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某酒店因涨价1.5倍被立案调查、浙江台州“99元睡大厅沙发”酒店因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五一”期间,国内多地酒店因毁约、涨价等行为被监管部门立案查处,立查立改的“守护行动”收获大片点赞。

如今,通过网上平台预定酒店,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出行首选。而随着“五一”到来,全国各地相继开启“人从众”模式,面对水涨船高的酒店价格,一些被“低价预定”的商家显然坐不住了。有的拿消防检查、房型已满等理由单方面取消订单,有的甚至不惜编造“破产”“房子着火”等说辞拒绝接待,再摇身一变以更高价格重新上架销售。“为了赚钱连自己的店都能诅咒”,五花八门的砍单违约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城市形象,更严重挫伤了消费信心。为此,从中消协就“违约涨价风”发表公开声明,到各地依法查处相关不法行为,对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很有必要。

作为一盘典型的“时令菜”,旅游业淡旺季分化明显,面对收入的不连续性,不少商家总想着靠旺季疯狂回本。甚至有人企图“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硬生生把旅游业做成了“宰客业”。事实上,酒店也好、餐饮也罢,逢年过节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涨价,也算符合市场规律,消费者也不会挑什么毛病,但漫天要价、肆意毁约,则显然是将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彻底抛在了脑后。从法律层面说,消费者提前订了酒店并预付价款,就已经与商家建立了契约关系,商家单方面毁约,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已然侵害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与自主选择权。各地依法严查正是必要提醒:有动歪心思的勇气,就要预见接受惩罚的后果,伸手必被捉。

过分追逐短期利益,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定会得不偿失。对游客而言,兴致勃勃做好假期计划,却接二连三“被退房”,计划被打乱,出游兴致也难免会受到影响。而在网络放大镜下,旅游业早已不是一锤子买卖,每一条游客的切实评价,都有可能左右外界对一个商家、一座城市的整体印象。今天的游客愈发重视旅游体验感,服务质量的高低、口碑形象的好坏,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游客“用脚投票”。而口碑又往往来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酒店该做的不是闻风涨价,而是提升自身服务,想靠“割韭菜”把生意做红火,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借着这个“五一”,各地相继发布提醒告诫函,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查处力度,这对日益高涨的消费热情无疑是必要保障。而从长远来看,规范旅游市场、净化文旅生态,类似整治不能一阵风,必须化于日常。从清除不合理低价游,到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从做好安全与服务保障,到构建常态化监管体系,多在精益求精上做文章,满足更多人的“诗和远方”,相信会有更多城市走向长红。

旅游业的复苏态势远超预期,也提振着我们阔步向前的信心。抓住机遇、提升品质,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旅游市场,经济升温之火将燃烧得更加旺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