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回顧

3月,紅棗期貨主力2305合約價格繼續創新低,觸及9315元/噸低點,月度跌幅超5.0%,隨着國內氣溫逐漸回升,紅滋補類需求減少,下游客商補貨需求不足,現貨價格鬆動明顯。疊加加工產地供應充裕,紅棗承壓下行。

圖:紅棗期貨主力2305合約日線走勢

數據來源:文華財經

二、供給端影響因素分析

1、本產季全國紅棗增產爲大概率

我國紅棗在世界上獨佔鰲頭,我國紅棗的產量佔據世界總產量的98%。我國棗生產分佈區域極廣,北起內蒙古自治區、吉林,南至兩廣、福建、東起沿海諸省,西至雲南、貴州、四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棗種植區主要集中在新疆、河北、山東、山西和陝西,其中新疆紅棗種植面積最大,也是最大的紅棗供應地,佔全國當年總產量的49%。

我國紅棗產量從2007年開始快速增長,至2016年後增速放緩。2007年-2016年這十年的時間是紅棗的生長結果期,2016年後新疆紅棗進入盛果期,根據紅棗的生長週期來看,新疆會有大量穩定的紅棗供應。但進入2020年後,新疆紅棗產區出現棄荒、套種、砍樹等現象,疊加補貼力度相對其他農作物顯着微乎其微。此外,部分產區普遍降雨較多,如阿克蘇等地,大量降雨嚴重影響紅棗品質,亦導致該部分地區紅棗價格偏低,農戶種植收益也持續減少,進而導致農戶種植意願大大降低。據各類機構預估,2021年全國紅棗產量預計降至430萬噸,全國紅棗種植面積下降10%至243萬公頃。不過2022年高價原料提升了棗農的種植管理,生產投入積極性較高,紅棗品質優勢提高,加之下樹時間延遲了20天左右,大大提高了紅棗的幹度,本產季紅棗產量較上一產季可能出現恢復性增產,預估22/23產季紅棗較上年度增產2-3成左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我的農產品網、瑞達期貨研究院

2、22/23年度倉單數量仍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從成本角度來看,按照年度預測,新疆產區一級新棗平均加工成本價格4.0元/公斤測算,加工費按照1.40-1.50元/公斤,包裝費約0.4-0.5元/公斤,測算最終的新季紅棗合約倉單平均成本預估在8000-9000元/噸區間,較去年同期減少1500-2000元/噸。紅棗種植成本增加的情況下,收購價格低於去年同期,銷售利潤萎縮,不利於後期客商銷售。

目前紅棗倉單及有效預報量環比持續增加,但遠低於去年同期水平,本產季產業機構對紅棗倉單註冊更加註重品質。截止2023年3月30日鄭商所紅棗期貨倉單爲8678手,有效預報爲3818手,倉單及有效預報合計爲12496手,環比增加3876手,較去年同期的19293手減少6797手,合計換算後大致爲62480噸。

數據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數據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3、紅棗去庫進程較慢,市場存在讓價情況

從紅棗現貨市場流通來看,一般呈現“新疆生產,內地中轉,南北分銷”的格局,隨着物流運輸行業發展,各省市批發市場建立,信息渠道透明,傳統的流通貿易方式不斷髮生改變,目前以崔爾莊爲代表的紅棗集散中心,以廣州如意坊爲代表的終端市場的中心效應產生淡化跡象。

今年產地紅棗運輸至加工地相對較慢,目前仍有個別貨源尚未運往加工產地,銷區紅棗供應相對充裕。加之國內梅雨天氣增多,紅棗存儲時間縮短,部分餘貨客商開始讓利出貨。產區現貨價格較2月下調爲主,後市產區統貨紅棗價格仍有繼續下滑空間。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網 瑞達期貨研究院

現貨好貨價格鬆動,一般貨存讓利清貨情況,客商剛需囤貨。部分外圍客戶存囤貨意願,觀望爲主,實際下游走貨仍顯一般。據Mysteel農產品調研數據統計,截止2023年3月30日紅棗當週36家樣本點物理庫存在14367噸,較前周減少504噸,環比減少3.39%,同比增加49.77%。當週庫存繼續下降,但同比仍高於去年同期。新疆到滄運費鬆動,產區部分代辦加工廠貨源發至銷區市場增加。主銷區市場成品棗價格趨穩,部分一般貨讓利出售,少量外圍客商觀望存囤貨意願。當前紅棗仍處於消費淡季,下游走貨提升有限。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網 瑞達期貨研究院

三、消費端影響因素分析

1、客商剛需採購,消費淡季逐漸顯現

隨着消費升級和居民對健康的重視,紅棗產業不斷的從粗加工不斷走向了深加工領域。總體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滋補禮品類需求轉爲健康休閒食品大類,如棗仁派、奶棗等,拉動了部分紅棗消費;另外一方面是大健康領域,比如紅棗原漿、紅棗酵素等保健品。

