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少华先生

文/曾小燕

《梁平当代文学作品选》出版已有月余,时至今日才得空翻阅,发现作品选中的作者除了许多熟识的同龄文友,还有许多诸如谢光才、汪黔初、邓祖裕、汪顺华、蓝田等梁平老一辈文学家。他们的名字和作品被无数次提起,因年龄悬殊太大,许多前辈业已作古,固未曾谋面。当然也有光耀梁平的文学大咖,诸如曾有情、熊少华、王鸣隆、彭敏等。后者均有过交集,读其文犹如见其人,尤其对熊少华老师印象深刻。为表达敬意,在此我还是尊称熊老师为少华先生吧。

在梁平,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少华先生。少华先生擅长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篆刻等,可谓“诗书画印”样样了得。具有这等禀赋的人,在当代实在难寻。他的“赋”被刻在了梁平众多知名景点,他的“画”和“印”被许多爱好者收藏,他的“书”被人们挂在书房、客厅.......其中少华先生所作《梁山八韵》中“四面青山下,蜀东渔米香。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的句子被广为流传,仅从这几句诗词中便可知晓梁平之特色。彼时,我眼中的少华先生,是梁平文学界名副其实的大佬,神秘又尊贵。而我也只是闻其名,从未见其人。

熊少华画作

2015年春节,单位准备围绕“路”排练一个节目,我负责撰写文稿。当时,梁平连接9个乡镇的二环路即将竣工,少华先生刚好为其作了《二环路赋》,我被少华先生大气磅礴优美华丽的句子所震撼,于是将其中“梁山横翠嶂,高路入云空。好景来窗外,坦途过眼中。远村通大道,野水架长虹。绝佳二环路,风光冠蜀东”的句子引入了节目脚本。汲取少华先生“赋”的力量,节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我第一次与少华先生“合作”,当然,他本人并不知道这件事,更不知道我这个人,但“敬意”二字已根植我心。

2018年春天,我与三五文友一同去亭子垭重走“万梁古道”,了解梁平古道文化和历史。在杳无人烟的古道途中,忽闻前方传来人声,慌忙探头查看。这时,两个人影从一方巨大的崖壁里走出来,其中一人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指着一边的万丈悬崖高谈阔论着。仔细打量,那高谈阔论者居然是早已熟识但从未谋面的少华先生。于是赶紧上前招呼,虔诚地问是“熊老师吗?”少华先生顿时楞住,可能是想在这荒山野岭居然能遇到“粉丝”,着实令人意外。同行的男士也是熟人,赶紧应到,说是熊老师,今天来实地走一走,感受古道风韵。于是我放开胆子向少华先生“献殷勤”,说了许多敬佩其文章才华之类的话。少华先生儒雅谦逊地笑着,认真回答我的每一个提问,末了还十分愉快的与几位文友合影留念,辞别之时不忘留了联系方式。于此,我与少华先生有了第一次接触,也有幸领略了不一样的“大家”风范。

我有一老乡兼故友与少华先生是老朋友,两人常常邀约在家中小聚,品茶读书,谈天说地,为梁平文化建言献策,写诗作赋。一日,故友说少华先生返梁,欲在梁平小住几日,问我要不要来见见。我自然是欣喜和乐意的。那日,少华先生与故友相谈甚欢,我也在间隙录了些视频权当纪念,然后发给少华先生留存。少华先生惊异地问道:我们有微信?我说有哇!少华先生恍然大悟,问我是不是那个喜欢拍照的木桃。我笑着说是!然后说起万梁古道偶遇之事,少华先生顿时感叹时光太匆匆,已然过去五年有余,忽略了小文友,虚度了光阴,实在抱歉。我说少华先生事务繁忙,我等小人物不必放在心上。大家“哈哈”一笑,无形之中情谊近了许多。

此后,隔上三五月,都有机会与少华先生会上一面。独坐一隅静静听他们交流,就能感受到文字的激扬、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传承,这样的聊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享受啊!

