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去年是開業6年來盈利最差的一年,上海“樸宿花園”民宿主理人程先生春節後又在忙碌開店。

程先生目前有四家店最新的一家剛開業一個多月現在準備年中再開一家新店

四家店入住率情況給了他開拓新店的信心。雖然房間價格依然低於2019,但入住率穩定維持在80%以上,新店現在營業水平也幾乎可以趕超老店了

我們認爲民宿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趨勢,所以看好的不是市場,而是行業。”他對界面新聞表示

程先生並不是個例近一段時間民宿市場的供需兩端似乎都恢復了熱度

美團平臺的訂單量上來看,重慶、成都、長沙、西安、廣州等地的需求規模更大,民宿預訂熱度最高;從市場增速上,西雙版納、大理、潮州、麗江、延邊等旅遊城市的訂單同比增速均在200%以上。2023年以來,主動聯繫美團上線民宿的房東數量同比增長85%,“00後”房東數量同比增長超過40%。

途家平臺數據顯示,2023年1月1日至2月20日,三亞民宿繼續火熱,訂單量同比增長15%;平均間夜價格上升20%

2月份,木鳥民宿平臺民宿訂單達到2022年2月的3.43倍,達到2019年2月的3.61倍;近一週(2.22-2.28)新增房源量較春節前一週翻倍。

美團民宿業務部總經理楊威對界面新聞表示,在美團民宿上,海南、雲南、西安這些區域在春節週期中都迎來了預訂高峯,春節後全國各地民宿預訂熱度也都相繼升高。最近因爲一些例如公務員考試的社會性活動,很多大學生也集中選擇訂民宿備考。

春節後也已有大量民宿主聯繫美團上線民宿,新上線房源從絕對值增長來說東部沿海地區會更多,而從增長率而言,西部鄉村則更高。 

除了一些新業主的加入,許多老業主也在拓展房間規模、更換主題,疫情期間歇業的民宿也已陸續恢復。

楊威介紹說,去年10月、11月期間,一些民宿主爲了轉手民宿甚至放棄轉讓費,只需新接手的業主接着交房租就可以。而現在,房東社區裏大家的話題已經從轉讓民宿到詢問哪裏有房可以租。

木鳥民宿創始人兼CEO黃越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同樣表示目前平臺上民宿預定已超出2019年的水平雖然季節性較強的民宿例如草原可能還需要等待7、8但總體淡旺季已經符合民宿主的預期甚至是超出預期

途家民宿供應鏈運營總監蘇旭武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在途家平臺上整體訂單量、間夜量和消費價格都上漲趨勢。其中度假和旅遊型比如三亞、大理、麗江漲勢較爲猛烈之前較少被關注的西雙版納的民宿已經漲到了預定前五。商務型和不太熱門的旅遊景點例如武漢表現較爲平穩,尚未完全恢復。途家近日在武漢考察的過程中瞭解到當地腰部以上的房東入住率已經能達到70%以上民宿主對於客流的恢復抱有信心。

黃越表示三年疫情下來民宿市場經歷了一波大浪淘沙鄉村民宿由於房租佔整體的運營成本比例較低倒閉率也較低而城市民宿則相反整體經歷了2020年4月,2021年2月2022年5月三波倒閉的小高峯

這三個節點,有很多的民宿堅持不住開始出售,甚至有賣不出去的,就把房間裏面的設備拆散,賣電視機、牀墊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尤其是從12月底以來,民宿轉讓市場供小於求甚至出現了溢價收購的情況綜合來看在疫情低點的時候民宿出售折扣可以打到七折但現在出售價格比正常價格會有10%15%的上浮

黃越看到木鳥新開房源審覈的任務量有了顯著增加特別是城市民宿。後臺還有民宿主留言詢問爲什麼審覈速度這麼慢其實是因爲新房源激增造成了一定的積壓。

而新開民宿中鄉村民宿由於裝修成本高爲了快速開業轉讓較多城市民宿業主則新拿房較多因爲部分區域房屋租金下跌並且城市民宿裝修週期較短經營23年後房屋設施會比較陳舊與其收購後重新裝修不如新拿毛胚房進行設計裝修

蘇旭武表示由於疫情期間市場活躍度低一些城市疫情管控嚴格等因素例如北京武漢這樣的城市房源下滑較爲嚴重途家平臺上的房源數量約有10%20%的折損而疫情過後平臺上的房源量有了明顯的增長預計到3月之後增長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其中沿海地區有房源基礎的城市會迅速增長起來,像版納這樣的新興度假市場也會起量較快。

蘇旭武提到民宿從業者在疫情期間經過了沉澱,留下來的玩家專業且具備一定實力。從市場角度來說,疫情改變了大家的出遊習慣,疫情期間周邊遊市場火熱帶動城市周邊民宿供給增長疫情結束後,在這期間淘汰了很多業主的度假型民宿市場持續爆發。市場在逐步恢復的過程中,用戶和房東願意去選擇更好、更有品質的房屋

黃越也對界面新聞表示三年疫情淘汰了市場上近30%的民宿留下來的民宿在疫情期間雖然有虧損但並不是如大家想象中一點收入都沒有除去疫情嚴重爆發時期每一年總會有幾個月是民宿經營狀況還不錯的

民宿確實經歷了一波洗禮,這就像是成人禮,留下的都是抗風險能力強,經營能力強”,黃越說

這三年平臺型公司有陸續離場,木鳥同樣經歷了比較嚴重的挑戰客人預定民宿後房主收取的10%交易佣金是木鳥唯一的收入來源但疫情期間訂單下滑,尤其是2020年平臺爲用戶退返了幾千萬的訂單,損失慘重。

但是如之前所說民宿市場並不是全年低谷業績較好的幾個月足以支撐平臺運營木鳥的投資人所給予的資金支持也幫助平臺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不過也有專家對於民宿市場火熱現狀是否會後勁不足表示擔憂。產業研究諮詢機構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對界面新聞表示,距離完全放開剛過去兩個多月,目前數據面還很難作爲未來趨勢的研判佐證。

周鳴岐預計,受居民消費力下行的影響,2023年不管是大消費還是旅遊,市場總量相對於2019年都會大幅萎縮。今年春節假期是三年來第一個可正常出行的長假,會有一定的積壓需求釋放。但2023年春節期間的交通流量依然遠低於疫前2019年同期,全國客運總量下降46.4%,其中鐵路下降16.9%,民航下降28.4%。

從三年中無疫情間歇性恢復對比來看,“恢復彈性”逐年降低,因此行業受創需要時間來恢復。周鳴岐建議市場繼續觀察到5、6月,可以更好地看出真實恢復情況。

楊威對界面新聞表示,疫情過後,用戶需求的復甦,對民宿行業整體的經營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民宿服務從住宿拓展到了體驗和娛樂,開始與露營、採摘等周邊項目融合。房東開始更注重增強客人的體驗感,投入大量資源和心血來優化產品,形成鮮明的主題特徵,例如團建、親子、派對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