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孫磊    每經編輯 裴健如

又一家造車新勢力傳出了停工停產的消息。

近日,有報道稱,天際汽車(長沙)集團有限公司發佈一則《天際汽車停工停產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鑑於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停工政策。

上述《通知》顯示,停工停產期間,員工社保仍按照原基數申報。但在第一個支付週期後,相關員工將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生活費,直至公司恢復生產。在此期間,員工可自行尋找新的就業機會,並主動離職。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天際汽車方面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市場遲遲未能打開

2015年,天際汽車的前身——樂視汽車旗下的電咖汽車正式創立,早期以開發微型電動車起家;2017年,電咖汽車推出旗下首款車型EV10。雖然較早實現了產品的交付,但受新能源車“國補”逐步退坡以及微型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電咖汽車市場表現並不突出。

隨後,電咖汽車開始向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力轉型。2018年,電咖汽車發佈高端品牌天際汽車,並在2019年3月將公司的名稱由“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爲“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定位於中大型豪華智能電動SUV的天際ME7亮相,但是其到2020年才正式上市。上市之後,其銷量表現不盡如人意。在ME7尚未打開局面的情況下,希望向高端化轉型的天際汽車在2021年推出了緊湊型SUV車型ME5,但同樣表現不佳。

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天際汽車分別實現銷量1778輛和5321輛,甚至不及頭部造車新勢力單月銷量;2023年前2個月,天際汽車僅銷售186輛,均爲ME5車型。

雖然銷量表現不佳,但天際汽車卻有着充足的產能。據瞭解,天際汽車在湖南長沙、浙江紹興和廣西南寧建有工廠,規劃總產能達22萬輛。其中,天際汽車首座工廠位於紹興,項目規劃佔地1000畝,總投資額55億元;第二座工廠於2021年6月在長沙建成投產。

不過,據第一財經報道,天際汽車紹興工廠去年已經停產,南寧工廠和青島工廠並未實質性投入生產,唯一投產的只有長沙工廠,但生產狀況也不穩定。長沙工廠停產後,天際汽車全國生產基地全面停擺。

據瞭解,天際汽車位於湖南長沙的生產工廠,在今年開年以來還沒進入生產狀態。在此背景下,天際汽車也先後傳出了公司已經出現大面積離職潮,部分員工亦出現拖欠年終獎,以及拖欠供應商款項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天際汽車被曝將完成新一輪超7.5億元融資,以推進復工復產。但對此消息,天際汽車方面一直未進行回應,在此之後又出現了鑑於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自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停工政策的報道。

新能源車打響“淘汰賽”

天際汽車的停工停產,其實只是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殘酷性的體現之一。目前業內公認的觀點是,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正式進入“淘汰賽”。

在天際汽車之前,威馬汽車被曝出工廠停產、門店關閉、售後停滯、線上程序打不開等情況。今年2月,又有消息稱,威馬汽車已經全員停薪留職。網傳聊天截圖顯示,威馬市場部被通知居家不辦公,也不給N+1(賠償)。對此,記者向威馬汽車在職的員工求證,對方稱“消息基本屬實。”

對此,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威馬汽車確實遇到一些困難。但現在正在通過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進行調整,全力保障復工復產。也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等我們的好消息。”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威馬汽車的銷量有1.6萬輛,2020年、2021年,威馬汽車銷量分別是2.25萬輛和4.42萬輛,與蔚來理想汽車等有一定差距。而在進入2023年後,差距進一步拉大,威馬汽車在今年1~2月累計銷量只有457輛,同比下降92.4%。

車型不走量,威馬汽車的財務壓力也越來越大,威馬的招股書顯示,截止2022年3月底,威馬賬上還有高達66.7億元的長期借款,22.8億元的短期借款,合計欠下了約90億元的債務。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看來,今年複雜的市場情況,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一些銷量規模小、資金鍊緊張的弱勢品牌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近日接待調研,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稱,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供不應求,但來到2023年,產能不足、缺料等情況都大幅改善,會進入淘汰賽。比亞迪方面認爲,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最需要的是“快”,“快魚喫慢魚”比“大魚喫小魚”更恰當,所以汽車企業一定要速度爲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