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少華先生

文/曾小燕

《梁平當代文學作品選》出版已有月餘,時至今日才得空翻閱,發現作品選中的作者除了許多熟識的同齡文友,還有許多諸如謝光才、汪黔初、鄧祖裕、汪順華、藍田等梁平老一輩文學家。他們的名字和作品被無數次提起,因年齡懸殊太大,許多前輩業已作古,固未曾謀面。當然也有光耀梁平的文學大咖,諸如曾有情、熊少華、王鳴隆、彭敏等。後者均有過交集,讀其文猶如見其人,尤其對熊少華老師印象深刻。爲表達敬意,在此我還是尊稱熊老師爲少華先生吧。

在梁平,相信許多人都知道少華先生。少華先生擅長詩詞歌賦、繪畫、書法、篆刻等,可謂“詩書畫印”樣樣了得。具有這等稟賦的人,在當代實在難尋。他的“賦”被刻在了梁平衆多知名景點,他的“畫”和“印”被許多愛好者收藏,他的“書”被人們掛在書房、客廳.......其中少華先生所作《梁山八韻》中“四面青山下,蜀東漁米香。千家竹葉翠,百里柚花香”的句子被廣爲流傳,僅從這幾句詩詞中便可知曉梁平之特色。彼時,我眼中的少華先生,是梁平文學界名副其實的大佬,神祕又尊貴。而我也只是聞其名,從未見其人。

熊少華畫作

2015年春節,單位準備圍繞“路”排練一個節目,我負責撰寫文稿。當時,梁平連接9個鄉鎮的二環路即將竣工,少華先生剛好爲其作了《二環路賦》,我被少華先生大氣磅礴優美華麗的句子所震撼,於是將其中“梁山橫翠嶂,高路入雲空。好景來窗外,坦途過眼中。遠村通大道,野水架長虹。絕佳二環路,風光冠蜀東”的句子引入了節目腳本。汲取少華先生“賦”的力量,節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是我第一次與少華先生“合作”,當然,他本人並不知道這件事,更不知道我這個人,但“敬意”二字已根植我心。

2018年春天,我與三五文友一同去亭子埡重走“萬梁古道”,瞭解梁平古道文化和歷史。在杳無人煙的古道途中,忽聞前方傳來人聲,慌忙探頭查看。這時,兩個人影從一方巨大的崖壁裏走出來,其中一人右手拄着柺杖,左手指着一邊的萬丈懸崖高談闊論着。仔細打量,那高談闊論者居然是早已熟識但從未謀面的少華先生。於是趕緊上前招呼,虔誠地問是“熊老師嗎?”少華先生頓時楞住,可能是想在這荒山野嶺居然能遇到“粉絲”,着實令人意外。同行的男士也是熟人,趕緊應到,說是熊老師,今天來實地走一走,感受古道風韻。於是我放開膽子向少華先生“獻殷勤”,說了許多敬佩其文章才華之類的話。少華先生儒雅謙遜地笑着,認真回答我的每一個提問,末了還十分愉快的與幾位文友合影留念,辭別之時不忘留了聯繫方式。於此,我與少華先生有了第一次接觸,也有幸領略了不一樣的“大家”風範。

我有一老鄉兼故友與少華先生是老朋友,兩人常常邀約在家中小聚,品茶讀書,談天說地,爲梁平文化建言獻策,寫詩作賦。一日,故友說少華先生返梁,欲在梁平小住幾日,問我要不要來見見。我自然是欣喜和樂意的。那日,少華先生與故友相談甚歡,我也在間隙錄了些視頻權當紀念,然後發給少華先生留存。少華先生驚異地問道:我們有微信?我說有哇!少華先生恍然大悟,問我是不是那個喜歡拍照的木桃。我笑着說是!然後說起萬梁古道偶遇之事,少華先生頓時感嘆時光太匆匆,已然過去五年有餘,忽略了小文友,虛度了光陰,實在抱歉。我說少華先生事務繁忙,我等小人物不必放在心上。大家“哈哈”一笑,無形之中情誼近了許多。

此後,隔上三五月,都有機會與少華先生會上一面。獨坐一隅靜靜聽他們交流,就能感受到文字的激揚、思想的碰撞、文化的傳承,這樣的聊天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靈魂享受啊!

