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發佈研究報告稱,短期而言,地緣政治風險預期仍會對市場造成擾動,在港股表現不佳或市場偏波動的時期,價值股通常表現更佳。同時近期市場仍較爲關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重構,短期內建議關注高分紅、低估值、資本開支少且ROE有望提升的央國企。中期來看,“東昇西落”的邏輯或將再度演繹,仍看好港股二季度做多機會。中期佈局建議繼續關注彈性品種,例如恒生科技、創新藥、消費電子、半導體、以及傳統特色消費行業等。

國泰君安主要觀點如下:

在之前的報告中曾提出從三個維度構建外資對港股的風險厭惡指數,用以衡量當前港股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1)中國主權債的信用違約互換利差,用以反映海外資金對中國經濟、政策等方面不確定性的擔憂;2)全球金融壓力指數,包含全球主要權益市場估值水平、信用利差、資產波動率等,用以衡量全球金融系統的穩定性;3)花旗風險厭惡指數,用以反映美股市場的風險水平。

其中,前兩者對港股影響較大。從以上三個相關指數的歷史表現來看,港股風險偏好的下降通常對應國內外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全球金融系統的波動。

在此基礎上,又加入了地緣風險指數,以便於更全面地反映風險事件的對市場情緒的影響。

由於上述三個維度的指數對於地緣政治方面的事件對風險偏好的影響反映並不明顯。爲此,引進了地緣風險指數,以反映大國博弈、軍事衝突等地緣政治動盪造成的影響。優化後的風險厭惡指數與恒生指數的相關度達到-0.8,能夠更好地量化港股風險偏好水平,爲短期擇時提供參考。

從港股風險厭惡指數當前的位置來看,外資的風險偏好尚未因中美緊張關係反覆而出現明顯下修。

截至4月21日,國君港股風險厭惡指數按周環比上升1.2個百分點,相比上個月同期仍下降5.7個百分點;當前風險厭惡指數仍略低於2008年以來的均值。港股風險偏好受影響較小,一方面是由於近期國內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同時地產政策再現積極催化;

另一方面,美國近期的零售、勞動力等數據,以及部分領先指標均顯示經濟下行正在加速,市場對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再度降溫。兩者疊加對應的是經濟和金融系統不確定性的下降,從而部分抵消了中美關係反覆帶來的影響。

短期而言,地緣政治風險預期仍會對市場造成擾動,建議關注高股息+“中特估”相關的央國企。在港股表現不佳或市場偏波動的時期,價值股通常表現更佳。同時近期市場仍較爲關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重構,短期內建議關注高分紅、低估值、資本開支少且ROE有望提升的央國企。

中期來看,“東昇西落”的邏輯或將再度演繹,仍看好港股二季度做多機會。中期佈局建議繼續關注彈性品種,例如恒生科技、創新藥、消費電子、半導體、以及傳統特色消費行業等。

風險因素:

1)國內經濟復甦進度不及預期;2)美聯儲超預期收緊;3)中美關係超預期反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