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5月30日,2023年過氧化氫行業安全研討會暨分會專家組會議在河南洛陽召開,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總工程師程長進、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祕書長葉麗君、過氧化物分會會長牛學坤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並進行過氧化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指南 (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宣貫,來自全國過氧化氫生產企業、相關設計單位、安全諮詢機構、大專院校、氧化鋁生產企業及相關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設計人員、專家學者及主管領導參加了會議,大家相聚在千年古都洛陽,爲過氧化物行業的安全與發展共商共議,共謀共策。

會上,進行了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經驗介紹何互動交流,並就關於活性氧化鋁團體標準中相關指標的制訂及其對過氧化氫安全穩定生產的作用進行研討。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祕書長葉麗君在會上指出,過氧化物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一直受到行業關注。今年應急管理部爲落實2023年危化品安全生產做了重點工作部署,應急管理部危化監管一司也組織制定了《指南》。無機鹽化工協會過氧化物分會通過網絡已向各過氧化氫生產企業及相關設計單位等轉發。但是今年五月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再一次提醒我們做好行業安全專項治理、防範重大安全風險的必要性。只要我們企業做到嚴格管理,科學預防,把安全生產的預防關口前移,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控體系,是完全可以保證過氧化氫生產裝置安全平穩運行的。如何做好預防工作,減少閃爆等安全事故,是過氧化氫安全生產的重點。

葉麗君介紹說,在此大背景下,爲更好理解、認真貫徹執行《指南》精神,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完善工藝、工程安全設計,消除過氧化氫生產企業安全隱患,適應行業快速安全發展的需要,希望通過此次大會,大家可以對《指南》的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對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經驗有更深入的交流,充分認識到在生產過程中的規範管理對防範重大風險隱患的重要意義。

葉麗君強調,各相關企業要在操作過程中要進行嚴格的監督,進一步加強各個單位及相關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安全生產風險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認真落實有關過氧化氫安全管理的法規標準。

葉麗君表示,無機鹽協會已經設立了安全環保節能專委會,負責行業的環保安全工作。協會還將繼續加強政策研究,做好服務工作,着力提高服務質量,全力推動行業安全化發展。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過氧化物分會祕書長張惠平介紹說,2015—2022年我國過氧化氫總產能逐年增加,產能年均增長率超過11%,供應領域持續擴張,行業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一批覈心關鍵技術及裝備的突破,爲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裝備不斷向大型、高效、連續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過氧化氫單套生產裝置能力大幅提升,綜合技術水平、產品技術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十三.五”末,過氧化物行業有1家國家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以及2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5 -2023年,據不完全統計行業企業共申請專利約1200餘項。

行業的工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固定牀過氧化氫成套工藝技術和裝備、2-甲基環己基醋酸酯(MCA)、四丁基脲(TBU)等新型蒽醌、氫蒽醌溶劑及在過氧化氫生產裝置上的應用,核心原料2-戊基蒽醌的成功合成及工業裝置的應用,提高了氫化效率,年產40萬噸過氧化氫(濃度27.5%,下同)單套裝置成功地實現了工業化。

節能減排與安全方面,過氧化氫行業先後成功地採用了一批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裝置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先進的氧化系統及核心設備的優化設計,使氧化殘液減少90%;新的後處理設備與工藝提高了裝置效能,可減少30%氧化鋁用量。尾氣回收工藝增設了膨脹製冷發電技術,裝置工藝尾氣餘壓轉換爲冷量和電能,回收溶劑減少了有機物的排放,同時利用餘壓發電,動能轉化率可達到85%以上。

裝置自動化水平逐步得以提高,目前已基實現了主流程自動化操作。張惠平指出,近幾年,行業內對本質安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目前爲止,新規劃建設的項目,從工藝包和設計源頭做起,通過設計等手段,確保使生產設備或生產系統本身具有安全性。項目都設置了包括失誤—安全、故障—安全功能的安全儀表系統。但是,即使在誤操作或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事故的功能還沒有得到行業的普遍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殿卿分享了《蒽醌法制過氧化氫反應原理解釋與過程安全控制》,他指出各工序存在的安全因素與防範措施;依據過氧化氫反應原理,提出目前固定牀工藝中循環工作液呈中性或極微鹼性對氫化反應有利。開發更高效加氫催化劑和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劑將有助提升本質安全。

濟寧市兗礦區銀泉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總監陳軍做《蒽醌法雙氧水配製工序安全風險分析和管控措施》報告,他提出了配製釜安全風險緊急處置措施,一是配製釜液位高,緊急關閉送料閥和停泵,如有必要採取撤料措施。二是配製釜溫度高,聯鎖切斷蒸汽管線閥門,並有後續處理措施,如加脫鹽水或緊急撤料等。三是配製釜壓力高,採取相應卸壓等措施,並採取緊急加酸或脫鹽水進行抑制,如有必要,採取緊急撤料方式,啓動專項應急預案。

陳軍認爲,配製工序使用雙氧水洗滌工作液和鹼洗工作液是最大的風險,此過程中雙氧水分解,在密閉容器內失控的能量得不到有效、合理的釋放,從而引發爆炸。從本質安全考慮,應管道流程單一,設備功能獨立,安全設施齊全,達到酸鹼分離操作,操作前酸鹼分析確認,操作中常壓操作,應急處理操作和預案合理,確保雙氧水配製工序安全運行。

中石化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賈學五分享了《雙氧水的分解特性和爆炸危險性分析》報告。他指出,雙氧水的氧化性隨着濃度的升高而增大,反應活性增強、能量密度增高,濃度高於44wt%的雙氧水與有機物混合後,可發生凝聚相爆炸。高濃度過氧化氫對雜質更爲敏感,ppm級鐵離子即會使其熱穩定性大幅下降。高濃度雙氧水禁止與工作液混合,需與有機物物理隔離。

昊華氣體有限公司安全總監楊宏磊分享了《過氧化氫生產裝置安全生產管理探討》,他說,安全生產管理是指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的管理和控制。企業主管部門是企業經濟及生產活動的管理機關,按照“管理生產同時管理安全”的原則,在組織本部門、本行業的經濟和生產工作中,同時也負責安全生產管理。組織督促所屬企業事業單位貫徹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準。根據本部門、本行業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管理法規和技術法規,並向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備案,依法履行自己的管理職能。

楊宏磊強調:安全管理就是基於風險的技術和管理綜合行爲,必須認真履行職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