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6日消息,近日關於阿根廷隊來華比賽,以及對陣中國男足一事始終是互聯網關注的焦點,不過據資深體育記者付政浩透露:從常規操作流程來看,想促成中國男足和阿根廷男足比賽已不現實。

付政浩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這幾日都在熱議阿根廷足球國家隊將在6月中旬來華比賽一事兒,網上甚至流出了承辦方企業希望領導協調中國男足跟阿根廷男足在鳥巢踢比賽的請示文件,還透露已支付了首筆240萬美元的邀請費。但微妙的是,該企業居然自始至終都沒有跟中國足協溝通過這件事。

眼下,這場預定的比賽日益臨近,承辦方企業纔想起來找更高層來協調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來安排男足參賽。但顯然時間太緊已不足以推進相關流程,更何況中國男足在阿根廷男足訪華的同時間段已有其它比賽安排。從常規操作流程來看,想促成中國男足和阿根廷男足比賽已不現實,除非真有不可抗力肯予以斡旋。

外界比較詫異的是,邀請貴爲新科世界盃冠軍的阿根廷男足訪華是樁好事,還計劃安排領導在鳥巢接見梅西,這也是件大事兒,可爲什麼這家企業不提前和體育總局、中國足協溝通相關事宜呢?畢竟舉辦涉外比賽方方面面都需要體育總局的支持。繞開體育系統直接自己組織比賽、臨近了又幻想讓中國男足陪練,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會覺得這家企業的操作很業餘。

此外,請示文件的一些表述有扯虎皮做大旗之嫌,讀來迎面就是一股濃濃的野雞公司氣息,但偏偏該企業還真的是一家國企。或許只能說,該企業確實沒有運作涉外比賽的經驗。

其實,過往就有很多有高階政商資源的企業在舉辦涉外比賽時會繞開體育總局和相關協會,在他們眼裏,體育總局是個冷衙門,體育系統的正規流程審批文件遠不如某某領導隨手的一個條子管用。更何況,以往舉辦涉外比賽還要接受體育總局的審批和監管,需要繳納不菲的賽事審批費用,所以這些企業往往會繞開體育總局自行找地方政府來舉辦。

儘管以前的《體育法》明文規定,在境內舉辦涉外比賽需要體育總局審批,但有些時候,承辦企業仗着自己有背景往往會無視這一規定,而強勢的地方官員也會在生米做成熟飯後和體育總局和稀泥打哈哈,最終體育總局也只能無可奈何、裝作不知道此事。在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2004年NBA中國賽。

當時NBA繞開了體育總局籃管中心,直接和京滬兩地政府達成辦賽協議。事後體育總局和籃管中心雖然很不滿,但礙於京滬的背後支持,也只能無奈作罷。李元偉在《籃壇風雲路》一書中就曾透露,中國籃協不僅沒能從2004年的NBA中國賽獲得任何收益,反而倒貼了爲20多萬元去購買門票來應付那些要票的關係戶。

自2014年國發46號文取消體育總局絕大部分的賽事審批權後,體育總局重新印發了《在華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審批事項改革方案》,只審批A、B、C三類國際體育賽事,取消對商業性、羣衆性國際體育賽事的審批。但也規定對"計劃外的國際體育賽事原則上不予審批"。

回到阿根廷男足訪華一事上來,這個比賽可以歸類爲商業性國際賽事,但因爲安排了各種領導接見環節,有大量的外事工作環節,如果摳規則細節也可以歸類爲需要審批的A、B類國際體育賽事。

即便是歸類爲不需要體育總局審批的商業性國際賽事,賽事審批這關固然可以不跟體育總局打招呼,但想讓中國男足參賽,這涉及到國家隊競賽計劃的制訂,顯然需要提前走申報流程,在年初就該列入體育總局年度外事活動計劃。但該企業居然沒有走任何相關流程,現在只想靠走特別通道讓領導來特批,但即便是特批恐怕也要走一些流程,留出的時間並不寬裕,恐怕該企業恐難如願。

多說一句,承辦方還設想安排中國男足和阿根廷在鳥巢比賽,並由高層接見梅西進行現場互動,這些都涉及到非常嚴格的外事紀律和報批手續,審批程序會非常複雜。多說一句,自1985年的519事件發生後,安保部門和體育總局就達成了一個共識:限制中國男足在北京踢比賽,以防止再出現519事件類似的亂象。所以,多年來,中國男足很少會在北京主場踢涉外比賽。顯然,該承辦企業對這個沿襲多年的潛規則也不瞭解。

回到根子上,該企業看似是對舉辦涉外體育比賽不專業、欠缺經驗,實則恐怕還是仗着自己是個涉外國企,平時習慣於靠外事特權走綠色通道,沒把體育總局這個冷衙門真正放在心上。但在國內舉辦體育賽事還是要合規合法合流程,切莫挾洋自大,白白花了大錢最後卻落得一個好心辦壞事的下場。

所以,在看過該承辦企業的謎之操作後,忍不住還是想問一句:阿根廷男足和梅西確定6月份來華嗎?240萬美元的預付款可以不要,但惹出別的亂子就不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