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記者王敬 張智 深圳報道

剛剛上市一年有餘的粵海飼料(001313.SZ)遭遇減持危機。

6月4日晚,粵海飼料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3年6月3日收到公司股東的《上市公司股東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持有上市公司股份9971.4萬股的股東Fortune Magic Investment Limited(下稱“Fortune Magic”),將根據市場情況,做出適當減持安排,合計減持數量不超過9971.4萬股,即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4.24%。

根據公告,減持股份數額和Fortune Magic總計持有公司股份的數額相同——本次減持爲“清倉式”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Fortune Magic持有的股份今年2月剛剛解禁,按照粵海飼料當前市場價計算,擬減倉市值接近9億元。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粵海飼料股價在上市之初經歷了高開低走,受宏觀經濟、市場情緒、投資者預期等因素的影響,股價出現大幅度波動,而且上市後公司利潤持續下滑,淨利潤的虧損也在不斷擴大,第三大股東清倉式減持很可能是爲了止損。

此次第三大股東近9億元減持的行爲,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截至6月5日收盤,公司股價跌幅達9.54%,報8.06元/股,當天成交量6300多萬元,總市值56.42億元。6月6日,粵海飼料股價則未再出現大幅波動,截止發稿,報7.99元/股,跌0.87%。

公告顯示,此次擬減持的原因系財務投資者的退出決策。針對減持始末及未來相關部署,《華夏時報》記者於6月6日上午致電粵海飼料公司方面,公司證券部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此次減持主要還是因爲機構股東資金到期,系機構股東企業內部的決定。“之前已經延期過兩次了,減持的具體原因主要還是其內部決定不能延期了,”該人士表示,“公司目前有穩定股價的相關安排,但由於涉及到公司內部,暫時保密。”

“清倉式”減持

作爲機構投資者,Fortune Magic是粵海飼料首次公開發行前就持股5%以上股東,也是公司最大的流通股股東。其持股鎖定期在今年2月26日期滿,剛剛過去四個月。粵海飼料稱,截至公告披露之日,Fortune Magic嚴格遵守了上述相關減持承諾,本次擬減持事項與已披露的意向、承諾一致。

根據公告,Fortune Magic將在任意連續90日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總數,合計不超過股份總數的2%;任意連續90日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總數,合計不超過股份總數的1%。若相關期間內公司有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等股份變動事項,應對股份數量進行相應調整。

粵海飼料還表示,本次減持計劃系Fortune Magic的正常減持行爲,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股權結構及未來持續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也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按粵海飼料當前市場價計算,若減持全部完成,Fortune Magic將套現近9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粵海飼料股東戶數爲3.17萬戶。有投資者擔心,與公司日均成交量相比,這一減持額或對粵海股份股價造成一定衝擊。6月5日收盤,粵海飼料股價跌幅達9.54%,報8.06元/股。

付建指出,大股東清倉式地減持股票,意味着公司股東並不看好公司的股價。而且股東相對來說更加了解自家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對公司的價值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在公司連續出現虧損的情況下,股東清倉式減持,說明對公司前景並不樂觀,這很可能會影響到股民投資信心。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洪濤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爲最近粵海飼料股價下跌,必然會對其普遍持股人會有影響,許多人選擇放棄和逃離。

6月6日,粵海飼料股價未再出現大幅波動。當日上午,粵海飼料方面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有穩定股價的相關安排。

洪濤還指出,從長期來看,飼料行業是現代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連接種植業與養殖業的中軸產業,隨着1-5月消費的迅速恢復,水產和養殖和水產行業的迅速恢復,市場也儘快活躍起來,這必然會反映到股市上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5月23日,粵海飼料發佈2023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和2023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其中,股權激勵計劃授予的股票期權數量總計爲2750萬份,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規模不超過7675.5萬元。

“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是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工具,可以吸引、留住和激勵優秀的員工和管理人員,提高公司的績效和競爭力。粵海飼料此時發佈股權激勵計劃一方面可以留住人才,提高員工的士氣,激勵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公司的績效和業績,從而增加公司的市場份額和利潤。”付建表示。

上市後業績“變臉”

粵海飼料於2022年2月登陸資本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首年公司利潤即出現大幅下滑。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70.92億元,同比增長5.45%;淨利潤1.1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8%。今年一季度粵海飼料營收和淨利潤則雙雙下滑。

二級市場上,自上市一個月後,粵海飼料股價即持續下行,年內累計跌13.94%。最新股價較2022年3月時高點下跌超55%,市值蒸發超70億元。

談及一季報的虧損情況,粵海飼料證券部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飼料行業受季節性影響較大,特別是我們專注於特種水產飼料,水產品養殖具有一定的週期性,整體市場用量較少。因此一季度的虧損是行業很正常的情況。”

對於上市後的業績表現,粵海飼料此前公告中表示,2022年由於豆粕菜粕、魚粉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持續處於高位,供應偏緊,產品利潤空間被壓縮,而受限於養殖戶養殖積極性的接受程度,公司產品價格提升幅度低於生產成本上漲幅度,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增速低於成本增速。2022年該公司發生營業成本63.95億元,同比增加8.85%,其中發生材料成本58.83億元,同比增長11.39%,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81個百分點。

洪濤也表示,在2022年上市後,粵海飼料當年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主要是由於疫情時期導致的運輸、倉儲成本升高的緣故,因爲營業收入還是在增長,雖然只有5.45%。此外,雖然2023年一季度粵海飼料營收和淨利潤繼續下滑,這與疫情放開前期市場不明朗,導致市場出現的短暫的混亂。1—5月從消費市場來看,增幅大大高於GDP增長,出現了消費“井噴”現象。因此,粵海飼料還將經歷下滑、回升、向好、“井噴”的變化。

付建則指出:“公司上市後業績開始變臉可能是由上市企業自身經營層面較大變化、相關財務認定存在偏差或者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對此,此種情況會使投資者的失去投資信心,從而影響交易行爲,並且嚴重影響公司商譽,損害公司形象。”

對於上市公司出現上市後業績即“變臉”的情況,一位不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企業上市後業績變臉可能一定程度上受到水產品養殖行業週期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也可能是企業本身應對外部環境和市場變化時能力較差,或內部管理不善、治理失效、經營策略不當。此外,一些公司甚至存在上市前存在衝業績、刷數據的現象,不排除包裝粉飾業績的可能。

對於公司二季度的情況,粵海飼料證券部相關人士透露:“粵海飼料二季度的銷量和淨利潤在逐漸增長,特別是利潤水平與去年相比有同比增長趨勢。而且現在天氣等因素漸趨穩定,相關數據逐漸上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