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曆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享國289年。縱觀唐朝兩百多年的統治中,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乃是發生在唐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亂”,這次戰亂證明了唐朝藩鎮制度的失敗。藩鎮制度是在由唐玄宗時期形成的,唐玄宗設立藩鎮原本是爲了抵禦外族入侵保衛邊疆安穩,藩鎮長官爲“節度使”。唐玄宗後期的節度使獨攬大權,不聽朝廷號令,這也是導致“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之一。那麼藩鎮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呢?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藩鎮興起

藩鎮也稱爲方鎮,是唐朝的一種軍制,其本意是爲了抵禦外族入侵,保衛邊境和平。藩鎮的長官名爲節度使,節度使是在唐睿宗時期正式成爲官職的。節度使初期只掌管當地的軍事。而到了唐玄宗時期,節度使不僅管兵,還兼管土地、財政、民生等事物,集當地所有權力於一身。唐玄宗時期,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一個經略使,因唐玄宗年號天寶,因此也稱爲“天寶十節度”。

1、兵制變化

唐朝初期實行府兵制,府兵制是兵農合一的義務兵制度,即戰時爲兵、和時爲農。這種制度可以既不耽誤生產又能保障兵源,還減少國家的財政壓力。最重要的是這些人歸屬國家,將領個人很難掌控他們,這也就減少了士兵追隨某人造反的幾率。這種制度隨着土地兼併嚴重而逐漸廢棄,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募兵制是一種職業軍人制度,無論戰時還是和平時期都是長期在軍營,募兵制的戰鬥力要高於府兵制。這種兵制最大的隱患就是容易成爲軍事長官的人,造成只聽將令不聽皇令的現象,因此募兵制的風險遠高於府兵制。

▲唐朝士兵

2、邊防制度

唐朝初期設立的邊疆機構只有鎮、戍,再往上則是軍,最高級別的機構是都督府,都督府管轄所督區域內的兵馬糧草軍事等事物,民生內政不在其管轄範圍。唐朝初期,邊疆守軍每隔一定的時間會進行輪換,爲的就是應對敵人襲擊能夠做到熟練防禦。唐朝初期邊疆機構的軍隊人數並不多,主要作戰還是要靠朝廷派發的將領和軍隊。這種邊防制度雖然不足以保障邊疆的安穩,卻能保證中央集權,防止地方擁兵自重威脅朝廷。這種制度隨着唐朝疆域的擴張弊端漸漸顯露出來,由於疆域遼闊,守軍兵少,朝廷支援部隊無法及時到達,因此在面對外敵入侵唐朝常常是敗多勝少。

3、節度使制度

在武周和唐玄宗時期,邊境戰爭唐朝敗仗較多,爲了改變這種現象,唐朝決定對邊防制度進行改變,要實現不依靠朝廷支援,使各處邊鎮皆具備抵禦外敵的實力。節度使制度便應運而生,首先在邊鎮設置節度使,其次賦予節度使軍事指揮權,再者將其管轄區內的行政、錢財、民生等一系列權力移交給節度使。這樣節度使就成爲了集軍政於一身的地方最高長官。

▲唐玄宗時期十節度分佈圖

藩鎮亂象

唐玄宗本爲鞏固邊境防禦而設立節度使藩鎮,這種宛如東周時期分封諸侯的制度,導致了朝廷實際管轄地區大大減少。而權力的下放,也使得節度使擁兵自重不服從朝廷指令。藩鎮節度使本爲保衛朝廷而生,卻演變成威脅朝廷統治的主要存在。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爆發了以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節度使爲首的叛亂,這場叛亂持續近八年,將一個大唐盛世拉下了歷史的舞臺,史稱“安史之亂”。這場戰亂是節度使藩鎮制度後期發展的必然結果,此亂使唐朝元氣大傷,自此走向衰落。

1、外重內輕

天寶時期,邊鎮軍力達到五十萬,其中節度使安祿山一人統轄平盧、范陽、河東三鎮,擁兵二十餘萬,是節度使中勢力最強的。而此時朝廷的兵馬卻只有七八萬,巨大軍事差異使朝廷陷入危機當中。安祿山是番族,按照身份原本是不能擔任節度使的。然時值李林甫爲唐朝宰相,李林甫是唐朝有名的奸臣,爲人“口蜜腹劍”,當權期間排除異己,獨攬朝政。李林甫擔心文官上位對其地位產生威脅,於是向唐玄宗諫言重用番將,安祿山得以被提拔,自此平步青雲統轄三鎮長達十四年之久。

