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他们也正青春

——电影《望道》观后

文/熊丽然

和莉莉周观影团走进新片《望道》的重庆站推介会。

荧屏闪烁,两个民国时期的女学生推着自行车,向浙师大一群刚完成了拔河比赛的男孩子问路:“我们要找——望道先生”。

陈望道!我这才恍然大悟——这是讲《共产党宣言》的首位中文全文译者陈望道先生生平的一部红色影片。“望道”既是陈望道先生之名,也是那个时代革命者仰望和探寻真理之道。好片名!

电影《望道》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陈望道为核心,展现了其笃定恒心、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刘烨领衔主演,围绕友情、爱情、师生情,全景式描绘出陈望道及其身边仁人志士一生寻找并坚持真理的征程。“望道”不仅是陈望道一个人,更是那个年代坚守初心的一群人,是一段关于信仰与热爱的群像。

过去,对于宏大叙事背景的红色影片,观众大多有着几分惶然和木讷,这类故事的角色通常黑白分明、正反对立,情感上没有什么可供探讨的灰色地带,因此观影的感受也基本指向一个标准化的答案,千人一腔、万众同心。

但没想到,此影片却一改“套路”,情节抑扬顿挫,有张扬高歌也有低吟浅唱,引人入胜:就在陈独秀为翻译《共产党宣言》急迫地寻觅合适人选时,著名翻译家费煌堂无望于时局,自杀身亡;留洋博士自信满满而来汗颜缩胆而归;精通汉英双语的老学究歧视白话文“是话非文”;以文谋生的捉刀先生张口即索要润笔费——几个既简洁又鲜明的人物形象,顿时使百年前那个时代的文化冲突与裂变跃然于银幕之上,更让其后陈望道先生对这项使命不辞艰难地承担和高标准地完成所折射的智慧、担当与坚韧,进行了一个完美的铺陈。

我所知道的,是陈望道以墨为糖蘸粽子的经典传说,以及由此而来“真理的味道是甜的”那句乌托邦式的高蹈与象征性;我所不知道的,是他在翻译时限仅有二十天的字斟句酌之间,不仅力求精准传达《共产党宣言》本身的含义和情绪,还必须与当时中国社会阶级本质相连通的那份孤诣。影片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讲述《共产党宣言》第一章标题的译定过程,通过“绅士和平民”“富人与穷人”“有产者及无产者”的三轮思想进阶,展现出这位伟大译者,既作为转述者的求实,又作为创作者的求新;更加带领着我这个不甚开悟的观众,在望道先生的思想高原上经历了一番艰难跋涉,领略到醍醐灌顶、拨云见日的况味。

从这个节点开始,我发现我的眼眶就一直维持在温热湿润的状态上了。

影片中,陈望道和蔡慕晖从青涩甜美的初见,到共渡难关的相守,重庆这座城市见证这对爱人的情比金坚。片中重庆一场生死相系的雨中哭戏,令许多生活在百年之后的同一座城市的观众湿润了眼眶。

我一直认为“温热湿润”是故事讲述者作用于故事倾听者的最佳力道,它洞开了后者的心扉,又让他们不至于被裹挟进某种巨大的情绪冲击而暂停理性思考。此种力道,贯穿在《望道》这部影片的许多处情节中——《共产党宣言》印制组成员面对印刷厂工人罢工时的立场纷争以及日后的分道扬镳,白色恐怖之下施存统的脱党、愧悔和抗争以及最后的觉悟,蔡慕晖求取盘尼西林的艰难抉择……这些大大小小的心灵困境,不仅笼罩过百年前的先驱,也时不时笼罩着今天的我们,于是我们理解了做出任何一种选择的人,也看清了这些不同选择之下不同的精神质地。

很感谢莉莉周观影团组织的这场影片推介会,请来了主创团队在放映后与观影团成员们见了面。“你们是如何把主旋律与年轻人的审美相统一的?”导演侯咏对此的回答很坦荡:“市场一说‘主旋律’电影就拒绝,就像学生一听父母师长的说教就不感兴趣,我们不应该去责怪这些年轻人,而是应思考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就电影而言,我觉得只要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让观众理解人物的思想脉络,他自然就会接受。”

是的,这部影片是极为精彩的,它并不因为红色影片天然正确的立场就高高在上,它摸索着时代的脉搏,探寻着呼应人心的言辞和态度,将历史的故事讲出了新时代的内涵。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此次《望道》重庆推介会,复旦大学重庆校友会还组织了近百名渝籍、在渝校友前往观影。

(作者为重庆文学院第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

本文图片由莉莉周观影团提供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涌

审核:万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