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長安福特的全新國產車型,第三代探險者爲了適應積分政策和日益嚴苛的排放標準,拋棄了原先海外版的3.5V6發動機+6AT變速箱的動力總成,而是換裝了滿足國六B排放標準的2.3T四缸發動機+10AT變速箱的動力系統。看到這種中大型SUV都在慢慢的拋棄大排量自吸發動機並不提供任何選裝機會,我個人感覺,小排量渦輪增壓以及新能源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探險者這麼大尺寸的一個車,在中國存在的目的一定包括但不限於拉着一家人出門旅行。首先說探險者在路上行駛的主觀感受,這次先說結論——並不好!

     受限於較高的車身以及比較鬆軟的懸掛,我一坐到副駕駛上,就感覺到車子搖晃了一下,當試駕專員坐到旁邊的座位上時,這一下的感覺更是異常明顯。深感這個感覺不太對勁,下車推了一下試駕車和兩臺展車的車身,沒用多大力氣就能推動。按理說這不應該,五菱宏光MINI EV那麼小的車,用多大力氣使勁推最多都是感覺要把車掀翻了而不是車的殼子不停的晃動。請記住這個在車下面推車身的動作,接下來的試乘試駕的各種情況都能因爲這個現象的存在找到合理解釋。

坐到車裏,隨着發動機悄無聲息的啓動,這臺探險者試駕車開始了第一次車身抖動。根據試乘試駕流程,先進行試乘環節。道路情況是這樣的,G101國道,路面較爲平整,並無太多坑窪。

     這臺車無論如何也是一臺美國車,車內的座椅坐墊厚實寬大、填充物柔軟舒適。這一點對於我一個斯柯達車主來說,着實是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探險者的無論第一排還是第二排坐上去都非常舒服,整個人陷在座椅裏,十分愜意。然而當試駕車從院裏右轉走上主路時,也就是20km/h的速度,一個劇烈的側傾把我甩了一下,跟門板來了個親密接觸,側傾對於一臺高重心SUV來說確實不算過分,但是這樣的劇烈側傾着實不應該,也讓我對接下來的試駕打了個巨大的問號。我之前試駕過同樣價位的沃爾沃XC90、奧迪Q7,都沒有這樣的側傾,所以探險者的底盤是不是存在什麼設計缺陷,導致僅有230公里里程的試駕車就已經晃得如此厲害。

 在主路上行駛的時候,由於有幾條減速標線(標線上有凸起的減速提醒點陣),經過這些標線時,這臺探險者發生了第二次令我意想不到的車身抖動——隨着車輪碾過減速點陣時的共振聲音,這臺車的車身居然再次抖了起來,感覺就像是踩高蹺,晃晃悠悠。我可能是真的沒開過這麼大尺寸的美式大船,對比我自己的斯柯達,這樣的晃動簡直是不可理喻。

平地上的晃動更是莫名其妙,沒有任何坑窪,甚至也沒有減速標線的路段,70km/h時速平穩運行時,你會感覺到整臺探險者在不停的哆哆嗦嗦,懸架彈簧系統由於某些微小輸入而導致的多階餘震層出不窮,完全沒有過濾。不過柔軟的懸掛也並非完全一無是處,好處就是應對大起伏路面時,懸架表現非常稱職,車內乘客不會感到劇烈的垂直晃動,對於長途穿越的用戶來說可能還是比較友好的。

說完這個令人不甚滿意的懸掛系統,來講講這臺車的動力系統表現。全新探險者搭載了一臺來自長安福特的CAF488WQGA發動機,排量爲2.3L並帶有渦輪增壓系統。該發動機最大可以輸出203KW的功率,摺合馬力276Ps。由於試駕路段爲城區限速路段,無法測試0-100km/h加速的具體成績,0-70km/h的加速時間約爲6s左右,油門踏板虛位較大且有渦輪介入,但出力比較線性,還算比較容易操控。

變速箱層面,福特10AT的變速箱齒比綿密,換擋非常平順,比隔壁通用家的做的強了很多,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在這套動力總成的帶動下,這臺美系大車運動起來還是蠻協調的。

制動成績,這麼大一臺車的制動確實比較出乎意料,剎車甚至比從前大家印象中的德國車還要靈敏,輕輕一點就能站住。在道路上實際測試70km/h-0的剎停距離大概在24m左右(捲尺測量)*,剎車姿態正常且沒有特別過分的前傾。於是我就覺得十分奇怪,前後維度上這麼優秀的車,其他自由度上怎麼就這麼人格分裂呢?

說完加速、制動,簡單說說轉向手感。不知道是不是長安福特調教的緣故,轉向手感居然和印象中的純種美國車完全不一樣。首先轉向虛位基本不存在,低速十分輕盈,高速非常沉重,並且這臺車的轉向比比較大,所以方向盤比其他車多半圈,窄路調頭和倒車入庫時候比較輕鬆。

總體而言,第三代探險者以國產中大型SUV的身份出現在消費者面前,與途昂等車型形成了可選車羣對。而國內的6/7座SUV市場仍然熱度十足,這樣一款新車更是給國內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市場層面,探險者指導價爲30.98萬元到39.98萬元,各個車型暫時沒有優惠,喜歡的消費者們可以選擇再等一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