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爆火後,科技大廠紛紛宣佈自家大模型領域產品研發計劃,股價應聲大漲。

3月16日,百度正式發佈其AI產品文心一言,李彥宏表示,“文心一言帶來的優勢,讓百度智能雲有可能成爲市場第一。”

僅僅一天後,微軟宣佈將通過Microsoft 365 Copilot,植入OpenAI兩天前發佈的GPT-4模型。據瑞士信貸估計,未來5年或將產生149億美元收入。

不只提振股價,還能增進營收。於是,大模型的東風何時吹向騰訊,一直被外界所關注。

3月22日,騰訊公佈其最新財報後,騰訊董事長兼CEO馬化騰、總裁劉熾平等管理層召開了電話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騰訊管理層首次在公開場合確認將推出類ChatGPT聊天機器人產品,並披露相應進展。

劉熾平表示,騰訊在AI領域的投入已經有很長時間,目前擁有足夠的團隊和技術開發出大模型產品。

他認爲,騰訊“的業務主要就是社交,通訊和遊戲,服務用戶對用戶的需求,其中包含着高質量的內容,生成式技術和基礎模型技術自然能夠爲其提供非常重要的補充作用。”

劉熾平表示,“此類技術研發將推動公司既有業務的增長,提升變現能力,利用生成式內容精準對標用戶需求的特點,不斷優化廣告產品效果,推升營收轉化率,提高內容業務和平臺的運營效率,爲內容製作者和公司創造價值,提升用戶參與度。”

基於此,劉熾平稱,騰訊必然會投入各類資源來打造自己的基礎模型技術,未來也會應用於各業務當中。

換言之,生成式AI將在不久後納入騰訊旗下微信和QQ等產品中。

不止於此,隨着業務模式的不斷優化,劉熾平預計,“騰訊也將出現新的增長機會,正如互聯網的發展一樣,以打造有用的服務爲開始,而後思考合適的商業模式,整體而言,這個領域爲我們創造了非常令人興奮的機會。”

劉熾平對於“催生新業務”寄予厚望,他認爲,這將推動騰訊將“從滿足用戶對用戶的需求,發展到用戶到機器的服務領域。”

但顯然,騰訊並不打算“拼速度”。

劉熾平表示,“我們希望沿着正確的路線踏實前進,不急於求成,先打好基礎,再追求新進展,我們的第一款產品將會是多次迭代之後的產品,整個過程將是長期的。”

而且,聊天機器人也將只是騰訊未來發布的衆多產品中的一種。“我們視其爲長期的發展機會,而非需要迫切解決的威脅,我們視其爲工作重點,但抱着久久爲功的態度,希望我們的努力是可持續的。”

據劉熾平介紹,騰訊“具備打造有競爭力產品的實力,有使用場景的資源,有數據方面的優勢,有云計算基礎設施方面的加持,有打造人工智能應用,爲既有業務提供輔助方面的長期實踐。”

具體而言,在基礎設施方面,騰訊有足夠的芯片來打造基礎模型技術;更爲重要的是,騰訊擁有非常強大的雲業務和相關技術,以可拓展和高密度的方式來調整和使用芯片,打造能夠滿足性能的芯片集羣,來訓練大型的,以及隨迭代數量增長而複雜型不斷增長的基礎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報電話會上,騰訊首席戰略官詹姆斯·米歇爾也回答了成本相關問題。“大語言模型方面的成本不同,是一種固定成本,同創造的營收相比,這部分成本確實不小,但不會對利潤率產生重大影響。其他公司,無論大小,也都需要負擔這樣一筆固定的成本,相比其他業務所提供的用戶補貼之類的相關成本,我們認爲這部分成本是合適的。”

劉熾平則補充到,“還有一部分成本是硬件成本,能夠分攤到多年。”

事實上,騰訊在大模型領域的佈局早已有之,其“混元”系列AI大模型覆蓋NLP、CV、多模態等基礎大模型以及衆多行業/領域大模型。

ChatGPT爆火後,面對外界追問,騰訊也在2月9日就曾表示,在相關方向上已有佈局,專項研究也在有序推進。

3月初,有報道稱,騰訊類ChatGPT對話式產品正是由騰訊混元助手項目組(HunyuanAide)出面打磨。

據悉,混元助手項目組將聯合騰訊內部多方團隊構建大參數語言模型,其目標是“通過性能穩定的強化學習算法訓練,完善騰訊智能助手工具,打造騰訊智能大助手,並能成爲國內的業界標杆”。

儘管在財報電話會上,騰訊高管沒有給出明確的時間節點,但也確實給外界喫了一顆定心丸:萬事俱備,只待東風。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AI星球”(ID:ai_xingqiu),作者:王非,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