前一些幹部正是在謀求換屆升遷時被套牢的。據山東省紀委監委相關辦案人員介紹,單增德派人專門去泰山找道士求籤。有道士聽出來意,介紹所謂北京的“大領導”,後來單增德前後送了上百萬元現金給道士推薦的人,希望能在換屆時如願以償,最後無果。

如何讓官場騙子無處可藏?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

@央視網 微博評論認爲,從傅政華們的教訓中,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要思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權力觀、政績觀,補足精神之鈣,遠離“政治騙子”,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在完善制度和機制同時,我們更要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政治騙子”,淨化被污染的政治生態,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機制,用硬制度破除潛規則,徹底剷除“政治騙子”的生存空間。

除了問題本身的嚴峻性外,高層對“政治騙子”的關注,還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即反腐重心和策略正在調整。

《中國新聞週刊》上述文章援引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傳利的說法,過去反腐工作的重心在官員身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反腐的認識進入新階段,反腐打開了新局面,現行反腐策略得到調整,“反腐不僅要針對官員,還要對腐敗長期存在的土壤進行治理,倒逼相應的制度建設”。

在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看來,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治理“政治騙子”,就是政治監督精準化的一個可能的途徑。

近年來,“政治騙子”仍不時被發現。江西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指出,“政治騙子”之所以在一些地方橫行無阻,一方面是拿捏住了部分官員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體制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這給了“政治騙子”利用制度漏洞的機會。

當前在打擊“政治騙子”方面仍存在法律漏洞。毛昭暉分析說,從刑法角度講,“政治騙子”的運作屬於詐騙行爲,但“政治騙子”不是法律概念,只能通過黨內的規範性文件加以約束。他認爲,未來相關部門應完善法律,這是治本之策。他還提出,應該通過對“政治騙子”的打擊和治理,倒查現行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莊德水認爲,有的幹部對組織的幹部考察鍛鍊機制不瞭解,給了騙子可乘之機。

還是以江西省爲例。

對於選人用人問題,江西省紀委會同省委組織部出臺《幹部選拔任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工作規程》,並印發《關於防治跑官要官和說情打招呼問題的通知》,堅決查處違反選人用人紀律行爲。

對於留置人員家屬“病急亂投醫”找關係“撈人”的問題,江西省紀委監委全面規範留置措施手續,完善書面告知制度,及時向被留置人員家屬發放《立案通知書》《留置通知書》,並告知他們千萬不可相信社會人士可以幫助疏通關係、逃避處理的說辭,防止落入其圈套。

此外,江西省紀委監委還在全省開展警示教育活動,攝製4集電視專題片《“趕考”路上》向全社會播放,在宜春、九江、南昌、撫州、萍鄉等地和省直單位、國企、醫療衛生等系統領域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座談會或警示教育大會。同時印發《關於黨員幹部“不信組織信騙子”典型案例的通報》,披露“政治騙子”常見騙術。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