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公司 

時隔不到1個月,*ST御銀 (002177) 又要出售房產了。

兩度出售旗下房產

3月29日晚間,*ST御銀髮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御新贏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御新贏創”)擬將其位於北京市順義區麗來花園四區149號樓-1至3層的一套房產出售給自然人張瑾,交易價格爲2730萬元。

交易完成後,預計增加公司未來淨利潤約698萬元。

就在此前的3月11日,*ST御銀也發佈了一則出售資產公告,公司子公司御新贏創擬將其位於北京市順義區麗來花園四區150號樓-1至3層的一套房產出售給自然人顏瑋,交易價格爲2750萬元,交易完成後,預計增加公司未來淨利潤約708萬元。

從公告中給出的地址來看,*ST御銀前後兩次出售的房產位於同一個小區相鄰的樓層,且建築面積均爲569.93平方米。

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瞭解到,麗來花園是北京譽天下項目的別名,該小區位於順義中央別墅區,以聯排別墅、雙拼別墅、獨棟別墅爲主。

截至2023年2月28日,上述兩項房產在*ST御銀賬面上的原值均爲2015.93萬元,累計折舊均爲282.76萬元,賬面淨值均爲1733.18萬元。

對於這兩次房產的出售,*ST御銀給出了同樣的理由:由於標的資產爲長期閒置,本次交易有利於盤活公司資產,改善公司資產結構,有利於提升資產利用效率,進一步滿足公司經營發展需要,有利於公司轉型發展戰略的實施,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公告還強調,兩次房產出售的交易對方自然人顏瑋和張瑾,與公司及公司前十名股東不存在關聯關係,均不屬於失信被執行人,具備相應履約能力。

多次提示終止上市風險

連續“賣房”的背後,*ST御銀當前所處的情況並不理想。自2023年1月以來,公司已經連續多次發佈了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

此前,因2021年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ST御銀於2022年5月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ST”。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3.11條規定,在被“*ST”後的首個會計年度,如公司觸及經審計的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爲負值,財務報表被出具非標意見,或過半數董事無法對年報保真等情形中的任意一項,則均會觸發被交易所終止上市的條件。

*ST御銀1月31日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2年盈利4500萬元至6700萬元,扣非淨利潤預計爲800萬元至1200萬元,營業收入預計爲6500萬元至7500萬元,淨資產預計爲17億元至17.1億元。

公告稱,公司2022年預盈的原因系報告期內完成了重大資產出售,以現金交易的方式向廣東南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轉讓所持有的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9%股份,確認了8175.51萬元的投資收益(數據未經審計),從而大幅度提升公司2022年的淨利潤水平。

報告期內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爲3700萬元至5500萬元,主要是公司出售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9%股權及前海股交投資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所致。

根據業績預告,*ST御銀在財務層面不會觸及終止上市的條件,且公司表示就業績預告已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預溝通,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在業績預告方面不存在分歧。

不過,財務報表是否會被出具非標意見,以及董事對年報的保真意見,依然構成風險點。

*ST御銀也在風險提示公告中強調,根據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預溝通情況,目前公司未觸及任一情形。

轉型方向尚不明朗

此前,*ST御銀的主業是智能金融設備領域,即ATM自助設備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但隨着近年來移動支付的快速崛起,公司所處的ATM市場空間持續萎縮。

事實上,就連國內ATM領域的龍頭企業廣電運通(002152),近幾年來也持續發力轉型,ATM業務的佔比持續下降。

據*ST御銀定期報告披露,公司還有一塊產業園運營業務。目前公司正依託自有物業資產,進行三大產業園區運營,分別爲總建築面積約3.57萬平方米的御銀科技園、總建築面積約3.25萬平方米的小炬人創芯園,與總建築面積約6.19萬平方米的御銀產業園。

截至2022年6月末,御銀科技園對外出租經營面積約3.48萬平方,小炬人創芯園對外出租經營面積約2.87萬平方,御銀產業園正處於招商運營階段。

不過,僅靠上述兩項業務,*ST御銀也很難支撐起長期可持續發展,這一點從公司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營業收入都未超過1億元就可以看出。

爲此,近期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也頻頻向*ST御銀髮問。有投資者問道:“公司爲什麼不進一步處置公司的房產物業,爲併購重組新產業做資本準備?”*ST御銀回覆稱:“公司將依法依規,根據市場、行業、資本市場等情況,綜合選擇一個最有利於公司發展和股東利益的方式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和轉型。”

此外,針對公司未來轉型的方向,*ST御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密切關注各行業相關政策動態以及市場變化,積極佈局新業態的發展,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穩步推進業務轉型。公司計劃通過外延式併購的方式實現業務的轉型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