熊少华画作

2019年初,地处百里竹海腹地的梁山驿建成。众所周知,梁山驿集千年交通文化之大成,驿内交通文化浓厚,是梁平交通的无声代言,是大美梁平的靓丽名片,同时也是文学爱好者们创作采风的好去处。在打造梁山驿的过程中,故友多次邀请少华先生出谋划策,为其注入文化内涵。梁山驿竣工后,故友专程邀请少华先生在驿内住了几日,感受驿站的古韵风情,散文《做客梁山驿》由此而生。少华先生对梁山驿赞不绝口,他在文中写道:“梁平群山拱护,一马平川,实为藏风聚气的生发之地、休闲佳处,所谓‘诗书簪缨之族,温柔富贵之乡’之所在,乃是陶渊明笔下《归去来兮辞》一样的可耕可游回得去的世外桃源。”“入夜之后,梁山驿馆已是万籁俱寂,纤尘不染。天上没有一丝流云和瘴气,唯有皓月当空悬挂中天。时序已近农历十五,月华明净得像一轮刚洗过的玉璧。竹梢风动,光影移墙,恰似东坡所谓清风明月‘耳得之以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的意味,是何等的享受。”“梁山驿馆绝非以富丽堂皇诱人,而是以一种不可多得的格调,气接山川,俯仰人文,归于宁静。”此等描述,如何不叫人迫切地想去找寻和体验少华先生笔下的梁山驿呢!

一年前,有朋友在无意中向故友展示了其祖父遗留的老照片、书信、拓片和日记。故友再携少华先生翻阅之后,发现老先生所留物品有极强的史料价值和观赏价值,极为珍贵,于是商议组建专班出版画册,并请少华先生为画册作序。少华先生用一首小诗“京华烟云看当年,天下兴亡任在肩。无奈夜行风雨路,再回头已事如烟”总结了老先生的一生。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见识了少华先生对书法篆刻的精通。老先生遗留书法作品中,有许多是拓片,大家都难以考证作品出自谁人之手,篆刻印章所刻为何字。但少华先生只需稍加研究,便能判断作品的作者和年代,甚至缺了半边印章的残字,他都能说出所刻是哪个字来,着实让大家惊叹——有此等造诣,真是了得呀!每每听到夸赞,少华先生就会浅浅一笑,谦逊地说道“哪里哪里”,语气里全然没有“大家”的傲气,令人倍感亲切。

今日得空,我在《梁平当代文学作品选》中读到了少华先生的两篇文章,一篇为《梁山鹭鸶,天下第一》,一篇为《一代名相张商英在梁山的遗迹》。少华先生在《梁山鹭鸶,天下第一》中描述了陆游赴任夔州通判路过梁平时,对梁山军物阜人丰的赞美,感叹“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虽有行经“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的艰难,但更激发了陆游“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热血之情。梁山鹭鸶之多也是因梁山良田繁芜,密集而成独绝,令陆游及其好友禅宗大师宝印无法不赞叹“梁山鹭鸶,天下第一”。

少华先生在《一代名相张商英在梁山的遗迹》中写道:“张商英是北宋名臣,著有文集百卷,与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物都有交集。”“在梁平,张商英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人物。”“张商英与梁山有着亲密的关系,但甚为蹊跷,因资料缺失难以稽考。”“但张商英在梁山是一场美好的际遇,一段难忘的佳话,应该蜚声当代而传之后世”。可见少华先生对张商英在梁山的遗迹做了大量的考证,因资料缺失而无法圆满,实为憾事。

从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少华先生在历史文化研究上功底深厚,所撰作品格调高古清新,每一篇史料性文章都是翻阅了大量书籍文献后反复考证,才着手撰写归纳,最终呈现出梁平历史文化精髓,供广大读者参阅,实为难得。

我眼中的少华先生,儒雅谦逊、书卷气十足,举手投足不乏文学艺术大家之风范。少华先生在梁平历史文化的收集和推广中所做贡献有目共睹,堪称梁平文学艺术界不可多得的“宝贝”。所以,将先生称之为文学大咖一点也不为过。

作者简介:曾小燕,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梁平区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第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现供职于重庆市梁平区交通局,著有18万字个人散文集《心若苔花》。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涌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