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鄭嘉意 北京報道

4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關於2022年度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發展滿足人民需要、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人身保險產品,同時不斷加強民生領域保險服務,持續提供多層次、廣覆蓋的保險保障,人身保險產品供給質量穩步提升。

《通報》指出,2022年,我國保險業已在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加大普惠保險發展力度。《通報》指出,2022年,各人身險公司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擴大普惠保險覆蓋面,不斷提高普惠保險服務水平。

例如,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其中,平安人壽針對鄉村縣域低收入羣體開發的部分人身保險產品,涵蓋多種意外責任和滿期生存金責任,爲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提供綜合性風險保障;人保壽險的某惠農型兩全保險,投保簡便,收益穩健,適當放寬投保年限,貼合農村意外風險場景,滿足農村消費者需求。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各人身險公司積極開發適合新市民職業特點且安全性高、保障性強、投保簡便、交費靈活的意外傷害保險、商業健康保險、商業養老保險等產品,提升新市民羣體風險保障水平。其中,利安人壽的某新市民專屬意外傷害保險,不與戶籍掛鉤,提供各類生活場景的意外保障,同時採用電子化投保方式,爲新市民提供簡單便捷的保險 服務;平安健康針對某市外來務工、自主創業等抗風險能力偏弱的新市民,提供醫療保障,方便新市民異地就醫,拓展賠付範圍,將抗癌創新療法、質子重離子治療、部分特定高額藥品等納入保險責任範圍。

二是服務養老保險體系建設。《通報》指出,2022年,各人身險公司認真落實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主動參與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立足消費者多樣化養老需求,持續豐富養老保險產品和服務供給。

例如,開發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其中,太保壽險的某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幫助靈活就業者擁有養老保障,賬戶多樣、靈活領取,爲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定製養老保障。

推進個人養老金保險業務發展。個人養老金制度現已落地實施,截至2023年3月,已有25款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上市。

提供形式多樣的養老年金保險產品。泰康養老的部分養老年金保險產品,交費靈活,收益形式多樣,實現養老金領取與養老社區服務的銜接。

參與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工銀安盛圍繞養老保險產品配套相關服務,面向消費者及親屬,覆蓋健康諮詢、健康管理、居家照護等方面,適配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提高養老綜合保障能力。

三是滿足人民健康保障需求。《通報》指出,2022年,各公司進一步豐富健康保險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羣衆多元化、多層次的健康保障需求,2022年商業健康險賠付支出佔全國衛生總費用支出比例已達5.3%。

例如,將更多醫保目錄外合理醫療費用納入醫療保險保障範圍。復星聯合健康的部分醫療保險產品,覆蓋醫保目錄外的住院醫療費用以及特定藥品費用責任。

加大對老年人和帶病體人羣產品供給。人保健康在行業內率先推出費率可調長期醫療保險,積極積累經營數據和經驗,滿足老年人和帶病體人羣的長期保障需求,截至2023年3月,行業已有17家公司63款長期費率可調醫療保險產品上市;太保健康開發的部分健康保險產品,保障已患乳腺癌人羣復發轉移責任。

加快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發展。太保壽險的部分團體長期護理保險產品,累計承保超千萬人;中信保誠的某長期護理保險,重點保障重度失能老人護理需求,設計專屬健康告知,便於客戶理解。四是支持健康保險產品和健康管理服務融 合發展。友邦人壽的“直通車”服務,包括異地醫保信息諮詢、門診就醫預約協助、就醫接送、住院就醫協助等,爲客戶提供全面無憂的就醫體驗。

四是提高老年人、兒童保障水平。《通報》指出,進一步提高投保年齡上限。新華人壽某老年防癌醫療保險,連續投保年齡上限可達100歲;平安養老針對老年羣體開發的某特定藥械醫療保險,首次投保年齡上限爲75週歲,爲老人客戶羣體提供特定藥品及特定醫療器械保障。

