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尹錫悅稱“臺灣問題是全球問題”,外交部回應)

4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就臺灣問題表示“我們同國際社會一道,堅決反對依靠力量改變現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回應尹錫悅涉臺言論:解決臺灣問題不容他人置喙

汪文斌 圖源:外交部

汪文斌表示,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他人置喙。

他指出,近年來,臺海局勢緊張的根本原因是島內“臺獨”分子在境外勢力的支持和縱容下搞分裂活動。“臺獨”行徑與和平穩定水火不容,要維護臺海局勢和地區和平安寧,就要旗幟鮮明反對“臺獨”,反對外部干涉。

汪文斌強調,朝鮮和韓國都是已加入聯合國的主權國家,朝鮮半島問題和臺灣問題的性質、經緯全然不同,根本不具可比性,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實。希望韓方切實遵守中韓建交聯合公報精神,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審慎處理臺灣問題。

延伸閱讀

龍應臺:現在在臺灣"幾乎每個晚餐對話中都會談到與大陸開戰的可能性"

已經許久沒有出來展露面目的龍應臺,18日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英文署名文章。

乍一看標題,“在臺灣,朋友間正開始反目”,好像還沒暴露出啥問題。但再細看正文:

果然,還是那股熟悉的味道和調性。

外交部回應尹錫悅涉臺言論:解決臺灣問題不容他人置喙

外媒報道

已經年過70的龍女士,一口氣堆上了洋洋灑灑的1500多字英文,引述多位“朋友”或“鄰居”的故事和言論,表面上“憂慮”島內社會陷入撕裂,實際上各種渲染所謂“大陸軍事威脅”,同時又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價值觀執念。

鼓譟這些的同時,她也道出了“基於現實主義的”一些認知和現實:

大陸“沒開一槍就已經對臺灣造成傷害”;臺灣“將永遠處在大陸的巨大引力之中”;收復臺灣,大陸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動用軍事手段……

1

爲啥臺灣社會陷入撕裂或者說“朋友反目”?

因爲在“如何應對大陸攻臺”問題上意見不一。

龍應臺一開始就拋出這個明顯是將大陸作爲對立面的“基調”,並用相當多的篇幅描述:

現在在臺灣,“幾乎每個晚餐對話中都會談到與大陸開戰的可能性”。

大陸會轟炸臺積電嗎?美國會先對臺積電扔下炸彈以阻止它落入中國大陸手中嗎?美國對臺啓動“焦土戰略”後會炸掉臺灣核電站,以使臺灣變成一塊對大陸毫無用處的放射性廢地嗎?……

外交部回應尹錫悅涉臺言論:解決臺灣問題不容他人置喙

臺積電

龍女士說,最近她參與的一次朋友聚餐集中討論了這些問題。

提到這些,字裏行間並沒流露出對傳言中的美國“焦土戰略”或“毀臺計劃”有何不滿。顯然,龍應臺介紹她朋友圈裏的這些擔憂,主要目的是爲渲染“大陸軍事威脅”。

光說這些還嫌不夠,接着她又描畫所謂臺灣人“已在大陸陰影下生活了70年”。

龍應臺說,1950年代自己還是學生時,教室牆上貼滿反共標語;還說她們這一代中有不少人因爲當時臺當局宣佈戒嚴令而“從小害怕海灘”,作爲島民卻從沒學過游泳。

但她說的這些“陰影”,始作俑者不一直是當時憋着“反攻大陸”或後來“以武拒統”的臺當局嗎?可現在,龍女士本末倒置,一抬手就要把這頂帽子往大陸頭上扣。

再說了,您這就能代表整個一代甚至全體臺灣人嗎?

外交部回應尹錫悅涉臺言論:解決臺灣問題不容他人置喙

龍應臺

渲染烘托“大陸威脅”的同時,龍女士還想趁此機會突顯自己的“高明和智慧”。

在文章中,她引介多位“朋友”或“鄰居”的故事和言論。首先出場的一個來自臺北。龍應臺說,這個已經60多歲的“朋友”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狂熱言論,鼓動臺灣年輕人準備與大陸開戰,揚言必須“以武拒統”,還稱他自己“必要時也會拿起武器”。

這種狂躁情緒讓龍女士感到“擔憂”了。

她說自己特意給那個“朋友”發信息表達不同意見。但信息裏說了什麼呢?

武力“只應該是臺灣戰略的一部分”,龍應臺稱,島內政客和公衆人物應該“通過接觸大陸來緩和局勢”。更關鍵的一句,“當面對一個更強大的脅迫者威脅時,不是應該先試着緩和局勢嗎?”

什麼意思?原來龍女士不贊同“以武拒統”,只是不贊同“只用武力”,不贊同直愣愣地硬碰硬,而是還要“審時度勢”甚至施以“緩兵之計”,以迷惑和拖延大陸對臺統一步伐。

2

龍應臺文章中提到的其他幾個“朋友”,有漁民也有果農,在她嘴裏也都成了支持“以武拒統”的頑固分子。只有一個潘姓農民,說了兩句龍應臺“希望聽到的話”:

即臺灣在面對大陸時需要“耐心和忍耐”。

對於這種意見撕裂,龍應臺好像真“擔憂”了,不厭其煩地重複這個問題。但她所謂的“擔憂”實際又是什麼呢?

