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14日訊(記者 敖瑾)“截至2022年年底,深圳創投類基金規模同比增長33%,全年創投市場新募集資金近1100億元,累計投資項目超過1300個項目。”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傑,在日前舉行的深圳國際創投節活動上總結了深圳創投去年情況。

當前,各省市都在通過發力引導基金的方式,招商引資推動本地產業發展,作爲國內較早建立起完整風險投資體系的城市,深圳自然不甘落後。近一年來,深圳在推動風投創投發展上動作密集,包括出臺專門的行業扶持政策、簽約落地超800億元規模的產業基金、推動跨境股權投資業務以及舉辦包括國際創投節在內的一系列高規格活動等。

何傑表示,下一步,深圳將推動契約式基金、S基金等發展,鼓勵銀行保險資金、上市公司、股份合作公司開展股權投資業務,提升深圳在全球創投行業的地位。

但亦有多名投資人士表示,當前,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對創投支持力度有所放緩。

深圳多維度發展創投行業

深圳國際創投節是近一年來深圳舉辦的多個創投相關活動其中之一。

有別於多數創投峯會,深圳國際創投節會並未以相關政策發佈,或基金的簽約落地作爲舉辦契機,《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活動流程加入了投資界知名人士如梅花創投吳世春、東方富海陳瑋等的脫口秀演講環節,現場設置了多個出售深圳國際創投節周邊的攤位。

據主辦方方面介紹,爲期三天的深圳國際創投節,是全國首個以創投爲主題的節日。

有參與活動的投資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除發政策、推基金,深圳也有意通過這種形式把風投創投打造成深圳的一張城市名片,強化外界對深圳在創投方面的印象。”

近一年來,深圳在推動當地創投領域發展上密集進行了不同維度的動作。

先是2022年4月發佈的關於促進深圳風投創投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對新機構落戶、存量機構退出等予以獎勵。福田、南山等區隨後出臺跟進政策,推出了高達1億元的獎勵額度。

2022年11月,深圳推出創投日活動,據何傑介紹,創投日活動相繼在深圳七個區舉行,共計2600家創投機構參與,簽約落地了多隻股權基金,總規模超過816億元。

在跨境股權投資業務方面,據何傑表示,目前,深圳累計引外資QFLP管理企業189家,發起QFLP基金58支,在管規模達500億元。QDIE管理企業75家,促進投資總額度超過20億美元。

而在目前各省市都在發力的政府引導基金方面,自2015年設立千億規模的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以及百億規模的深圳天使母基金後,深圳在市級層面並未繼續設立引導基金。

區級方面,則有寶安區在去年7月,宣佈將寶安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升級爲灣區(寶安)產融合作發展基金,在5年內投入政府財政資金180億元,撬動2000億元的社會資本。

同創偉業管理合夥人丁寶玉在創投節圓桌論壇上表示,最近幾年深圳市引導基金支持力度有所放緩。“深創投的引導基金領導已經走了,最近這幾年深圳市在引導深圳市風險投資的資金支持力度上,顯然是在落後,支持力度上相比是不足的,應該保持原來的國內領先的支持力度。”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深圳市引導基金並未有出資動作,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則對三隻基金進行了出資,累計出資額2.73億元。

硬科技領域仍待發展

資金是一方面,資金應該支持哪些產業,是創投領域的另一個關鍵側面。

基石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維在創投節的公開演講上表示,以半導體爲首的硬科技領域,應當是深圳下一步的發展重點,其亦坦言當前深圳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仍有較大的空間。

“在硬科技領域,深圳某種程度上講稍微落後一點。例如半導體領域技術複雜,並不存在所謂彎道超車,也不是靠簡單的股權投資在短期內追平,這也是深圳要發展的重點。深圳的土地非常有限,深圳也是數碼通信產品全球最密集的地方,它最容易也應該在最核心的半導體領域裏面做出一些突破。”

其進一步表示,當前,國內已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普通消費級芯片的本土化,正處於成熟製程半導體的製造本土化、大芯片、工藝芯片高端複雜芯片初步本土化過程中。

“這一階段要重點引進一些核心的鏈主技術、重點支持幾家核心企業,深圳要拿出無錫引進海力士,西安引進三星半導體,南京引進了臺積電的決心和勇氣,引進一些全球最頂尖的硬科技企業,在它的產業上游一定形成產業的集聚和協同,在它的產業鏈下游形成技術與人才外溢。”

張維亦提到了引導基金在推動深圳硬科技發展的作用。“要擴大引導基金規模。硬科技與新興製造業投入大,產業鏈長,科技創新始於技術成於資本,建議給若干家支持深圳產業和經濟發展的創投機構每家注資十個億,讓它們承擔爲深圳招商引資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當前各地都在強調股權投資對發展當地產業的作用,並加緊設立政府引導基金,但投資機構募資難的問題仍然被頻繁提及。

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在公開演講中援引了一組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新募基金數量下降了7.6%,新募基金規模下降了33%,這是大家沒有想到的,但是可以看到理財的企業非常多,銀行理財產品去年底是27.65萬億,進入理財的錢越來越多,進入一級市場的錢越來越少,這是一個矛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