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維權女車主的後臺數據公佈以後,輿論圈頓時熱鬧起來。各路大神,各路喫瓜羣衆都來鑑定後臺數據。


這幾天輿論又出現了新的方向,有人開始扒維權女車主的各種背景,各種陰謀論,各種八卦也冒出來了。



電駒哥認爲,這已經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


本來,特斯拉公佈數據,是與國際接軌,比之前的傲慢是一種進步。但現在出現了兩個跑偏。


第一個跑偏:專業部門不去鑑定事故原因,卻由喫瓜羣衆各種鑑定和猜測,甚至八卦和陰謀論。典型的越俎代庖。


第二個跑偏:大衆只關注這一個案例,圍繞單個案例爭論不休。卻沒有專業監管機構對所有類似投訴案例展開統一調查,增加樣本量,給出全面,客觀,專業的調查結果。


電駒哥認爲:正確的方向應該是這樣:


國家監管部門組織業內專業技術人才,對本次維權案例,以及國內多起特斯拉失速失控的投訴案例,展開集中統一調查,得出最專業,最客觀,最全面的結論,給消費者以指導,給特斯拉車主警示,給特斯拉以清白或者改正的機會。


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在特斯拉被迫公佈數據之後,國家監管部門失聲了,沉默了。相反,各路喫瓜羣衆爭相跳出來,對後臺數據展開各種專業或非專業的分析或猜測。這更讓普通人一頭霧水,不知道誰說的對。


更有甚者,特斯拉上街都會遭到歧視,有的地方傳言不讓特斯拉上高速了,還傳出有的保險公司不給上保險了。讓車主倍感壓力,真正躺槍了。


這難道不是國家監管部門的失職嗎?


在這起事故中,國家監管部門的監管無能,我總結了以下三點!


第一,監管部門的權力不夠,導致監管無能。


這裏有個很有意思的對比:


大家都看到了,這幾天在美國,交警可以對特斯拉發出搜查令,iihs機構可以收集消費者的投訴,對特斯拉展開調查,併發布調查結果。2020年iihs就做了這件事。


可是在國內呢,去年北京特斯拉車主投訴失控後,他向媒體表示:特斯拉拒絕向交警部門交出後臺數據。


這是爲什麼?國內交警部門爲什麼不能向特斯拉發出搜查令呢?是沒有權力,還是監管失職?


在上海車展維權女車主這個案例中,鄭州市場監管局的態度更有意思:先是協調,協調無果後,特斯拉拒絕向市監管局交出後臺數據。


在上海車展維權發生、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發文批評後,鄭州市場監管局口氣硬了起來,要求特斯拉立即無條件交出後臺數據。


我就很納悶兒,鄭州市場監管局的前後態度爲什麼變化這麼大?難道你沒有監管特斯拉的權力嗎?


市場監管局到底是個調解機構還是個監管機構?是沒有權力監管,還是監管失職?


第二,監管部門的技術能力不夠,導致監管無能


隨着事件的逐步揭露,國家監管部門的技術監管能力薄弱就凸顯出來。


對於車輛鑑定問題,工信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家張翔表示,目前針對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汽車的檢測標準和規範還沒有出臺,因此,要針對這起事故做第三方鑑定並不容易。另外,特斯拉目前提供的檢測機構名稱都非常含糊,並沒有具體單位。現在第三方機構沒有能力檢測智能汽車交通事故的責任問題,在沒有標準和法規以及檢測工具設備情況下是無法做檢測的。


“我們現在檢測機構,檢測的主要工具還是檢測設備。檢測設備是根據國家現有出臺的標準和法規設計的產品和生產的產品,國際現在還沒有出臺針對這種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汽車檢測的標準規範。所以我們市場上也買不到鑑別智能駕駛汽車交通事故鑑定的設備。”他說。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祕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王耀表示,相關的數據是傳回特斯拉自己的數據庫中,然後再從數據庫中抽出來公佈給大家。從現在的管理機制上來說,沒有任何機制來確保主機廠提供的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數據是真實無法篡改的,目前這一塊的管理是缺失的。


這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國家監管部門技術無能。


打個簡單的比喻,國家引入了一條鯰魚,卻沒有管理和監督這條鯰魚的能力。這條鯰魚是不是傷了人?傷害了多少人?國家層面的監管部門竟然毫無辦法,束手無策。


這讓普通消費者情何以堪?有人批評女車主維權過激。可是,連國家監管部門都束手無策,你能讓一屆草民怎麼證明車輛故障?還不是被逼無奈?