這種分裂和不信任“正中大陸下懷”,龍應臺所指的就是這些,另外就是島內朋友之間反目和交鋒“象徵着大陸已經在未開一槍的情況下,對臺灣構成損害”……

一個怪異的現象是,龍應臺文章中提到的幾個“朋友”或“鄰居”,幾乎都沒怎麼表現出對兩岸和平的支持。她大談這些“朋友”圍繞“硬拒統”還是“軟抵抗”意見不一甚至“反目”,同時也偷樑換柱地抹掉了島內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的強烈聲音。

龍女士是故意的嗎?或者也可能是“人以羣分”,她的朋友圈有太多這類人了?

外交部回應尹錫悅涉臺言論:解決臺灣問題不容他人置喙

龍應臺

除了赤裸裸地炒作“大陸軍事威脅”,自我陶醉地鼓譟推銷類似“以智拒統”的概念,龍應臺還在18日文章中流露出她的一些固有價值觀和小心機。

她在文章中不止一處吹捧“臺灣民主”。

在誣稱臺灣人“在大陸陰影下生活了70年”後,龍應檯筆法嫺熟地立即轉到“即便面臨這種條件”,臺灣仍發展出“生機勃勃的民主”。在渲染“大陸軍事威脅”時,她又藉機稱這撕裂了“一個民主社會的自信”等。

但遠的不說,光是民進黨上臺這些年來:

以“民主”之名大搞“綠色恐怖”“麥卡錫主義”;培植青年“黨衛軍”並操弄“太陽花學運”“反課綱事件”等;以“民主”爲入門證投誠美國,不惜犧牲島內民衆福祉……

一樁樁一幕幕,龍應臺真能視若無睹?

龍女士還隱約流露出對日本的“好感”。

在文章中,她的潘姓農民“朋友”提到對大陸需要“耐心和忍耐”時,竟然說是受了日本17世紀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相關“美德”的啓發。

另一個陳姓漁民“朋友”,他的精湛捕魚技術是跟父親學的,而他父親當年則是“師從”臺灣日據時期一個日本漁民……如果“真打起來”,這個漁民在最近一次聚餐時稱,他會直接開船跑去日本沖繩島,還開玩笑說地問“有人願意搭船嗎?”

按照龍應臺的自述,他們在場的人當時笑得都很歡實。

3

當然,龍應臺這篇長文也在個別地方穿插着兩岸關係的一些既定現實和歷史大勢。

在一次有臺軍方官員參加的午餐會上,龍應臺說,一位退休臺軍高官稱,大陸對臺島可以進行封鎖,因爲臺灣的天然氣供應量大約只能維持8天;還可以切斷海地通訊電纜,或者切斷貿易聯繫。

也就是說,大陸收復臺灣可能根本無需動用軍事手段。

外交部回應尹錫悅涉臺言論:解決臺灣問題不容他人置喙

五星紅旗

談到爲何不贊同“以武拒統”,龍應臺還提到她的一個“基於現實主義的認知”:

即臺灣“將永遠處在大陸的巨大引力之中”。

龍女士想以此說服“意見分裂”的一方要講策略而不要硬碰硬,實際上卻承認了兩岸問題的時與勢都在大陸一邊,寶島臺灣最終將會回到祖國懷抱這個鐵一般的事實。

一位兩岸問題學者說,號稱文化人的龍應臺仍然困在自作聰明和自我陶醉之中走不出來。

2016年她在香港大學演講時,被在場聽衆同唱《我的祖國》“教育”了一番;2019年她在社交媒體發文,以“花園的地上有一顆雞蛋”形容並表達對亂港分子的同情,被網友直斥“只見雞蛋不見炸彈”;2022年,她把贈臺病故大熊貓“團團”稱爲“黑白胖無常”,也遭到兩岸網友嚴詞批評……

外交部回應尹錫悅涉臺言論:解決臺灣問題不容他人置喙

大熊貓

龍女士的文筆依然嫺熟,但她立場上的偏執和思維上的狡猾也依然如故。

誰把臺海推向兵兇戰危?不是龍應臺及其“朋友”們抹黑指責的大陸,而是島內“臺獨”和境外“挺獨”勢力。這一點,她還沒搞清楚。

大陸強調不到萬不得已不放棄和平統一,對“臺獨”的反制措施也不會針對島內普通民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終將統一……

這些現實和歷史經緯,她似乎也沒搞清楚。

龍應臺好歹算是文化界的一個知名人物,還曾先後在臺北和臺灣地區主管過文化事務,她本應該比島內普通民衆更加了解臺灣問題的來龍去脈和問題癥結。

可她現在呢?非但沒能幫着島內甚至國際輿論認清現實,反而自以爲高明地賣弄起那些狹隘的“理性和智慧”。

既然這樣,那麼正如一些微博網友所言:

好吧,我們就再唱一遍《我的祖國》幫龍應臺女士“啓蒙”吧。預備起:“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