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年來的實踐來看,虹橋樞紐正在加快形成高密度的功能承載區,四個新集合正在加快塑造四個新極核。

2021年2月18日,國務院發文批覆同意《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經過兩年的建設,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下稱“虹橋樞紐”)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活力,實現了快速迭代升級,已經躍升爲2.0版本。

在虹橋樞紐設立之初,筆者認爲其可以解構爲四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推進“內外開放×雙向循環”新集合,打造戰略鏈接新極核;二是推進“一核引領×兩帶支撐”新集合,打造功能輻射新極核;三是推進“時空同城×服務同城”新集合,打造都市一體新極核;四是推進“產業社區×人文社區”新集合,打造宜居宜業新極核。從兩年來的實踐來看,虹橋樞紐正在加快形成高密度的功能承載區,四個新集合正在加快塑造四個新極核。

“內外開放×雙向循環”的新集合有機疊加,戰略鏈接的新極核作用持續增強

從虹橋樞紐的名稱上看,突出“虹橋”而非“上海虹橋”,名稱裏既有“國際”的屬性,地理空間上又跨越滬蘇浙,體現“長三角”的屬性;從角色上看,側重於以擴大對外開放來深化對內開放,更好形成長三角乃至更大範圍的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從任務上看,重點是彰顯開放優勢、強化核心功能,持續深化長三角協同開放,引領長三角更好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因此,作爲全國唯一以對外開放引領對內開放的全新開放形態,兩年來虹橋樞紐的雙向開放不斷深化,日益成爲長三角乃至全國的戰略鏈接點。雙向開放也增添了區域發展的新動力,崑山成爲全國首個GDP超5000億元的縣級市,長寧金虹橋國際中心率先成爲2022年上海首幢稅收“百億樓”。

兩年來,虹橋樞紐協同對外開放的層次更加豐富。比如,虹橋商務區已累計吸引各類總部企業500餘家,而蘇州工業園區也集聚了153家各級總部,其中江蘇省級總部佔全省的17%,蘇州市級總部佔全市的30%。又比如,2022年虹橋商務區疊加了上海市“一帶一路”綜合服務中心職能,並設立了RCEP企業服務諮詢站,並協同蘇州工業園區的金雞湖境外投資服務聯盟、崑山的“昆盟通”貨物貿易平臺,共同服務長三角企業“走出去”。再比如,蘇州工業園區積極發揮中新合作優勢,創新舉辦的中新服貿論壇已經成爲全球服務貿易溝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而2022年該論壇正式升級爲第五屆虹橋國際論壇的分論壇,成爲24場分論壇中唯一以服務貿易爲主題,並且首個在上海以外地區舉辦的分論壇。

兩年來,虹橋樞紐深化對內開放的聯繫更加緊密。比如,蘇浙不少地區在虹橋商務區設立“科創飛地”,推進前臺招商、後臺轉化;安徽在松江設立了G60松江·安徽科創園,在長三角首創就地招商、就地轉化,入園企業的註冊、稅收均在上海,企業既能享受到上海的政策支持、松江的區位優勢,又能獲得來自安徽的貼身服務,開闢了不同於傳統“飛地”合作的另一種創新發展模式,更好推進滬皖兩地的利益分享和產業鏈協同。

“一核引領×兩帶支撐”的新集合有機疊加,功能輻射的新極核地位日益凸顯

虹橋樞紐着力打造“一核兩帶”發展格局,明確了“虹橋”的空間範圍和功能佈局。其中虹橋商務區是功能核心,兩個拓展帶是功能支撐,通過功能耦合和空間協同,共同形成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功能輻射源。

兩年來,虹橋樞紐的核心區功能更加集聚。在鞏固提升原有“大交通”“大會展”“大商務”三大功能的基礎上,2022年虹橋商務區又增加了“大科創”功能,更好提升產業高度、增加要素密度、拓展開放深度。比如,虹橋商務區閔行片區在長三角設立了首箇中央法務區,引進了一批國內外律師事務所及代表機構、公證、司法鑑定、法律科技公司等法律服務機構,爲長三角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方案。又比如,虹橋商務區青浦片區依託國家會展中心打造會展產業園,2022年面對疫情衝擊仍新增會展企業40家,目前已累計集聚會展企業215家,躋身全球一流的會展產業集聚區。

兩年來,虹橋樞紐的拓展帶功能更加耦合。比如,虹橋商務區、崑山與蘇州工業園區均爲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虹橋商務區側重依託進博會推進“展品變商品”,崑山側重於依託星巴克咖啡創新產業園打造咖啡交易平臺,蘇州工業園區則側重進口高新技術產品——2022年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比重達到70%,同時南湖正在加快打造長三角(嘉興)數字貿易港。又比如,在產業應用場景方面,海鹽的同位素產業園積極尋求與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的合作,探索核素治療、同位素藥品和核醫學實驗應用;金山阿里雲華東智能算力中心與平湖潤澤國際信息港一道,協同打造“東數西算”的功能平臺。再比如,在多式聯運方面,太倉港與上海港的“滬太通”合作不斷深化,嘉興的江海河空鐵聯運新平臺加快建設。