適當放寬投保條件。平安健康的部分醫療保險,承保高血壓、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等慢病人羣,併爲客戶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打造“適老”服務新模式,提升對老年羣體保險服務的深度、廣度和溫度。瑞華健康爲老年人設置服務熱線,爲老年人保留傳統櫃面,提供一對一專屬陪同,針對無法臨櫃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或遠程視頻服務;北京人壽提供專屬健康管理服務,協助完成日常健康和疾病管理,建立和更新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

提高兒童保險保障水平。招商仁和的部分互聯網專屬少兒重疾險,涵蓋白血病、嬰兒進行性脊肌萎縮症等少兒特定疾病保障,保費負擔較輕,保障範圍廣。

五是加大特定人羣保障力度。《通報》指出,2022年,各人身險公司考慮特定人羣工作特點,加快開發適合的商業養老保險和各類意外傷害保險產品,提供多元化定製服務,積極發揮商業保險補充作用。

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滿足軍隊特殊商業保險需求。工銀安盛聯合某銀行推出擁軍服務項目,爲準入伍義務兵及其父母提供定製化保險計劃,涵蓋意外傷害保險和意外醫療保險。

研究開發滿足特殊環境、特殊崗位工作人羣風險保障要求的保險產品。泰康人壽針對醫護人員衛生安全開發的某意外傷害保險,爲醫護人員提供醫療衛生職業安全保障;中國人壽、人保健康結合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職業特點積極開發醫療保險產品;利安人壽針對建築工程人員開發的某專屬意外傷害保險,提供建築工程人員務工時的醫療、疾病身故、住院補貼等保險保障。

探索開發區域性人身保險產品。太平人壽積極參與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部分醫療保險產品覆蓋進口藥品和特定器械的治療費用報銷,提供就醫安排。截至2023年3月,大灣區重疾險累計承保13.49萬人次,保費收入11.22億元,提供風險保障503.95億元,大灣區跨境醫療險累計承保1.07萬人次,保費收入915.51萬元,提供風險保障1080.17億元。

六是優化開發管理機制。《通報》指出,2022年,各公司強化責任擔當,從優化產品開發機制入手,統籌推進豐富產品供給工作,推進業務高質量發展。

建立健全產品開發工作機制。中國人壽建立常態化市場需求感知體系,完善市場客戶需求信息調研,搭建產品信息內部 溝通機制,參與常態化的同業交流,爲產品策略確定提供重要支持;人保壽險建立產品創新大賽常態化機制,廣泛徵集產品創新創意參賽項目,調動公司全系統參與產品創新的積極性。

建立健全產品風險管控機制。新華人壽對新產品上線操作風險、產品管理能力、客戶利益合理性等方面進行評估,並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產品審查工作。’

七是加快數字化轉型。《通報》指出,2022年,各公司加強數字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通過科技賦能,豐富數據信息來源,深化技術應用,降低產品成本,創新供給渠道,拓展服務深度,提高線上全流程服務能力,充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保險需求。

例如,太平人壽上線智能覈保平臺,對客戶異常告知進行自動化、智能化識別及分析評估,優化客戶信息採集,簡化投保流程,提升風險控制和服務效率;國華人壽在精準服務與風控領域積極應用大數據技術,客戶大數據平臺基礎上,提供精準服務需求篩選和經營指標分析,實現回訪成功率監控、投訴處理時效評估及客戶服務效果分析;財信人壽持續完善大病保險業務系統,實現大病保險業務管理系統與各地市醫保局系統對接。

下一步,銀保監會指出,各人身保險公司還需加大調查研究和創新開發力度,繼續推動開展普惠保險業務,積極推進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具體而言,應用足用好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加快發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豐富老年人、兒童、特定人羣保險供給,持續提供符合保險業發展規律和客戶需求的保險產品及服務,推進人身險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鄭嘉意 編輯:李致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