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祝嫣然

[ 目前,我國已建成各類水庫9.8萬多座,總庫容9000多億立方米,建成大中型灌區7330多處,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37億畝。各類水利工程逐步由點向網、由分散向系統發展,成爲國家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對外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對國家水網的佈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做出了頂層設計。

在此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水利部、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了《規劃綱要》貫徹落實相關情況。

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表示,今年以來,國家水網建設進一步提速,引江濟淮二期、引漢濟渭二期等重大引調水工程加快建設,西藏拉薩旁多引水、福建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四川向家壩一期二步等15項水網工程開工建設,雲南滇中引水二期、河北雄安乾渠、甘肅白龍江引水等一批水網骨幹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國家水網格局進一步完善。

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國家水網工程建設規模大,投資需求高。將把國家水網工程作爲重要支持領域,保持中央預算內投資合理強度,重點保障跨流域跨行政區域還有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以及提升防洪減災和糧食生產能力等重大項目投資需求。

國家水網是以自然河湖爲基礎、引調排水工程爲通道、調蓄工程爲結點、智慧調控爲手段,集水資源優化配置、流域防洪減災、水生態系統保護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體系。目前,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成功戰勝了數次特大洪水和嚴重乾旱。

但由於我國水問題的複雜性和治水的艱鉅性,與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基礎設施體系要求相比,水利工程體系還存在系統性不強、標準不夠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國家水網總體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等領域短板,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充分發揮超大規模水利工程體系的優勢和綜合效益,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國家水安全,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規劃綱要》圍繞推動建設高質量、高標準、強韌性國家水網,謀劃了一批重大項目。提出到2025年,建設一批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國家骨幹網建設加快推進,省市縣水網有序實施,着力補齊水資源配置、城鄉供水、防洪排澇、水生態保護、水網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環節,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水網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趙辰昕表示,將圍繞跨流域跨行政區域、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升防洪減災和糧食生產能力三方面重大投資需求,研究如何支持。同時,指導有關地方將水網建設作爲政府投資的優先方向,根據地方財力狀況,合理把握建設強度和推進節奏,落實好重大工程的地方投資,推動工程順利建設,順利發揮作用。

“國家水網工程有很強的公益性,但同時也有一定的經營性,所以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和市場融資、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等多方面作用。”趙辰昕介紹,近些年,有關地方發揮創新精神,主動擔當作爲,取得了非常積極的成效。將繼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深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落實水價標準和收費制度,建立項目合理回報機制,積極引導各類投資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依法合規參與,擴大股權和債權融資規模,以市場化改革來推動加快水網工程建設。

目前,我國已建成各類水庫9.8萬多座,總庫容9000多億立方米,建成大中型灌區7330多處,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37億畝。各類水利工程逐步由點向網、由分散向系統發展,成爲國家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批國家水網骨幹工程開工之外,我國還確定了廣東、浙江、山東、江西、湖北、遼寧、廣西等7個省份作爲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目前7個省級水網先導區明確的2500多個項目中55%已開工,省級水網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