第三,監管部門監管意識不夠,導致監管無能


上述問題的根源,在於監管部門監管意識不夠,甚至是嚴重不夠。


智能電動車的很多技術是領先的,特斯拉剛引入時,監管部門沒有技術實力監管,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隨着一次次事故的發生,一次次投訴的增加,監管部門該行動了。特斯拉國產都一年半了,監管部門依然沒有技術能力監管,那就有問題了。


爲什麼不去儘快引入技術設備,爲什麼不盡快建立技術鑑定框架體系?面對層出不窮的投訴,無動於衷,這就是嚴重的瀆職。其根源就是監管意識不夠。


例如後臺數據問題。2021年4月7日,工信部纔出臺了後臺數據管理草案,要求智能電動車依法採集數據,必須存在境內。


那我就納悶兒了,早幹嘛了?你們明知道智能電動車的後臺數據是國家機密和消費者隱私,需要存在國內,需要國家監管。爲何不提前行動?


之前蘋果的數據也是存在貴州,2016年歐洲就發佈了GDPR法規,對智能設備的數據嚴加監管,禁止出境。這是有國際慣例的。


有這麼多前例在先,監管部門爲什麼不參考一下?爲什麼不在特斯拉在國產之初就設定後臺數據監管機制,起草後臺數據監管法案?


直到特斯拉在國內狂奔了一年多了,直到一起起消費者投訴案例和交通事故發生了,才倉促應對,承認缺少監管技術能力,這不是失職是什麼?


第四、監管部門抓緊行動吧


現在,喫瓜羣衆都在圍繞維權女車主的後臺數據發表各種言論,這根本就是片面的。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國家組織專業人員,對國內發生的所有特斯拉時速失控投訴展開調查,找到其中的真正原因,給消費者給社會,給特斯拉給車主一個交代。這也是特斯拉自證清白的最好機會。


對於維權女車主的後臺數據,明顯存在這幾個疑問:


  1、後臺數據是不是全面的?客觀的,真實的,目前依然是特斯拉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2、已經公佈的這份後臺數據到底有沒有剎車事故?國家監管部門的專業人員去哪兒了?趕緊出來鑑定一下,平息各種猜測。


  3、特斯拉的後臺數據必須實現國家和企業的同步監管,甚至是國家,車主和企業的三方監管,就像區塊鏈技術那樣,任何一個人動了數據,其他人都能看到,這樣才能實現100%的監管。


第五、特斯拉自證清白的辦法


在這個案例中,很多人在批評特斯拉,也有很多人在挺特斯拉,認爲主流媒體和社會輿論在故意打壓特斯拉。


但沒有權威調查結果之前,無法斷定特斯拉是不是有故障。


我認爲,是特斯拉自己的強硬和國家的寵愛,造成了今天的結局。


特斯拉起到了鯰魚效應,又代表國家擴大改革開放的形象和外交形象,導致監管部門不敢大力監管特斯拉,結果把特斯拉寵壞了,導致其對國內市場環境和消費文化了解並不深刻,進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就說這個後臺數據,在美國,監管部門要後臺數據,特斯拉馬上給。在中國,監管部門要後臺數據,特斯拉卻敢於拒絕給,不知道特斯拉爲什麼有這麼大的膽量。


再看特斯拉的強硬,馬斯克是技術天才和冷血的融合體,這種性格影響了他的中國團隊,尤其是公關團隊。特斯拉中國的公關風格簡直就是馬斯克風格的再續。


我個人認爲,特斯拉的技術代表了領先的方向,對客戶的態度則是汽車發展史上的一股逆流,今天的翻車是過去強硬和寵愛積累的結果,遲早會發生。


剛開始強硬,後來被迫交出數據,又被人懷疑數據造假。這個結果是特斯拉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特斯拉把後臺數據提前進行雙方監管,車主要後臺數據時,特斯拉馬上把後臺數據交給監管部門。那麼,哪還有後續這麼多維權糾紛呢?哪還有這麼多懷疑呢?


按照規矩辦事,表面看是束縛了自己,實際上是保護了自己。


最後,引用一下白巖松的話作爲結尾。


白巖松提出五大疑問:智能汽車的事故鑑定該怎樣靠譜?第三方檢測機構如何讓人放心?相關的數據該放在誰的手裏?是不是隱私?如何保障並維護我們的權利?


白巖松表示:“女車主踩到車頂因爲違法被拘留五日,已經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那麼接下來,如果大家僅僅只是看熱鬧,只糾纏於這一件事情的解決,而不能從系統方面去進步的話,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智能汽車行業,甚至整個我們的消費環境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解決這個事件,不能只滿足於哪一方面的過癮,而是整個行業要過關,否則會是整個行業真正的剎車不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