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中国外汇》记者 荣蓉 韩英彤 白琳

要点

坚持以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政策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架桥铺路”,金融机构与企业合力跑出“加速度”。

2023年春,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喜讯吹开“满园春色”,人民币国际化的“拼图”不断铺展开来。3月,中海油与道达尔能源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完成国内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石油天然气(LNG)采购交易。4月,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巴西市场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取得实际进展。

人民币国际化经过十余年发展,从量的突破到质的提升。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的功能全面增强,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2022年,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为4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3.4倍。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的占比接近50%。人民银行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29个国家和地区有31 家境外人民币清算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如何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新阶段和新任务,“从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到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表明人民币国际化从探索和累积经验的稳慎阶段步入了制度设计与行动的有序推进新阶段,反映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和市场需求进一步积极向好。”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王晓表示。

人民币跨境使用优势凸显 市场需求持续升温

浙江金华一家主要经营汽车配件出口的商贸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客户之间一直以来都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然而,2022年上半年,美元汇率大幅波动,汽车配件贸易利润本就较低,贸易双方对最终货物定价难以达成一致。浙商银行业务人员从汇率波动、离岸价格、汇兑成本等角度入手,引导企业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以规避因人民币和外币间的汇率波动带来损失,降低结算汇兑成本。业务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在“首啖”体验成功后,如今与印尼客户90%以上交易量都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

2022年以来,面对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冲突、金融制裁频繁动用、美欧银行风险事件爆发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人民币的“稳”和“韧”进一步彰显。

截至2023年4月15日,美联储连续加息9次,累计加息幅度达475个基点,美元融资成本大幅抬升。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市场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增加。人民币跨境使用在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节约汇兑成本方面的优势得以凸显,市场需求日渐升温。加之,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国际投资者对内地金融市场和人民币资产的认可度和参与度都大大提高。“我们观察到,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极大地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也促进了中国的跨境双向资本流动。同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资产和清算显示出加速的情况。”渣打银行交易银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多家银行认为当前是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孙剑波指出,近一段时期以来,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在合理波动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稳步增长,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增强了境外投资者的信心,企业使用人民币交易结算的意愿进一步增强。这些都有助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有助于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汇丰银行借助遍布全球的业务网络,在50多个市场开展人民币业务。汇丰中国环球支付方案部董事总经理曾愫深有体会,“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推进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合作的深化,中国与相关地区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使得人民币在这些地区的接受度稳步提高,带动人民币在这些地区的跨境使用规模快速上升。叠加目前人民币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环境,可以抓住人民币融资成本低这一优势,提升人民币跨境融资功能,所以我们认为当前是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良好时机。”

长期来看,渣打银行交易银行负责人表示,能预见到更多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机会,包括近期将大宗期货和期权纳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投资范围以及更加互联互通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将带来国际贸易结算和人民币投资的进一步上升,并为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国际需求提供长期支持。

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便利性不断提升

人民币国际化坚持以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政策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架桥铺路”,金融机构与企业合力跑出“加速度”。

2020年12月,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 国资委、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号),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优化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等。2022年6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银发〔2022〕139号),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作用,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2023年1月,商务部和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商财函〔2023〕1号),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更好满足经贸企业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市场需求。

各家银行积极落实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实践开展数字化跨境人民币单证审核,丰富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积极性、体验感和获得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深圳一家主要服务于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领先企业的上市公司,业务涵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涉及多种结算方式和交易币种。然而,随着业务量快速增长,交易笔数多、金额大,贸易单据资料繁多,对业务便利性提出更高要求。招商银行业务人员了解到客户业务需求后,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充分审查企业主体资质,对企业交易背景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尽职调查,帮助企业申请成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使企业能够享受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服务方案。

商业银行在实践探索中依托全球机构布局和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发挥跨境撮合平台的链接功能,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建行伦敦分行是亚洲之外最大规模的人民币清算行,2022年结合撮合活动举办了6场人民币业务推介活动,通过聚焦绿色、新能源、资本市场互通等主题,提高人民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建行苏黎世分行撮合苏黎世州政府及两家当地医院从我国境内采购医疗物资,最终客户选择了人民币结算。苏黎世州政府表示,使用人民币结算经济高效、节约成本,保障了医疗物资的及时供应。

