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人生大病,只在一“傲”字。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之心。

养得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是曾国藩48岁时写下的一副对联,用来勉励自己。春天是生命灵动的气息,万物在春天都会复苏,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就会生出无穷的自强不息心意来。

两根穷骨头,寓意就是人要有骨气。所谓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就是要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脊梁骨必须要撑得起。人受到重大打击,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腰都直不起来了。一个人彻底被击垮了,就会弯腰驼背。

曾国藩在他的《挺经》第三诀<坚忍>里说:“稍论时事,余谓当竖起骨头,竭力撑持。三更不眠,因作一联云:'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自警也。”

上联形象地阐述了做人处事要“柔”、要“内圣”的至道。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又是柔和的,包容的。因此做人处事要讲和谐、讲包容,要能做到随机应变。只有将这团“春意思”养活了,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下联说明人不能只是一味地“柔”,一味地“内圣”,还要“刚”、要能“外王”。为了事业,不能一味的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这幅对联,诠释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处世哲学:刚柔、方圆兼济,内圣、外王兼备。曾国藩刚柔、方圆兼济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正是经过读书实践锤炼而得。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

苏轼有一句名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潜心诗书,可以变化气质。读书最要紧的不在于记诵,而在于通过和书本对话,去除愚昧的傲气。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古今中外,多少人因为骄傲自满而招致失败呀。投鞭断流的苻坚,骄傲自满的结果落得过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自恃虎女焉配犬子的关云长,傲则傲矣,落得过败走麦城,让蜀汉政权白白伤失进可攻退可守的荆州宝地。

因为多金,自恃才高,看不起人,往往是自取败亡。心高气傲,不可一世的人,最容易遭到别人的忌恨,会无来由地遇到别人有意无心挖的坑。不为别的,就为看不惯傲气逼人的人的做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