“時空同城×服務同城”的新集合有機疊加,都市一體的新極核態勢加快鞏固

目前,以虹橋樞紐特別是虹橋商務區爲“大地原點”,以各地到達虹橋的時間距離爲參照,基本上形成了長三角城市羣的“座標體系”。《2022長三角城市跨域通勤年度報告》顯示,2017~2022年,虹橋商務區跨城通勤規模增長約168%,通勤方向主要分佈在花橋、蘇州城區、崑山城區、太倉城區等(其中花橋佔比最高),南湖也有所增長。虹橋樞紐“一核兩帶”共同構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內圈”,通過縮短內部時間距離、促進同城服務,促進“兩帶”城市從之前的“接軌上海”演化爲“同城融入”,引領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升級版。

兩年來,虹橋樞紐的時空距離更加貼近。“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不斷提速,多層次軌道交通系統加快構建。比如,高速鐵路方面,南沿江高鐵、滬蘇湖高鐵、通蘇嘉甬高鐵等開工建設;市域鐵路方面,滬平鹽城際鐵路、嘉閔線等加快推進;軌道交通方面,蘇州S1線即將試運行,與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在花橋站實現換乘,不久即可實現從上海乘地鐵到蘇州;而相城正在開展“蘇州北-上海虹橋15分鐘高速城鐵專線”研究,實現“900秒到虹橋”。又比如,兩個拓展帶都在圍繞軌道站點推進TOD開發,太倉、蘇州工業園區、平湖、海鹽都提出打造高鐵新城;而松江南站樞紐已經開工建設,將打造集綜合交通、科技影都、現代商務、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等爲一體的中央商務區。

兩年來,虹橋樞紐的同城服務更加便捷。“一核兩帶”間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互聯互通不斷深化,跨區域業務的“同事同標”、無感辦理內容更加豐富,國內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比如,長三角“一網通辦”在“大虹橋”先行先試,跨區域提取住房公積金以及就醫、養老等公共服務便捷高效,通過實施“兩個無差別”,共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又比如,蘇州工業園區積極藉助上海的開放平臺,推出了外貿集裝箱CCA航線、ICT物流項目、海外艙單電子發送雲系統、關證一鏈通、空運直通港等創新舉措,有效促進了貿易便利化。

“產業社區×人文社區”新集合有機疊加,宜居宜業新極核魅力不斷彰顯

根據近期發佈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上海大都市圈將構建形成“1-3-6-12-19”的功能結構,即1個頂級全球城市(上海市區),3個綜合性全球城市(蘇州市區、寧波市區、臨港新片區),6個專業性全球城市(無錫市區、常州市區、南通市區、嘉興市區、湖州市區、舟山市區),12個全球功能性節點,19個相對獨立的全球功能支撐性節點。就“一核兩帶”而言,長寧、閔行處於頂級全球城市區域,蘇州工業園區、相城處於綜合性全球城市區域,南湖處於專業性全球城市區域,嘉定、松江、崑山處於全球功能性節點區域,金山、太倉、平湖、海寧、海鹽處於相對獨立的全球功能支撐性節點區域。其中,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崑山的城區人口達到141.43萬人,邁入大城市之列。無論出於何種定位、何種規模,“一核兩帶”都高度重視產業、功能、形態的一體化發展。

兩年來,虹橋樞紐的產城融合更加深化。比如,虹橋商務區圍繞破解職住分離問題,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配套,着力健全內部交通體系,加快建設高品質的國際化新城區。又比如,上海在實施“新城發力”戰略中提出了24字要求,“產城融合”是第一項。在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建設過程中,都提出要強化產業園區、研發機構、高校、產業總部的創新聯動,推進新城產業園區、大學校區和城鎮生活區的設施共享、空間聯動和功能融合,在新城產業社區中增加租賃住房、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

兩年來,虹橋樞紐的人文氣息更加濃郁。南向拓展帶圍繞浙江“大花園”建設,將“城市中的公園”升級爲“公園中的城市”,積極吸引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客羣。比如,平湖九龍山、海鹽南北湖依託山水林田湖資源稟賦,積極打造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又比如,海寧緊緊抓住Z世代露營羣體崛起的機遇,出臺露營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觀錢塘潮、領時尚潮、立改革潮”的基礎上,推動露營成爲海寧文旅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夏驥系華略智庫主管合夥人、首席內容官、長三角研究院院長,蘭紅梅系華略智庫長三角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