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走訪調查發現,不少用戶飽受“套娃式”收費之苦,明明已經在“優騰愛”上充了錢,但電視機卻又成爲享受高質量影音的“攔路虎”,想看高清畫質難免再次破費,看似彩電廠商、內容網站在短期利益上均有所獲,但長期來看,各方將在套娃式收費的亂象中一損俱損。

電視投影限制多

家住柳芳的季先生剛剛給家中換了120Hz、75英寸大屏彩電,原價8999元的電視機去年“雙12”僅需5299元,本以爲得到實惠的他卻增添了新的苦惱,自己明明在優酷、騰訊愛奇藝、芒果TV都充了會員,但是投屏到電視上之後卻發現清晰度受到限制,例如愛奇藝會員可以選擇“幀綺映畫4K”一項,但是投屏時卻遇到提示,稱該畫質不支持投屏播放,季先生稱,他能使用的最佳畫質僅爲720p。

在騰訊視頻上也有類似問題,其超級影視VIP可支持“TV、手機、電腦、Pad全端通用”,其中電視觀看需要安裝雲視聽極光App,折扣期間價格爲一年298元。而騰訊視頻VIP同期包年價格爲158元,在購買詳情頁,商家明確提示此款商品不支持電視端觀看。

相比季先生,家住左家莊的沈女士遭遇着更大的困擾,因爲她在兩年前裝修之時,根本就沒選擇購買彩電,爲了節省空間,她花費近1000元買了投影幕布、3000多元買了投影儀。沈女士稱,自己也在各大視頻網站充了會員,但不僅在投屏時畫質受到限制,甚至連上同一WiFi後,有些網站根本顯示不出來,後來自己在朋友家用其他品牌彩電試驗,發現這些網站明明能夠正常顯示,她不禁懷疑“門檻”設在了投影品牌方。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除了投屏限制問題,電視內置開機廣告也很令消費者反感,目前常見品牌均有不同市場的開屏廣告,且難以關閉,最長的廣告達到60秒。

季先生無奈地表示,現在自己很少看電視直播內容,所以感覺買了大屏電視就像買了超大號的智能手機,但想用這個“大手機”的話還要再花一遍錢。沈女士則表示,電視最起碼還能看直播節目,投屏功能受限的話,投影儀幾乎已無價值,目前,被逼無奈的沈女士已經開始用蘋果手機“隔空投送”功能投屏。

套路重重誰之過

業內專家指出,這種現象的出現,既有視頻平臺的原因,也有電視廠商的責任。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視頻平臺來看,由於其向內容製作方購買版權時受協議約束,致使視頻內容不能良好地投屏,從電視廠商一方來看,目前市面上廠商的經營思路是以優惠的價格售賣硬件,但是在軟件上想方設法收費,例如目前許多智能電視內置了不同會員體系,既有電視廠商自家的視頻平臺,也有與其簽約以及未簽約的第三方平臺,針對不同平臺,用戶所享受的權限互不相同。

產業觀察家康釗則認爲,不同品牌的彩電對內容收費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應當區別看待。例如一些視頻平臺發展壯大後,也開始涉足電視硬件業務,這些平臺本身就是靠買內容起家,增添電視產品後,再一次對用戶“割韭菜”,玩起“一魚兩喫”的把戲,本質上來說是用同一批內容賺了兩次錢,至於電視產品多靠代工、貼牌完成。

康釗指出,不過對於傳統電視企業而言,並不靠賣內容掙錢,這些品牌立足於電視產業鏈,更多是在液晶面板、存儲芯片、感光器件等硬件上下功夫,對於內容產業鏈涉足不深,對影視內容“掘金”興趣不大,但也正是因爲其對內容的把控力不強,最終卻造成了套娃式收費的結果。

具體而言,這些主流電視廠商都組建了OTT運營公司,所謂OTT,即將不同視頻平臺的資源聚合在一起,用戶只需要對OTT運營商充值,即可瀏覽豐富的影視內容。

但無奈的是,視頻平臺本來就是獨立的私營企業,各自都有自己的賬號體系和會員系統,使得用戶需要在不同平臺充值成爲會員VIP,最終展現在用戶面前的便是套娃式收費。

實際上,也有彩電企業表示深受OTT相互割裂的困擾,爲此致力於內容聚合,樂視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樂視超級電視自2018年開始,就在大屏端推出了聚合的“超級家庭會員”,整合了“騰訊”“芒果”“樂視頻”三大視頻平臺的片源,一個會員賬號就能玩轉多個主流平臺內容,也覆蓋了市面上熱門的影視劇、綜藝、紀錄片、親子教育等海量視頻資源。

該負責人稱:如此一來,樂視頻就是樂視視頻的大屏版,在電視OTT運營內容上,樂視做到了一次交付,全平臺觀看的超級“會員”。

“收割”用戶坑了誰

儘管很多套娃式收費並非硬件廠商故意爲之,但廠家、網站之間各自爲政所造成的惡果,還是轉移到了用戶身上,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爲,在如今彩電銷售下滑的大背景下,如果在內容上架設門檻,將在消費者心中進一步拉低電視的性價比,最終令整個行業受損。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觀點,根據奧維雲網統計,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爲3634萬臺,同比下降5.2%;零售額爲1123億元,同比下降12.9%。進入新年,彩電的出貨也未見好轉,據洛圖科技統計數據,2023年1月,國內市場品牌整機的出貨量僅爲337萬臺,同比下滑16.8%,環比下滑24.4%。

梁振鵬則指出,從更廣的層面來看,彩電硬件廠商、視頻平臺、內容製作方,都是套娃式收費的受害者,各方爲了短期利益“收割”用戶,但從長期來看,無異於自毀長城,因爲目前國內消費者經過多年市場教育,已經初步形成了版權付費意識,這也是視頻平臺乃至影視文化產業的生存之基,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需要善加保護。

根據國家版權局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2021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爲8.48萬億元,同比增長12.92%;佔GDP的比重爲7.41%,比2020年提高0.02個百分點。

從各個平臺來看,騰訊視頻以1.22億的付費用戶數量排行第一,這也是榜單中唯一一款付費用戶破億的App;愛奇藝緊隨其後,以9830萬排名第二;而騰訊音樂排名第三,付費用戶達到8270萬。芒果TV、百度也躋身前五,付費用戶數量均超過5000萬。

對此,業內專家直言,套娃式收費損害了消費者內容付費的信心,盜版問題餘燼未熄,大有復燃之勢,喫相難看的套娃收費,如今到了需要遏制的時候。

至於如何突破困局,產業觀察家丁少將指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智能電視套娃式收費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推動彩電的高端化進程,讓彩電硬件有利可圖,這樣彩電企業就有“空間”去解決或者規避內容和服務體驗不好的問題;另一方面則需要視頻平臺加強自律和他律,或者通過併購競爭推動視頻行業的進一步整合,從而解決視頻平臺割裂存在影響內容消費的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王柱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