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門之變,是明景帝景泰八年正月發生的一場政,變,太上皇朱祁鎮成功復辟,奪回皇位。今天趣歷史小編爲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明史》記載:“孫氏陰取宮人子爲己子。”就是說,朱祁鎮其實並不是孫太后親生。他本來是一個宮女生的,當時,孫氏爲了爭奪皇后之位,把宮女的這個兒子奪過來,作爲自己的兒子。這樣一來,由於胡皇后只給明宣宗生了兩個女兒,因此,明宣宗讓胡皇后“讓賢”,把皇后之位,讓給了孫氏。

既然朱祁鎮並不是孫太后親生的。在“奪門之變”的時候,她爲什麼會同意曹吉祥、石亨等人的做法,讓朱祁鎮奪了朱祁鈺的皇位呢?

當然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很簡單,因爲朱祁鎮雖然也許不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究竟是不是,對這件事後世是有爭議的),但好歹是自己名義上的兒子。朱祁鈺卻本身就不是自己兒子,而是吳賢妃的兒子。孫太后見有人願意擁戴自己名義上的兒子復位,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所以,她當然不會有什麼異議。

不過,其實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如果這樣理解這個問題的話,顯然就有些小看孫太后了。

事實上,孫太后在處理很多事情上,並沒有完全憑自己的親疏好惡。爲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朱祁鈺被俘後,她積極擁戴朱祁鈺爲皇帝。

當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軍抓捕後,當時朝廷中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往南方跑,把都城遷到南京去。另一種是擁戴朱祁鈺爲皇帝,固守北京城。其實這兩種意見,對於孫太后來說,都是不願意接受的。尤其是第二種意見,不但固守的風險很大,很可能就敗在瓦剌的手裏。而且就算打贏了,皇位也落入別人兒子手裏,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孫太后並沒有那麼自私,而是堅決支持立朱祁鈺爲皇帝,固守北京城。她這樣做,顯然是從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來考慮的。這一點,就讓孫太后具有了很高的風範。

其二,朱祁鈺把朱祁鎮囚禁在南宮,孫太后並沒有干涉。

孫太后當然是很愛自己兒子的(哪怕只是名義上的兒子),在朱祁鎮被俘期間,她多次給朱祁鎮送去禦寒的衣服,表達對朱祁鎮的關愛之情。

朱祁鎮回國後,朱祁鈺把朱祁鎮囚禁在南宮,把大門鎖上,並且把鎖灌上鉛,只留一個送食物進出的窗口。還把南宮周圍的樹木都砍光,派人嚴密監視起來,以防朱祁鎮有異常舉動。

對於兒子的這種遭遇,孫太后心裏肯定有不滿。但是,她並沒有把這種不滿表現出來,沒有去向朱祁鈺抗議。

如果她真的去抗議,應該是會起到一定作用的。畢竟她是太后,名義上還是朱祁鈺的嫡母,同時朱祁鈺還是她立起來的。因此,朱祁鈺絕對不會不聽她的話。

不過,孫太后明白,如果朱祁鈺是皇帝,一旦恢復了朱祁鎮的人生自由,就算朱祁鎮沒有野心,也難保沒有別有用心的人會利用他,給整個國家帶來動盪。所以,她沒有做勸說朱祁鈺的事。

其三,朱祁鈺廢掉朱見深的儲位,改立自己兒子,孫太后也沒有反對。

朱祁鈺不但把朱祁鎮囚禁在南宮,還撤換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爲太子。這絕對是讓孫太后極爲不愉快的。因爲對於孫太后來說,就算兒子從此無緣皇位,將來孫子當皇帝,皇位也在自己一脈。可是朱祁鈺撤換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就讓她徹底沒希望了。

然而,孫太后依然並沒有發表不同意見。

從上面三件事可以看出,孫太后並不完全是一個“護犢”之人。雖然是一介女流,但她還是有大局觀的。

那麼,既然孫太后有大局觀,爲什麼她會同意石亨、曹吉祥等人做出“奪門之變”呢?其實,孫太后同意“奪門之變”,也是有大局觀的表現。

因爲當時朱祁鈺已經病入膏肓,同時又沒有子嗣。這個時候,如果不擁戴自己的兒子復位,這個皇位就懸空了(當時,孫太后並不知道于謙等人準備重新擁戴朱見深爲太子)。一旦懸空,國家就會動亂。因此,孫太后同意讓朱祁鎮復位,也是從國家安定的角度來考慮的。

當然了,也並不能因此,我們就對孫太后進行人爲的拔高。她的私心肯定是有的。而且她同意石亨、朱友貞、曹吉祥等人的“投機行爲”,也造成了于謙等忠臣被冤殺,以及後來的“曹石之亂”。還有,往後明朝大臣的黨爭,可以說這時候是肇始。這一切,都是孫太后想不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