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車企的抗壓能力大不同。


文/宋雙輝


“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的打擊,以及全球芯片短缺的影響”,這段背景介紹會出現在每家車企的財報中,但是後面跟着的業績表現卻大不相同。


最近日本車企陸續公佈了2021財年(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的財報,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豐田汽車上一財年的銷量和營收都出現了下跌,但是營業利潤跌幅只有8.4%,淨利潤則同比增長了10%,至2.25萬億日元。


斯巴魯的營業利潤降幅超過50%,尚未公佈具體數據的本田預計營業利潤將下跌18%,馬自達預計營業利潤跌幅將達到80%,三菱汽車和日產汽車都出現了虧損,日產的虧損額更是創了紀錄,達到了1507億日元。


面對同樣的行業困境,爲什麼車企之間的表現卻如此不同呢?

先來看日產汽車,自從2018年底罷免了前任CEO戈恩之後,日產汽車的業績也跟着一路向下,自那時起至今都沒有實現盈利。


2021財年雖然依舊以鉅虧收場,不過實際上日產的虧損額已經好於此前預期的2050億日元,主要是公司成本削減措施見了成效,再加上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助推。

復甦中的日產汽車又遇到了日本和美國芯片工廠停產的影響,所以在日本和美國一些暢銷車型的產量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日產預計,2022財年有望實現收支平衡。


芯片及其他供應鏈問題對豐田汽車也並非完全沒有影響,2021財年豐田的全球銷量也出現了15%的下降,營收亦下跌了8.9%。

但是很明顯,豐田汽車應對供應鏈危機的表現要更加穩健,尤其是今年年初面對芯片短缺危機的加劇,豐田1-3月的淨利潤爲7771億日元,而大衆和通用汽車的淨利潤則在3300億-4300億日元的水平。


對此,汽車信息諮詢平臺MarkLines進行了數據分析,發現豐田的生產復甦比其他車企更爲迅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豐田與零部件供應商的關係十分密切,比如全球數一數二的電裝就是從豐田獨立出去的,雙方合作非常緊密。

發現供應鏈危機後,豐田便着手推動針對供應鏈的改善,還考慮改變以月爲單位進行採購,轉而進行以2-3年爲單位進行採購,保證充足的零部件庫存。


所以,即便進行了最保守的預測,豐田依然預計芯片短缺不會對2022財年的表現造成重大影響,全球銷量將提升14%至870萬輛,營業利潤將增長14%至2.5萬億日元,淨利潤也將實現2.4%的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