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缺陷汽車產品信息收集平臺車質網發佈2020年度國內緊湊型車投訴排行榜。位居榜單前十位的車型中,法系車佔據兩席,分別爲東風標緻408和東風雪鐵龍C4L。而東風標緻408,已經連續第三年進入榜單了。

東風標緻408的表現只是東風標緻在華髮展的一個縮影。積重難返的法系車是否還有機會重回賽道?

連續三年登上投訴榜

據缺陷汽車產品信息收集平臺車質網數據,2020年國內緊湊型車總投訴量爲28,260宗,與2019年相比減少2,576宗,下降8.4%。其中,至少發生過一次車主投訴的緊湊型車有221款,較2019年增加7款車型。榜單前十名全部爲合資品牌車型。

標緻408是榜單中少有的銷量下滑、投訴上升的車型。根據統計,標緻408去年全年銷量爲9206輛,2020年7月16日至2021年1月31日間累計銷量6393輛,在上榜的十款車系中倒數第一。

據瞭解,僅2014年至2018年之間,標緻408就進行了4次召回。2018年,針對輪胎開裂、鼓包等問題,標緻408啓動召回,涉召車輛超10萬臺。但多次召回並未徹底結局標緻408存在的問題。直至2020年,其依舊是投訴大戶。

據悉,被投訴的標緻408多數集中在2015款和2016款車型上,其中輪胎開裂、發動機燒機油、發動機漏油、車身異響等是典型問題。發動機問題涉及1.2T、1.6T、1.8L各類排量發動機。

近日在《車舞飛揚》舉辦的“第五屆中原問題車展”上就收到了東風雪鐵龍C4L和東風標緻308車主的投訴.

東風雪鐵龍C4L:鄭州李先生在2013年11月份曾購入一輛東風雪鐵龍C4L車型,但車輛還未出保修期,車輛油泵插頭就頻繁出現問題,保修期內維修未果,如今問題仍舊困擾着他。特別是在3·15當天李先生在參加舉辦問題車展的途中被經銷商堵回......(我們將繼續跟蹤報道)

據缺陷汽車產品信息收集平臺車質網我們發現,還有很多東風雪鐵龍C4L車主也被諸多用車問題所困擾。其主要問題集中在發動機、轉向系統、車身附件及電器上面。

雪鐵龍汽車最早從1982年向廣州東方賓館發出了150臺CX開始,雪鐵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1991年和二汽合作開始生產轎車,1992年與東方集團成立了神龍汽車。10年與長安合作,生產高端車DS。客觀地講,雪鐵龍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獲得豐厚利潤的同時,也推動了中國汽車工業加速發展。但是好景不長,2016年開始,這家百年品牌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且愈發嚴峻,經銷商退網,員工出走,負面新聞不斷……

事實上,雪鐵龍銷售業績下滑並非近兩年的事,早在2010年,雪鐵龍總裁瓦蘭就宣言,預計2020年,雪鐵龍汽車在中國將實現要8%的市場佔比。但實際情況往往就是這麼殘酷,你怎麼對待消費者,對待市場,他們就會怎麼對待你。


東風標緻308:漯河某車主在2014年8月於漯河潤東標緻4S店購入東風標緻308車型,並在該店銷售人員的推薦下還購買了車輛保養套餐,但如今4S店卻不見蹤影,當初的維修承諾如今又該怎樣落實?無人問津,似乎與東風標緻沒有干係。

頻繁的召回與居高不下的投訴率,東風標緻品控問題如此,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市場連續遭遇“滑鐵盧”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法系品牌在2021年1-2月的市場份額繼續呈現下滑態勢,並且市場份額僅剩0.3%。如今,DS與雷諾品牌幾乎已經退出中國市場,僅剩的東風標緻與東風雪鐵龍市場份額也繼續萎縮。

事實上,伴隨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包括東風標緻在內的法系車也曾經歷了高歌猛進的發展。但2015年起,法系品牌便踏上下行之路,從此再無好轉。

數據顯示,2015年神龍的銷量達到了創紀錄的70.4萬輛,2016年下滑至60萬輛,2017年繼續下滑至37.8萬輛,到了2018年僅剩25.3萬輛,而2019年的銷量目標僅爲23.5萬輛。

其中,東風標緻2017年全年銷量爲24.9萬輛,2018年銷量跌至14萬輛。到了2019年,東風標緻全年銷量僅剩下5.96萬輛,2020年更是未敢公佈具體銷量數字。但從2020年1-11月份終端累計銷量23910輛,及12月銷量同比上漲34.2%等信息來看,2020年東風標緻累計銷量約爲27958輛,還不如某些主流品牌單一車型的月銷量。

不斷下滑的銷量帶來其經銷商渠道的不斷萎縮。根據東風標緻官網查詢數據,截止2021年2月,東風標緻全國範圍內4S店數量僅剩250餘家,而在2015年這一數據還是“超過530餘家”。換言之,5年中東風標緻4S店的退網率超過了50%。

而此次登上投訴榜單的標緻408,也稱得上是國內同級車裏的老資歷。2010年,東風標緻第一代408在國內正式上市,當年銷售41981輛。隨後幾年其銷量一路攀升,2015年和2016年到達銷量最高峯,分別達到107088輛和100156輛,其中2016年12月達到最高月銷14855輛的記錄。但從2017年開始,標緻408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當年銷售52353輛,之後一年不如不一年,2019年和2020年,基本上保持每年銷售1萬輛上下水平,月均銷量不到1000輛。

“換標”更需“用心”

標緻的頹勢不僅僅在中國市場,其全球銷量同樣也呈現下滑之勢。2020年,標緻在全球共賣出了111.89萬輛汽車,相比2019年下跌了23%。而作爲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市場的佔比卻也僅剩2%。

事實上,標緻品牌已經誕生210週年,具有歷史積澱。也因如此,東風標緻的車型在國內擁有一定的小衆粉絲,並被認爲是“被誤解的好車”。標緻品牌曾經遭遇過退出中國市場的窘境。1985年,標緻進入中國市場,發展得風生水起。彼時,廣州標緻要比1984年剛進入中國的大衆名聲還要響亮。但1992年中國汽車行業產品積壓現象嚴重,加上後期政策的改革,廣州標緻於1997年衰敗,年銷量不足1000輛,最終退出中國市場。

2003年,標緻捲土重來,新上市的307成爲爆款。但在2019年,東風標緻再次出現產品積壓庫存嚴重、競爭力不足和質量不穩定的情況。標緻408更是久久居於投訴榜單前列,口碑嚴重質疑。2020年,疫情對汽車產業造成衝擊,但在此後的行業恢復中,競爭力強的企業已經恢復元氣,而東風標緻則依然陷於泥潭始終未能尋得出路。

對於消費者來說,無論什麼樣的車標,他們更需要的是一款質量可靠的產品。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汽車市場,東風標緻需要做出的改進,顯然也絕非換標而已,這樣“換湯不換藥”的做法豈不是又一次的“掩耳盜鈴”?

注: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