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選擇一輛稱心如意的二手車,很多車主都會擴大挑選範圍,在異地買車。異地購車的選擇雖然更多,但是如果對異地購車流程不夠了解,就貿然前往購買,很可能“白忙活”,所以提前做好功課很重要。 


1、瞭解政策

首先車主需要了解本市本省是否有“限遷政策”,如尾氣排放限制。雖然政府已經出臺新政取消“限遷政策”,但一些省市對二手車遷入仍有限制,因此在購買二手車之前,需要了解當地政策,以免購買車輛後出現無法過戶的困難。


2、挑選車輛

因爲異地看車的不便,網上選車成了一種非常好的選擇。挑選好目標車輛去到實地看車時,車主則需要仔細查看車輛車況是否與賣方描述一致,是否具有評估檢測報告,如若沒有也可尋找第三方平臺對車輛進行評估,以此作爲參考。


3、交易前的相關事宜

買賣雙方要確定二手車交易所涉及的過戶費、上牌費由誰承擔,尤其是遇到原車免交購置稅,再次過戶時需要補交購置稅的情況時,需要明確這筆費用由誰來繳納;同時,還需要查看交強險是否在有效期內,過期需繳納罰款。

除此之外,車主還要確認違章記錄是否清除,手續證件是否齊全(車輛證件有:登記證,行駛證,交強險標,環保標,檢字標,交強險單,購置稅本、發票或購車發票),這些決定了車主能否順利辦理過戶手續。


4、購車合同的簽訂

在簽訂購車合同時,應該確保合同所描述的車況與實際情況一致,如果遇到合同內容描述模糊不清、表達出現爭議、容易造成理解誤差的條文要及時地修正。同時,合同中違約責任的規定要明確,如果沒有明文規定違法違約責任的,需根據車輛的實際情況,將其補充在合同條款中。


5、過戶流程

異地購車的過戶手續分爲兩部分:先在原車主所在地車管所辦理遷出,然後到新車主所在地車管所辦理遷入,每個部分都要根據當地實施的政策執行。遷出時,車輛原號牌、原行駛證都將被收回,並核發一定有效期的臨時行駛車號牌,提取車輛檔案;遷入時,覈對車輛識別代號拓印膜,審查相關證明、憑證和機動車檔案,核發號牌、行駛證和檢驗合格標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臨時號牌的有效期內辦理遷入手續,否則可能無法上牌。除此之外,車主在進行過戶時,也要注意將保險一併過戶,如果原車主購買的保險已到期,新車主則可直接購買新的保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