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如何融入業務所在地國家?如何與當地消費者建立信任感?這是擺在每一家遠道而來的企業面前的難題。作爲國民消費品中佔據最大份額之一的汽車產品,多年來,不少跨國車企用品牌+產品廣告+社會責任的方式去影響用戶,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效。但是在如今智能化轉型時代之下,信任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價格、品質和品牌,更建立在數據安全之上——讓用戶在衆多攝像頭和傳感器包圍中,如何相信企業“我沒有隨意竊取用戶數據和隱私”?

要做到這點,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原則是,這家企業必須符合該國的法律和規則,這也是與消費者建立信任的根本。我國在2017年6月1日施行的《網絡安全法》規定,要求在中國境內經營的外資公司必須將敏感數據存儲在中國的服務器中,且雲服務的運營方必須爲本地企業。此前,蘋果公司就在貴州建立了一家符合規定的本地化數據中心,用來存儲相關數據。

隨着汽車上搭載越來越多的傳感器和攝像頭用以收集信息,同時其生成的數據也被製造商用來幫助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等新技術,但是這引發了隱私和安全方面的擔憂,國家也相繼出臺了相關法規。4月28日,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公佈《信息安全技術 網聯汽車 採集數據的安全要求》標準草案,規定網聯汽車通過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從車外環境採集的道路、建築、地形、交通參與者等數據,以及車輛位置、軌跡相關數據,不得出境。

此外,網聯汽車通過加密方式跨境傳輸數據的,當監管部門開展抽查驗證時,應提供傳輸的數據格式、加密方式等信息,並按要求明文提供相關數據內容。

5月12日,網信辦發佈通知將針對《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要求個人信息或者重要數據應當依法在境內存儲,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通過國家網信部門組織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其中,由於特斯拉搭載視覺傳感器,其生成的照片和視頻數據安全令人擔憂,部分關鍵部門已經開始拒絕特斯拉汽車進入。儘管在此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中國參加論壇的時候就表示,“如果特斯拉用車在中國或其他地方從事間諜活動,那特斯拉就寸步難行。商業企業有很強的保密意願,否則就會被關停,商業企業對於隱私保護和保密是非常重視的。希望大家能夠有一個互相信賴的未來。”但是這樣的表態顯然不足以說服市場。

在社會和公衆的關切之下,特斯拉官方微博5月25日晚公告稱,特斯拉已經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並將陸續增加更多本地數據中心。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所產生的數據,都將存儲在境內。同時,特斯拉也將向車主開放車輛信息查詢平臺。

行勝於言,在此之前,部分跨國車企已經陸續在本土存儲並運營了用戶數據。例如,福特汽車已於去年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用於存儲和管理相關車輛數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福特始終將個人信息安全放在首位,並致力於保障用戶隱私,同時,我們按照業務運營所在地的法律法規等要求收集和存儲用車數據和用戶個人信息。”

此外,寶馬錶示“在中國爲中國車隊運營本地數據中心”,但沒有說明這些數據中心是何時開業的。

此外,戴姆勒公司回答記者的詢問時表示,“智能互聯和數字化將會在未來出行中發揮重大作用。負責任地處理和保護這些由數字化系統創造和存儲的數據是戴姆勒的一項首要任務。我們在中國運營專門的車輛後臺,用於車輛數據存儲。”大衆汽車集團則沒有回應記者的詢問。

不單獨是中國,世界上的主要智能汽車消費市場均有相關數據保護政策,如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也對公司處理和存儲數據的方式制定了嚴格的規定。

總體而言,車企在建設本土數據中心這件事情上,進展並沒有很快。有分析師認爲,這一方面是因爲智能汽車目前的體量還不大;第二是因爲目前的法律還沒有做出特別明確的規定和措施。儘管如此,消費者的隱私在面對這些處於強勢的企業時依然處於弱勢,企業需要明確公示自己在數據安全方面的合法合規進程,才能在轉型時期率先獲得消費者的信任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