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彭揚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張奎3月2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他將帶來3份提案,分別聚焦加快修改中國人民銀行法、提升國民金融素養、推動綠色金融全面均衡高質量發展。

加快立法工作進度

“建議將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及相關要求寫入中國人民銀行法。”張奎提出,通過法律明確人民銀行作爲中央銀行的職責地位、政策工具、組織機構等在內的一系列制度體系。在制定過程中,理順人民銀行與其他宏觀調控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的關係,明確人民銀行在國家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在立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金融法律制度之間的協調,加強與金融穩定法、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等新法制定和修法工作的銜接。

張奎建議,修改完善人民銀行的職責,將“三個統籌”和擬定金融業重大法律法規、制定審慎監管基本制度,以及對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徵信、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和信用評級等工作的監督管理職責在中國人民銀行法中予以明確,爲人民銀行履職提供法律保障。

同時,張奎帶來了一份關於進一步提升國民金融素養的提案。他建議,推動金融教育全鏈條嵌入應用場景。促使消費者在初始建立業務關係時就開展金融風險提示和金融知識教育,防範上游業務風險下遷至金融領域,切實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張奎還提出,強化金融科技創新賦能。建議金融監管、公安、市場監管、教育、網信、法院等部門整合各部門、各行業間的舉報線索、維權案例、訴訟判例等數據,形成大數據庫。開發金融教育“即查即學即用”相關程序,依據金融消費者輸入的關鍵詞進行風險提示,強化金融教育的精準推送和預防功能。

統籌推進綠色金融發展

在關於推動綠色金融全面均衡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中,張奎建議,統籌推進綠色金融發展。適時提升、擴大綠色金融改革試點,複製推廣改革經驗,不斷提高綠色金融供給水平。支持各地將綠色金融納入地方中長期發展規劃,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綠色金融立法。加強金融、產業、環境、財稅等政策的協同,強化對綠色轉型發展的政策協同支持。聚焦小微企業、三農、居民消費等重點領域,深化綠色普惠金融服務創新,不斷提升綠色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惠及面。

同時,發展壯大綠色金融資本市場。張奎認爲,應加快綠色保險、綠色發展基金、碳金融等市場發展與產品創新,完善金融產品標準,推動相關金融業態規範化、規模化發展。進一步優化綠色低碳產業股權融資環境,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應用領域科創企業的股權融資支持。

“搭建碳信息數據基礎平臺。”張奎認爲,研究建立環保行業主管部門、金融部門等在碳信息和統計數據方面的共享機制、搭建共享平臺,加快碳信息整合,探索建立企業碳賬戶和個人碳賬戶,推進金融應用場景建設。加大數字科技賦能,發揮碳信息在綠色金融風險管理、產品創新、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