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自今年元旦、春節假期旅遊市場實現“開門紅”後,高開穩增態勢一直延續,“五一”假期有望爲旅遊市場復甦再添一把火。

臨近“五一”假期,各大在線旅遊企業、旅行社、景區、酒店等陸續迎來預訂高峯。綜合部分在線旅遊企業數據,“五一”假期國內遊訂單已基本追平2019年水平,出境遊、入境遊熱度持續走高。

攜程旅行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五一”假期國內遊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2倍,追平2019年同期水平;出境遊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8倍。美團、大衆點評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五一”假期國內住宿、交通、景區門票等預訂量已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200%。

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總統計師馬儀亮表示,旅遊市場復甦的梯度擴散特徵較爲明顯,經濟活躍地區市場復甦更快,“五一”假期將是出遊熱度全面擴散的重要窗口期。

旅遊市場持續復甦,是消費信心有效提振、消費需求加速釋放的結果,也是經營主體創新求變、用心經營的收穫。

今年以來,西安一直是熱門旅遊目的地。從笑容燦爛的不倒翁小姐姐,到風趣幽默的“盛唐密盒”,西安藉助互聯網,把流量變人流,吸引遊客用可觸摸、可交互、可品鑑、可體驗的方式感受城市魅力。

市場回暖還得益於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從拿出真金白銀發放文旅消費券,到景區景點減免門票,再到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提高服務保障水平……各地把旅遊視爲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主戰場”。不久前,文化和旅遊部宣佈開展2023年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推出若干消費場景及惠民措施,進一步拉動旅遊消費。

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觀念和習慣,過去的經營方式、產品結構等不一定能適應市場新變化,這要求經營主體繼續創新求變,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市場迴歸,產品必須跟上。傳統團隊遊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旅遊業務板塊之一。如今市場復甦,各地旅行團爭相迴歸。“春節以來,團隊遊恢復形勢喜人。”北京春秋旅行社總經理楊洋告訴記者,團隊遊中相當一部分主力是剛剛退休的老人,他們消費觀念新、消費能力強,越來越需要品質化的團隊遊產品。

“過去,團隊遊產品主要受資源和價格驅動,再反推產品設計。”楊洋介紹,現在這一模式已經行不通了,需要向需求驅動轉型,更加重視研究老年人的行爲特點、消費習慣。

悄然生變的還有民宿市場。“在跨省遊、出境遊重啓後,京郊民宿的本地客源有所減少。”北京懷柔點翠客棧皮革小院民宿主理人楊林告訴記者,面對市場變化,自己在經營上作出積極調整,豐富產品供給,優化服務質量,提升遊客體驗。

3月31日,文旅部宣佈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外國人入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加上此前出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試點恢復,出境遊、入境遊市場重新熱鬧起來。

攜程旅行網團隊遊CEO江文介紹,報名“五一”假期參團出境遊的消費者以年輕羣體爲主,18歲至40歲的出境跟團遊客佔比近七成。

目前,各航司正在加快恢復國際及地區航線。數據顯示,1月份跨境航班架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2月份恢復至15%,3月中上旬恢復至21%。

“‘五一’假期出境遊將迎來今年第一波增長高峯,進一步帶動航司復航和當地服務能力的恢復。”攜程集團CEO孫潔認爲,“五一”假期將是對出境遊目的地的一次大考,目的地合作伙伴要和產業上下游保持溝通,快速提升服務承接能力,爲中國遊客提供更好的履約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