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信息披露不當,廈門鎢業(600549.SH)股東遭到上交所監管警示。

3月6日,廈門鎢業公告稱,上交所決定對該公司股東日本聯合材料公司(下稱聯合材料)予以監管警示。

作爲持有廈門鎢業5%以上股份的股東,聯合材料在持股比例變動累計達到5%時,未按規定及時停止交易,也未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直至持股比例變動達到總股本5.2%時,聯合材料才予以披露,超比例減持0.2%,超比例數量約283.69萬股。

據發佈的《監管警示決定》,聯合材料自2006年3月29日廈門鎢業股權分置改革後,持有廈門鎢業10.28%股權。

2007年2月12日,由於廈門鎢業非公開發行股票上市,聯合材料對該公司持股比例被動稀釋0.88%。2012年6月,聯合材料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主動減持廈門鎢業股份0.03%。

2014年12月11日,由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上市,聯合材料對公司持股比例再次被動稀釋1.69%。

此後,由於廈門鎢業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授予登記、實施限制性股票回購註銷等原因,聯合材料對其持股比例被動性進行了多次變動。

2021年2月1日-2月10日、2022年1月7日-1月27日,聯合材料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分別爲1.25%和1.28%。

《監管警示決定》指出,截至2022年1月27日,聯合材料持有廈門鎢業5.08%的股份,自2006年3月29日起持股比例變動合計達到5.2%。

其中,被動稀釋比例合計約2.64%,主動減持比例約爲2.56%。但直至2023年1月14日,廈門鎢業才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

上述行爲違反了《證券法》第六十三條,《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三條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

鑑於聯合材料本次持股比例變動超過5%,並非全部因主動減持所致,上交所決定對聯合材料予以監管警示。 

3月3日,廈門鎢業發佈的公告顯示,聯合材料於3月2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再次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0.08%。本次權益變動後,聯合材料對廈門鎢業的持股比例降至5%。

廈門鎢業前身爲1958年成立的廈門氧化鋁廠,目前三大核心業務爲鎢鉬、稀土和電池材料。

廈門鎢業直接和間接控制的鎢礦山金屬儲量近200萬噸,佔全國30%左右,鎢冶煉產品年產能爲3萬噸,燈用鎢絲市場佔有率約七成,均位居全球第一。同時,廈門鎢業還是國內四大稀土集團之一。

廈門鎢業發佈的業績快報顯示,其202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59億元,同比增長23.77%。

截至3月7日午間收盤,廈門鎢業股價報21.32元,下跌0.93%,市值爲302.42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