渣打银行在全球近40个市场,涵盖东盟及南亚、欧美、中东及非洲等地区,提供全面的人民币服务。“我们围绕重点行业,在海外分行为重点跨境企业开户时,积极推广配套人民币结算账户的开立,旨在推动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场景,培养企业的人民币结算习惯,提升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渣打银行交易银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拓CFETS外汇交易业务,让离岸的公司客户能够有机会接触在岸的人民币外汇产品,在贸易中享受更优惠的汇率。截至2023年4月,已经在20多个海外市场完成了CFETS FX的设置。”

在融资渠道方面,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贷款等显现出低成本的优势,为银行拓展业务带来契机。此外,境外机构在我国境内发行的“熊猫债”,以及离岸市场发行的“点心债”等人民币融资需求也更加旺盛。各家银行通过境内外机构联动,利用低成本人民币融资,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在外币利率高企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的人民币自贸区债券能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发债成本、规避汇率波动风险,2022年以来也呈现爆发之势。”浙商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黄文玲告诉记者,“我们积极与香港分行联动,引导企业发行人民币自贸区债券,2022年累计为境内企业办理人民币自贸区债券承销50余亿元,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美元加息影响。”

当前,我国持续加强本外币协同管理,企业境外放款、银行境外贷款、全口径跨境融资和跨境企业集团资金池等业务正逐步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调研中,银行亦希望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项下进一步统一本外币便利化政策标准。

进一步打通人民币跨境循环

人民币跨境使用不仅要“流出去”,还要能在境外“沉下来”。尽管人民币跨境使用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实际业务开展中仍有难点痛点尚待破解。

如今,境内市场主体使用跨境人民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升。但是,境外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和接受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培育的过程。对银行的调研显示,人民币跨境使用中,境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相对偏弱,在交易币种的选择上,较为强势的交易对手方接受人民币计价结算仍有难度。尤其是在境外企业与境内不存在关联的情况下,境外交易对手方仍然倾向于使用当地货币或美元计价。“比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境内企业往往主要负责生产而非研发,没有定价权;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选择结算币种的主导权。”银行业务人员表示。对此,黄文玲建议,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进行技术创新,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由单纯代工生产向“研发+生产”转变,提升定价权、话语权。

人民币从跨境使用再到境外使用环节,还要面对多重问题。一是如何让对方“拿得住”。目前,境外交易对手方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不强。由于部分国家在当地无法将人民币与当地货币进行直接兑换,汇率避险工具较少,境外交易对手方多数情况下会将收到的人民币兑换成外币。二是如何“沉下来”。离岸人民币市场成熟度依然不足,存在金融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导致人民币在当地不能充分流动起来。这也是境外使用者不愿把人民币留在手里的重要原因。

此外,银行开展业务中发现,部分周边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存在形形色色的外汇管制,对人民币资金进出和境外使用造成限制。企业在当地开展经营活动使用人民币、兑换人民币汇回国内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减少人民币在其他国家跨境使用的制度障碍。

如何促进人民币融资和交易渠道,拓展离岸人民币的交易、清算、投融资等功能,进一步打通人民币跨境资金循环,是市场主体关注的深层次话题,也是未来的努力方向。曾愫建议,“可通过拓宽海外使用人民币的场景、增加海外人民币投融资的渠道,提升境外企业使用和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同时通过货币互换协议保持海外人民币的流动性。”

在丰富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方面,民生银行交易银行部负责人徐峰建议,推出更多的人民币对小币种金融产品,完善小币种交易服务体系,提升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的供给,进一步优化离岸人民币清算体系。同时,强化人民币大宗商品计价功能,促进我国在海外形成较大规模铁矿石人民币、石油人民币、天然气人民币的沉淀和流通,推动更多的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加大全球贸易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占比。

风好正是扬帆时,快马加鞭再奋蹄。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化使用的网络效应,但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集“小成”为“大成”,方能行稳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