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上市不足兩年,正弦電氣(688395)核心技術人員卻出現了大變臉。3月20日晚間,正弦電氣公告稱楊志洵、梁克宇、張強3名核心技術人員同時辭職,這使得公司上市以來離職核心技術人員增至4人,人數過半。根據上述離職人員簡歷,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上述4名離職人員在加入正弦電氣前曾受僱於同一家公司,即艾默生網絡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默生網絡能源”),上述情況在公司IPO階段還曾遭受上交所問詢。過半核心技術人員離職,雖然正弦電氣表示不會對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但投資者疑慮如何打消,還需要公司費一番腦筋。

3名核心技術人員齊離職

因個人原因,正弦電氣3名核心技術人員同時離職。

3月20日晚間,正弦電氣發佈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楊志洵、梁克宇、張強因個人原因於近日向公司申請辭去相關職務,離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正弦電氣表示,楊志洵、梁克宇、張強離職後,其負責的工作已完成交接,公司的生產經營、技術研發等工作均有序推進。楊志洵、梁克宇、張強的離職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研發實力、核心競爭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在2022年11月,正弦電氣核心技術人員時新海就已經離職。在公司IPO階段,正弦電氣核心技術人員共7人,如今只剩下3人還在繼續任職。

上述4人相繼離職後,正弦電氣結合李朝、楊家衛、饒品鳳、歐陽博的任職履歷,以及未來對公司核心技術研發的參與情況與業務發展貢獻等相關因素,新認定其爲公司核心技術人員。

楊志洵、梁克宇、張強3人均持有正弦電氣部分股份。截至公告披露日,楊志洵直接持有公司55萬股股份;梁克宇直接持有公司45.04萬股股份;張強直接持有公司25萬股股份,通過深圳市信通力達投資合夥企業間接持有公司3.01萬股股份。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的流失?商業專家產業空間研究院主任潮成林表示,核心技術人員的離職短期對於企業來講是利空消息,無論是對股價還是市場對其專業價值判斷都可能會遭受一定影響。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很多企業由於核心技術管理人員的離職,還會帶來部分開發團隊人員的整體流失,這樣對企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在北京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張磊看來,對科創板上市公司來說,核心管理人員及技術人才流失會導致技術升級不足、業務運營受阻等,進而阻礙進一步健康發展。

均曾任職於艾默生網絡能源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正弦電氣離職的4名核心技術人員在加入公司前,均曾任職於艾默生網絡能源。

據正弦電氣招股書,楊志洵、時新海、張強、梁克宇4人同於2012年來到正弦電氣工作,在正弦電氣之前,上述4人均任職於艾默生網絡能源。其中,楊志洵於2005年3月-2011年12月任艾默生網絡能源亞洲研發中心不間斷電源開發部經理;時新海於2001年9月-2011年5月曆任艾默生網絡能源變頻器測試室經理、通用變頻器項目部經理;梁克宇於2002年1月-2012年2月任艾默生網絡能源不間斷電源測試室經理;張強於2003年10月-2012年3月任艾默生網絡能源項目管理部經理、副總監。

可以看出,上述4人在艾默生網絡能源重合任職期間較長,且均於離職後不久就加入正弦電氣。此外,時新海和梁克宇二人在於艾默生網絡能源任職前,還均於1998-2001年間任職於深圳市華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情況在正弦電氣IPO過程中就曾受到上交所關注,彼時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核心技術人員是否存在競業禁止、利益衝突及其解決措施等。

擁有相似任職經歷的4人,又於近期相繼辭職,是否出於同一原因?投資者對此猜測紛紛。針對上述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正弦電氣方面發去採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對方回覆。

2022年淨利下滑逾三成

在4名核心技術人員相繼離職背後,正弦電氣業績也出現承壓,2022年歸屬淨利潤同比下降逾三成。

資料顯示,正弦電氣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自動化領域電機驅動和控制系統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系國內最早從事變頻器研發和生產的企業之一,目前主要產品包括通用變頻器、一體化專機和伺服系統產品。

根據正弦電氣2022年業績快報,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約爲3.47億元,同比下降22.02%;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爲4629.93萬元,同比下降36.74%;對應實現的扣非後淨利潤約爲3060.53萬元,同比下降53.94%。

正弦電氣表示,公司報告期內業績下滑主要由於公司起重機械、基建和物流行業的部分客戶需求下降,導致公司銷量下降,業績下滑,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同時公司部分產品成本增加綜合所致。

據瞭解,正弦電氣自2021年4月29日登陸科創板,至今還未滿兩年。上市以來,正弦電氣股價呈持續下跌態勢。東方財富顯示,2021年4月29日-2023年3月20日,按後復權形式統計,正弦電氣股價區間累計跌幅爲47.45%,已近乎“腰斬”。

業績下滑、股價下跌的雙重壓力下,過半核心技術人員換人的正弦電氣該如何保持研發實力,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公司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