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馮琪)全國“兩會”在即,2月25日,“2023長江教育論壇”舉辦,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與教育部有關領導、教育界、科技界等知名專家學者就當前教育現實問題建言發聲。記者注意到,多位代表、委員關注高校學科建設及科技創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並進一步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動高等學校加強基礎學科、新型學科、交叉學科建設是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佈局的一個連接點。”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周洪宇說道。

在高校學科建設上,周洪宇提出三點建議。第一,立足創新與突出優勢相結合,加強基礎學科,推動各高校充分運用校內外資源,對學科知識結構、理論體系進行拓展、變革和創新,形成具有自身優勢和特色的基礎學科體系。第二,要服務國家,要把服務國家與自由探索相結合,扶持新興學科。“要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進一步落實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形成以服務國家發展目標爲導向的自由探索機制。”第三,要優化結構與突出特色相結合,激勵交叉學科。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認爲,要確立雙一流大學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在國家科技力量創新的優化佈局當中,雙一流大學應該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和佈局當中發揮主體作用。要確保雙一流大學成爲國家戰略人才自主培養的主陣地。要着力推進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助力建設世界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雙一流大學不僅僅是一流人才的薈萃之地,更應該是未來的戰略科技人才發展、創新人才培養的高地。

張志勇強調:“科技創新要從論文產出爲導向的考覈評價的困局中走出來,爲科技創新、戰略科學家的培養創造一個好的科研生態、教育生態、人才成長的生態,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北民進省委會主委、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鬍仲軍則關注到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他指出,高校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同時不同程度存在人才培養、科研不適應市場需求“兩張皮”的問題。

一方面,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科研成果轉化難;另一方面,社會缺少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大量技術難題需要攻關。“問題的癥結在於人才和科研供需結構錯位、供給對需求反應遲鈍、供給質量不能滿足需求升級,所以高校也需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胡仲軍表示。

“人才培養,要服務市場需求。”對此,胡仲軍提出幾點建議。第一,課程設置要服務崗位需求,要處理好課程設置與職業需要的關係,兼顧專業知識學習和通識教育,兼顧理論學習和能力培養,處理好基礎課和專業課的關係。第二,專業建設要爲產業發展培養人才,專業設置要服務地方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專業招生要考慮人才市場需求,重視建設專業集羣,專業集羣既要考慮支撐學科建設,也要對接和服務地方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第三是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2023長江教育論壇”由長江教育研究院與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舉辦。據悉,主辦方自2007年以來於每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舉辦長江教育論壇,論壇邀請“兩會”代表委員與教育部有關領導、國內著名教育專家共同探討教育改革發展問題,以期爲國家宏觀教育科技人才政策提供決策諮詢依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