從紅棗現貨市場流通來看,一般呈現“新疆生產,內地中轉,南北分銷”的格局,隨着物流運輸行業發展,各省市批發市場建立,信息渠道透明,傳統的流通貿易方式不斷髮生改變,加工產能集中在北方地區,目前以河北崔爾莊爲代表的紅棗集散中心,加工量佔全國總加工量的七成,河南新鄭孟莊鎮加工量佔比15%附近,新疆加工量佔比約10%左右。廣州如意坊市場是我國華南地區最大的紅棗消費終端中轉批發市場,近年來該市場輻射城市有所淡化。

河北崔爾莊紅棗市場出攤商戶較多,下游剛需拿貨。不過整體紅棗走貨仍緩慢。隨着氣溫升高,優質棗將存入冷庫待售,入庫量大於出庫量,庫存壓力逐漸增大,市場利多消息匱乏,銷區紅棗價格可能存在下調預期。截止2023年3月31日,河北滄州市場一級紅棗均價爲4.20元/斤,較2023年2月的4.2元/斤持平;河南新鄭一級灰棗現貨價格爲4.375元/斤,較2023年2月的4.425元/斤下跌0.05元/斤。河北、河南紅棗現貨價格重心持續下滑。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網、瑞達期貨研究院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網、瑞達期貨研究院

2、1-2月紅棗出口量同比增近五成,但提振作用有限

2022年,我國紅棗出口量約爲2.22萬噸,與2021年的2.04萬噸相比增加0.18萬噸。70%左右紅棗流入東南亞國家,對紅棗等級要求一般,着重與幹度及低價,由於2021年金絲棗減產嚴重,價格高於灰棗,導致部分劣質灰棗及地方棗用於出口。其中馬來西亞是中國出口紅棗的最大國家,佔中國出口總量的22%,出口量509.580噸,出口金額1434955美元。我國紅棗基本自產自銷,出口量佔總消費量僅0.2%。

季節性規律看,預計2023年一季度紅棗出口量處於年度均值附近,對紅棗價格影響有限。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2月份我國紅棗出口量2408929千克,出口金額41443661元,出口均價17204.19元/噸,出口量環比增加24.6%,同比增加190.33%,2023年1-2月份累計出口4342216千克,累計同比增加49.67%。紅棗出口需求向好,出口數量中,最大的國家爲越南。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瑞達期貨研究院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瑞達期貨研究院

此外,進口方面,我國紅棗進口量很小,2013年以來進口量均不足1噸,而且有逐漸減少趨勢。

四、紅棗期貨市場主流持倉變化

以下圖表可以看出,截止2023年3月30日,紅棗期貨成交量爲26707手,較2月的62744手減少36037手,成交額爲127566.5萬元,3月紅棗期貨成交量呈現先增後減態勢,月末整體減持量超三萬手,產地紅棗價格下調,投資者參與度套保率大大降低。

主流持倉角度分析:截止2023年3月30日紅棗期貨淨持倉爲-8116手,多頭持倉爲31941手,空頭持倉爲40057手,3月份紅棗多空頭持倉紛紛減持,淨空持倉呈現先拉昇後回落態勢,由於國內氣溫回升,紅棗消費淡季逐漸顯現,利空紅棗市場,期價大幅下跌。紅棗期價屢創新低後,市場情緒開始緩和,主流空單持倉開始減持。紅棗價格與淨持倉變化幅度相對保持一致,但多空方向與淨持倉相關性一般,導致趨勢變化難測。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數據來源:鄭商所、瑞達期貨研究院

五、4月紅棗市場展望

據各類機構預估,2022年高價原料提升了棗農的種植管理,生產投入積極性較高,本產季紅棗產量較上一產季可能出現恢復性增產,預估22/23產季紅棗較上年度增產2-3成左右。

河北崔爾莊紅棗市場出攤商戶較多,下游剛需拿貨。不過整體紅棗走貨仍緩慢。隨着國內氣溫升高,梅雨天氣增多,紅棗不易存儲,存儲商一般會將優質棗存入冷庫待售,後期入庫量大於出庫量預期,市場供應相對充足。另外性價比較低的紅棗一般在入庫前提前出售,部分餘貨客商開始讓利出貨。後市紅棗現貨價格仍有下滑空間。總體上,國內氣溫不斷升高,居民對滋補類需求減弱,紅棗消費淡季逐漸顯現。加之產銷區紅棗供應相對充裕,預計後市鄭棗期價弱勢運行。

操作建議:

1、投資策略:

建議鄭棗2309合約在10200元/噸附近拋空,目標參考9400元/噸,止損參考10600元/噸。

2、套利策略

紅棗期貨2305合約與2309合約價差處於-540元/噸附近,紅棗價差維持相對穩定。不建議操作。

風險提示:

1、政策面 2、產量變化 3、需求變化 4、資金持倉情況 5、倉單數量及成本 6、其他水果等聯動作用

瑞達期貨 王翠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