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記者 吳敏 見習記者 李明會 北京報道

2020年7月,銀保監會正式對包括華夏人壽、易安財險等在內的6家“明天系”金融機構實施接管。

在被接管兩年半後,“明天系”旗下的兩家保險公司風險處置工作於近日迎來階段性進展。

一方面,瑞衆人壽獲批籌建,將全面承接華夏人壽;另一方面,易安財險重整計劃獲法院裁定批准。

華夏人壽將“變身”瑞衆人壽,保單不受影響

近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媒體表示,華夏人壽目前經營穩定,銀保監會已批准保險保障基金公司和其他投資人共同籌建瑞衆人壽保險公司。

作爲“明天系”旗下業務規模最大的一家險企,華夏人壽的風險處置工作並不容易,此前遲遲未有進展,直到最近纔有明確說法。

前述負責人表示,新公司獲批籌建,標誌着華夏人壽風險處置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華夏人壽官網信息顯示,其註冊資本金153億元,總部設在北京,目前設有24家直屬分公司,分支機構合計673家(含籌),人力規模近18萬人,該公司還曾連續兩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

在華夏人壽最爲“高光”的2019年,它憑藉近6000億元的總資產,成爲僅次於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和太平洋壽險的險企巨頭。

在被接管的兩年多時間裏,華夏人壽的保費收入依然亮眼。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華夏人壽分別實現總保費收入2565億元、2549億元和2535億元,雖然與高峯時期相比略有回調,但整體還保持在2500億元的規模以上,市場排名持續維持在第三位。

據該公司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1月底,華夏人壽公司累計總保費442.3億元,市場排名第五。

那麼,“變身”瑞衆人壽後,以前的保單持有人權益會受到影響嗎?

“原華夏人壽的客戶保單依然有效,購買保險的客戶不必擔心。”一位此前售賣過華夏人壽保險的保險經紀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已經和購買過相關保單的客戶多維度解析該事件。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也表示,新公司設立後,將依法受讓華夏人壽資產負債,承接機構網點及人員,全面履行保險合同義務,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及各有關方面合法權益。

此外,有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對於華夏人壽的風險處置——“改名”、保險保障基金充當“白衣騎士”,和此前對安邦保險的處理如出一轍。

作爲保單持有人的最後安全網,在對華夏人壽“出手”之前,保險保障基金曾先後動用三次,分別涉及新華人壽、中華聯合和安邦保險。

根據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披露的數據,截至2022年12月31日,保險保障基金餘額(彙算清繳前)2032.98億元,其中財產保險保障基金1244.03億元,佔61.19%;人身保險保障基金788.95億元,佔38.81%。

易安財險重整計劃獲批

與此同時,《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明天系”旗下規模較小的險企易安財險風險處置工作也迎來新進展。

近日,北京金融法院公告,該院根據易安財險管理人的申請,正式裁定批准重整計劃並終止易安財險重整程序。

易安財險的重整將由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作爲投資者。據悉,比亞迪擬100%獨資控股該互聯網保險公司。

此前有坊間傳言,易安財險已收到來自比亞迪的擬收購款36億元。後據《華夏時報》記者獨家求證易安財險相關人士得知,該傳言爲“不實信息”。

作爲國內四家互聯網險企之一,易安財險一度風光無兩。

在其他三家互聯網險企還處於虧損時,易安財險就在2016年開業首年和第二年實現連續盈利,但2018年淨虧損1.99億元,2019年淨虧損略有收窄,下降到1.67億元。

2020年7月,易安財險因償付能力不達標等原因被銀保監會實施接管、監管。兩年後,銀保監會原則同意易安財險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2022年7月8日,易安財險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爲由,向北京金融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一週後,北京金融法院依法裁定受理易安財險提出的破產重整申請,並指定易安財險清算組擔任管理人。此後,易安財險依法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並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開展後續工作。

2022年7月20日,易安財險管理人發佈《重整戰略投資者招募公告》。公告稱,本次招募戰略投資者旨在實現易安財險重整成功,藉助戰略投資者在管理、資金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有效整合產業資源,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公司治理結構,化解相關風險,最終打造資產質量優良、企業治理結構完善、具備可持續盈利能力的企業,以保障債權人、職工等主體的合法權益。

彼時,根據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資產負債報告,截至2022年3月31日,易安財險資產總計3.34億元,負債合計4.62億元,股東(或所有者)權益合計-1.27億元,賬面資產小於負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