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3月20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1年期LPR爲3.65%,5年期以上LPR爲4.3%,兩類均較上一期保持不變。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17日央行超預期降準之後,引發市場對本月LPR能否下調的猜想。此次維持不變的LPR,也讓市場“降息”預期再度落空,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2022年8月非對稱調降後,截至目前,LPR已連續7個月維持不變。

降息預期落空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3月20日LPR 1年期爲3.65%,5年期以上爲4.3%,兩類均與此前保持一致。以上LPR在下一次發佈前有效。

自2022年8月以來,LPR截至目前已經連續7個月保持不變。在業內看來,這仍與MLF等政策利率維持不變、市場利率快速上行使得銀行負債成本大幅抬升、資負兩端疊加作用下銀行淨息差進一步承壓等因素有關,LPR報價沒有相應下調基礎和空間。

正如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所說,“當前國內基本面企穩向好、寬信用加快推進,在企業融資意願增強、房地產築底企穩下,短期內降息和調降LPR的必要性不高”。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同樣指出,3月LPR繼續按兵不動。從原因來看有多個層面,一是3月MLF利率保持不變。MLF利率作爲LPR的錨,從歷史經驗看,MLF利率與LPR同步性較高,此前市場對LPR利率保持穩定已有預期。

二是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回暖。金融數據顯示,1、2月國內信貸超預期,居民貸款逐步回暖,企業中長期貸款保持強勁,反映國內穩步恢復,居民和企業信心在恢復,帶動信貸需求回暖,反映出目前信貸市場利率處於合理區間。

三是部分銀行息差壓力大。近年來,爲應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銀行金融部門加大逆週期支持力度,持續爲實體經濟讓利與實體經濟共渡難關,企業貸款利率創統計記錄以來最低,加之金融市場波動,部分銀行淨息差持續收窄,部分銀行部門下調“加點”意願不足。

四則是LPR 5年期按兵不動。國內穩樓市政策組合拳實施以來,國內樓市呈現企穩復甦態勢;釋放國內房地產調控繼續因城施策,精準調控,穩定樓市預期。從目前各地調控情況看,絕大多數城市的房貸首付比例下限已經達到全國底線,部分城市房貸利率進入3時代;同時,近期數據顯示,國內房地產呈現明顯企穩復甦態勢,調整房貸利率基準必要性不大。

引導銀行優化負債結構

雖然本月MLF利率不變讓業內對LPR持穩已有預期,但3月17日央行超預期降準之後,也引發市場對本月LPR下調的猜想。

3月17日,央行官網披露,爲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決定於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其中不包括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按照市場機構估算,本次降準預計釋放約5500億-6000億元中長期流動性。

“推動銀行負債成本下降60億元左右,但尚不足以達到LPR報價單次5基點的調整步長。”溫彬解釋道,年初以來市場利率快速上行,銀行負債成本走高,LPR加點下調受限。央行降準加快落地,也旨在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但此次降準幅度偏小,節約的資金成本相對有限,暫不足以推動LPR下調。

事實上,今年開年以來信貸投放節奏較快,超儲率快速下降,銀行間流動性維持低位,資金利率快速上行、波動加大;銀行資產負債匹配壓力顯著上升,對中長期同業存單等主動負債的發行需求加大,也促使同業存單利率居高不下,銀行負債端持續承壓。

談及此次LPR維持不變對市場的影響,周茂華進一步稱,隨着經濟活動穩步恢復,信貸需求有望增強;另外也無礙銀行讓利實體經濟,國內將通過總量+結構工具+改革手段,引入金融機構加大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支持;此外有助於穩定銀行資產端利率,緩解部分銀行息差壓力。一方面,LPR持穩有助於穩定銀行信貸利率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引導銀行優化負債結構等。

“定向降息”仍是引導方向

那麼,後續LPR還有調降空間嗎?

“受到人民幣匯率、其他主要經濟體加息潮和金融機構風險事件頻發等因素制約,以及目前經濟形勢向上向好、社會預期穩定、發展信心提振等積極因素不斷積累,短期來看降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算高。”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總監龐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龐溟認爲,近日發佈的降準公告再次強調“發揮貨幣政策總量與結構雙重功能”,能看出未來貨幣政策仍有總量操作和降息的空間,但需要耐心等待此次全面降準的基礎上,貨幣市場流動性逐步寬鬆,帶動貨幣市場利率走低,爲在後續公開市場操作中提供合意的、適宜的利率創造條件。

溫彬同樣稱,後續LPR的調降,仍有賴於MLF利率下調和銀行負債端成本節約的累積效應;且央行認爲當前的實際利率水平已較爲合適,短期繼續引導LPR下降的空間相對有限。但通過差異化的“定向降息”、刺激地產等需求,支持實體經濟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仍是政策引導方向。

“LPR下調一般需要滿足實體融資需求趨弱,銀行負債成本穩中有降,MLF政策利率下調,房地產復甦情況等條件。”在周茂華看來,短期從國內經濟復甦、房地產企穩復甦態勢、部分銀行息差壓力、MLF穩定等方面來看,LPR調降門檻相對高。另從國內物價溫和可控、政策空間足,銀行盈利整體表現良好,資產質量穩健等方面看,LPR仍有調降空間。但未來是否調整仍需要根據宏觀經濟、實體經濟融資和銀行息差壓力整體情況而定。

與此同時,龐溟預計,後續,普惠小微、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政策工具和大宗消費信貸支持將提質加力增效,穩健、精準地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有力有效支持,繼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信貸成本、經營主體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以助力經濟回穩向好,爲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