▲安祿山畫像

2、矛盾尖銳

唐玄宗時期雖然開創了盛世局面,但是隨着經濟的高度發展,土地兼併日趨嚴重,致使許多百姓無地可種成爲流民。而朝廷高層卻沉浸在盛世福廕下,整日聲色犬馬,對百姓之苦不以爲然。朝中文臣武將更是內亂不止,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不斷的爭權奪利,清除異己,導致朝堂上下人人自危。而此時的唐玄宗寵幸楊貴妃,沉浸在享樂之中,爲了博取楊貴妃歡心,唐玄宗竟令朝廷的驛馬運送荔枝,因怕荔枝中途變了味道,因此差官一路馬不停蹄,致使許多差官和馬匹累死途中。“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正是對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諷刺。在經濟、階級、內外等多種矛盾的疊加下,社會衝突日益加劇。

▲唐玄宗與楊貴妃

3、安史之亂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爲名在范陽起兵造反。安祿山率兵十五萬,進軍神速,接連攻克唐朝重鎮,佔領洛陽,自立爲帝,國號大燕。天寶十五年叛軍又攻克了唐都長安,唐玄宗出逃途至馬嵬被屬下擁立太子李亨即位,唐玄宗被奉爲迫屈居二線。奸臣楊國忠、寵妃楊玉環皆被殺,史稱“馬嵬之變”。節度使史思明追隨安祿山叛變,後見唐軍強勢反擊,又降唐朝。在安祿山反叛失敗後又籠絡其殘部後再次反叛,號“大燕皇帝”。安祿山史思明先後叛亂歷經近八載,後期雖然平定了戰亂卻極大的削弱了朝廷的實力,朝廷高層再也無法制約藩鎮勢力,唐朝自此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示意圖

制度影響

藩鎮制度產生的初衷本來是爲了監察地方和抵禦外敵入侵,保障邊境安全,因此賦予了節度使較大的權力。這種制度雖然最大程度的加強了邊境防禦,但弊端非常大。隨着藩鎮獨立性的增強,朝廷實力則不斷被削弱,擁兵自重的情況下極易發生譁變。藩鎮制度形成以後,便像毒瘤一般極難切除,後期成爲唐朝歷代君主最大的難題。“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嚴重,唐王朝對地方已無實際管轄,宛如春秋戰國時期。藩鎮之間互相功伐,奪取土地,致使兵連禍結民不聊生,最終爆發“黃巢起義”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1、內憂外患

藩鎮制度後期發展成爲藩鎮割據,藩鎮與藩鎮、藩鎮與朝廷之間經常發生戰爭互相兼併。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百姓居無定所生活十分困難,整個唐朝陷入混亂當中。割據勢力在其領地之內爲所欲爲,增加兵役、濫用刑罰、強徵錢財、搶奪民女,致使民怨沸騰,社會矛盾不斷加劇。而吐蕃等外族趁唐朝分裂之時,不斷入侵唐朝攻取大片土地。在內有紛爭外有強敵之下,唐朝社會千瘡百孔,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

▲唐朝藩鎮割據地圖

2、黃巢起義

唐朝末年,由於皇帝昏庸無道,藩鎮割據嚴重民不聊生。公元859年,裘甫在浙東領導起義,自此拉開了唐末起義的序幕。起義浪潮前後歷時25年,席捲半個國家,狠狠的打擊了唐朝腐朽的統治,加速了唐朝的滅亡。衆多起義中,影響最大的是“黃巢起義”。黃巢領導的起義軍長達六年,轉戰南北,曾攻克長安並在長安稱帝,建立大齊政權。雖然最後起義失敗,但是起義沉重的打擊了唐朝的統治,削弱了藩鎮割據勢力,打破了朝廷與藩鎮、藩鎮與藩鎮之間的制衡局面,迫使朝廷和藩鎮聯合,對封建制度造成猛烈的衝擊。

▲黃巢起義行軍圖

3、五代十國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我國曆史上大分裂時期來到。在中原地區先後歷經五個朝代更替,除了中原以外還有大小十個割據勢力,這段時期被稱爲“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藩鎮制度的產物,唐朝末年,各地藩鎮紛紛稱王,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相繼成立自己的國家。五個中原王朝雖然以正統自居,但也只是藩鎮朝廷,無力掌控全國。“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征戰不休而南方戰亂較少,便造成了經濟、文化重心南移的現象,爲南方最先完成統一奠定了基礎。

▲五代十國分佈圖

總結

藩鎮制度是唐朝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因邊防、兵制、田制等多種因素產生。制度形成初期,解決了邊防機制、抵擋了外族的進攻、鞏固了唐朝的軍事實力、解決了兵源問題、緩和了土地矛盾,藩鎮制度初期是非常成功的。但由於地方性權力過大,獨立性太強,致使藩鎮長官有了權力而滋生了野心和慾望,也就造成了後期亂世的局面。根據藩鎮制度來看,如何強化地方管理加強朝廷集權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