熊少華畫作

2019年初,地處百里竹海腹地的梁山驛建成。衆所周知,梁山驛集千年交通文化之大成,驛內交通文化濃厚,是梁平交通的無聲代言,是大美梁平的靚麗名片,同時也是文學愛好者們創作採風的好去處。在打造梁山驛的過程中,故友多次邀請少華先生出謀劃策,爲其注入文化內涵。梁山驛竣工後,故友專程邀請少華先生在驛內住了幾日,感受驛站的古韻風情,散文《做客梁山驛》由此而生。少華先生對梁山驛讚不絕口,他在文中寫道:“梁平羣山拱護,一馬平川,實爲藏風聚氣的生髮之地、休閒佳處,所謂‘詩書簪纓之族,溫柔富貴之鄉’之所在,乃是陶淵明筆下《歸去來兮辭》一樣的可耕可游回得去的世外桃源。”“入夜之後,梁山驛館已是萬籟俱寂,纖塵不染。天上沒有一絲流雲和瘴氣,唯有皓月當空懸掛中天。時序已近農曆十五,月華明淨得像一輪剛洗過的玉璧。竹梢風動,光影移牆,恰似東坡所謂清風明月‘耳得之以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之無盡藏也’的意味,是何等的享受。”“梁山驛館絕非以富麗堂皇誘人,而是以一種不可多得的格調,氣接山川,俯仰人文,歸於寧靜。”此等描述,如何不叫人迫切地想去找尋和體驗少華先生筆下的梁山驛呢!

一年前,有朋友在無意中向故友展示了其祖父遺留的老照片、書信、拓片和日記。故友再攜少華先生翻閱之後,發現老先生所留物品有極強的史料價值和觀賞價值,極爲珍貴,於是商議組建專班出版畫冊,並請少華先生爲畫冊作序。少華先生用一首小詩“京華煙雲看當年,天下興亡任在肩。無奈夜行風雨路,再回頭已事如煙”總結了老先生的一生。在此過程中,我們也見識了少華先生對書法篆刻的精通。老先生遺留書法作品中,有許多是拓片,大家都難以考證作品出自誰人之手,篆刻印章所刻爲何字。但少華先生只需稍加研究,便能判斷作品的作者和年代,甚至缺了半邊印章的殘字,他都能說出所刻是哪個字來,着實讓大家驚歎——有此等造詣,真是了得呀!每每聽到誇讚,少華先生就會淺淺一笑,謙遜地說道“哪裏哪裏”,語氣裏全然沒有“大家”的傲氣,令人倍感親切。

今日得空,我在《梁平當代文學作品選》中讀到了少華先生的兩篇文章,一篇爲《梁山鷺鷥,天下第一》,一篇爲《一代名相張商英在梁山的遺蹟》。少華先生在《梁山鷺鷥,天下第一》中描述了陸游赴任夔州通判路過樑平時,對梁山軍物阜人豐的讚美,感嘆“都梁之民獨無苦,須晴得晴雨得雨”。雖有行經“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的艱難,但更激發了陸游“意氣或感激,邂逅成功名”熱血之情。梁山鷺鷥之多也是因梁山良田繁蕪,密集而成獨絕,令陸游及其好友禪宗大師寶印無法不讚嘆“梁山鷺鷥,天下第一”。

少華先生在《一代名相張商英在梁山的遺蹟》中寫道:“張商英是北宋名臣,著有文集百卷,與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等人物都有交集。”“在梁平,張商英是應該大書特書的人物。”“張商英與梁山有着親密的關係,但甚爲蹊蹺,因資料缺失難以稽考。”“但張商英在梁山是一場美好的際遇,一段難忘的佳話,應該蜚聲當代而傳之後世”。可見少華先生對張商英在梁山的遺蹟做了大量的考證,因資料缺失而無法圓滿,實爲憾事。

從這兩篇文章可以看出,少華先生在歷史文化研究上功底深厚,所撰作品格調高古清新,每一篇史料性文章都是翻閱了大量書籍文獻後反覆考證,才着手撰寫歸納,最終呈現出梁平歷史文化精髓,供廣大讀者參閱,實爲難得。

我眼中的少華先生,儒雅謙遜、書卷氣十足,舉手投足不乏文學藝術大家之風範。少華先生在梁平歷史文化的收集和推廣中所做貢獻有目共睹,堪稱梁平文學藝術界不可多得的“寶貝”。所以,將先生稱之爲文學大咖一點也不爲過。

作者簡介:曾小燕,重慶市作協會員,重慶市梁平區作協副主席,重慶文學院第一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學員,現供職於重慶市梁平區交通局,著有18萬字個人散文集《心若苔花》。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