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期間,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接受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的專訪。

在採訪中,張丕民表示,如果沒有金融行業的助推,只靠影片吸引資金無法形成大的電影工業。要解決電影“融資難”的問題,需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完片擔保”制度。

完片擔保,即投資方爲了保證一部電影或電視劇製作能夠按照預定時限及預算拍攝完成而尋找保險方對影視作品拍攝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的融資性保險產品,可以用以規避影視製作風險,保證投資人收益。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

新京報貝殼財經:電影產業想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引入優質的資本進行規範、全面的投資。在您看來,影視公司如何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張丕民:投融資確實是目前電影產業提升的一個重要經濟支撐。在這個經濟支撐的情況下,我們怎麼樣能夠使金融界對電影業充滿信心?說到底就是好片子、好創意、好專題贏得了好的市場。

如何解決電影“融資難”的問題,我認爲就是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完片擔保”制度。

從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可見,如果沒有金融行業的助推,只靠影片吸引資金無法形成大的電影工業,也形成不了電影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美國,“完片擔保”作爲一種融資性擔保產品,發展了很多年,早就成熟。但我國的金融體系和美國的金融體系並不一樣,經常是金融體系和電影製作分開,互相不理解,具有投資能力的金融資本,在信任度上或者自信度上仍有不足。

投資的本質是獲得回報。一部電影從前期製作到後期宣傳,投入成本少則成百上千萬元,多則數億元,如此高投入使得電影的金融需求極大。

一方面,在電影製作上,要把班子搭好,把握好內容創作,不要完全被資本綁架。另一方面,需要每筆開銷都用到刀刃上,用到真正的製作上。成功的企業對拍攝成本的把握都是非常嚴格,需要符合財務法律手續,不存在貓膩。

此外,完片擔保方完成擔保前,一些有關未完成事務的法律文件清單要有規律的更新,同時,完片方需要對項目的財務狀況、拍攝進度等進行監控。所以,“完片擔保”制的推進,需要培養專業的人才隊伍,特別是影視行業專業的法務人才、財務隊伍。

如今,電影行業進入新的階段。如何儘快構建完整的財務體系、法務體系、工業體系,這是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電影產業促進法》雖已出臺,但促進的措施、實施的細則,以及“完片擔保”模式能否移植中國等這些內容並未囊括。這些細則的出臺,會從政策層面加強資本對電影行業投融資的信心。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電影產業的“馬太效應”越發明顯,電影投融資機制如何改進?中小影視公司該如何吸引投資?

張丕民:其實還是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完片擔保”制度。“完片擔保”擔保了一部影片在多少預算內完成,這樣投融資機構就不會出現一窩蜂只投頭部影片,會考慮各層次影片,根據金融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向,去選擇合適的投資。

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內容上是百花齊放的。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活法。小成本影片投資一兩百萬,或許能給你驚喜,但要想用一兩百萬投資做成大製作轟動市場,這就是萬分之一的偶然性。

大量小成本的影片,實際上是在鍛鍊隊伍,篩選人才。通過大量考察,找出帶有旗幟性的、有獨到見解的、有影響力的、對色彩敏感的一系列從業人才,通過大量的小製作來培養鍛鍊大製作的主創人員。

如今,有創投會,中國電影基金會也有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這些都是在幫助青年人搞創投。中小影視公司可以通過這些來拉投資。

新京報貝殼財經:電影是人民和文化交流的橋樑。中國電影作品如何“出海”?哪類電影可能會更受海外歡迎?基金會對電影“走出去”戰略有何支持措施?

張丕民:目前,中國電影作品“出海”的最好方法還是“合拍”。中國電影基金會就專門設立了中國電影合拍專項基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際合拍作品成功“借船出海”,成爲講述中國故事的窗口。大家共同拿出自己的市場發行能力,先預售、先投資,提前捆綁發行,捆綁利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渠道。還有就是辦一些電影展,帶一些片子出去,促進中國電影與海外電影交流。

要說哪類影片更容易“出海”,我認爲在弘揚時代主旋律、正能量,講好中國故事的前提下,描寫人性之複雜,情感之多元的作品更容易“出海”。“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情感是人類共通的,觀衆可以在共性間尋找情感共鳴,電影擁有國際認同的情感和價值觀,才能獲得本土與海外觀衆的支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