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中國家電網

積極佈局印度市場的小米,在當地遇到難題。

印度執法局(ED)6月9日發佈文件稱,因小米涉嫌違反該國《外匯管理法》(FEMA),“向外國實體非法轉移資金”,該局已經向小米技術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管及花旗等三家銀行發出正式通知。

出於該指控,印度當局此前已經扣押了小米共555.1億盧比資金(約6.8億美元),現價近50億元人民幣。數據顯示,小米集團2022年經調整淨利潤爲人民幣85億元,也就是說,這筆資金相當於小米去年淨利潤的57%。

對於此事,觀察者網向小米方面求證。截至下午發稿前,該集團暫未回應。

小米的申訴,沒有迴響

2022年4月,印度執法局指控稱,自2015年開始,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royalty payments)的名義,向國外實體非法匯款。這違反了印度1999年《外匯管理法》的相關規定。

據此,印度當局扣押了小米印度子公司銀行賬戶中的555.13億盧比資金。彼時小米印度公司表示,該公司支付此類版稅是合法的商業行爲,對當局的決定將提出上訴。

2022年10月,印度當局宣佈維持印度反洗錢執行局作出的決定,拒絕解凍該筆資金。小米印度網站在隨後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對印度當局的決定感到失望(disappointed),“因爲我們提出的任何事實陳述和法律爭議都沒有得到解決。”

小米印度公司表示,在這筆支付給外國實體的費用中,超過84%的部分是付給美國高通集團的特許權使用費,用以使用相關標準關鍵專利(SEP),以及小米印度版智能手機中的知識產權等。“如果沒有這些技術,我們的智能手機就無法在印度運行。”

小米印度公司表示,高通方面可以證實,這些費用只和在印度銷售的手機有關,不涉及其他國家和地區;該款項是通過獲批准和授權的銀行支付的,是合法的商業行爲;此外,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在印度境外不擁有或持有任何資產。

小米印度公司表示,因此此事並不適用印度《外匯管理法》第4節所描述的情況。

不過,目前來看,印度方面並沒有回應小米方面的訴求。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上月,小米都在加碼印度市場。

小米印度分公司5月宣佈,將通過與印度電子製造商Optiemus合作,在該國生產無線音頻產品,以擴大其在印度的製造足跡,並覆蓋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以外的產品。小米印度公司還強調,其目標是到2025年將本地生產的零部件採購量提高50%。

小米印度公司總裁穆拉里什南(Murali Krishnan B)在推特上表示,很高興宣佈小米與Optiemus Electronics Limited的合作,這一夥伴關係加強了小米對“印度製造”的承諾——擴大和深化供應鏈本地化,支持印度國內領軍企業。

中國企業的友善,似乎換不來印度當局的客氣。

中資企業在印環境不斷惡化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初,在印度正式註冊的中資企業超過500家,絕大多數爲私人有限公司,部分爲獨資子公司、合資公司,少量爲代表處、項目辦公室等。在中印邊境對峙後,印度國內反華情緒高漲,中資企業在印營商環境急劇惡化。

2021年年底以來,印度政府部門連續以逃稅、做假賬以及違反外匯管理法爲由,突擊搜查小米印度公司,扣押該公司鉅額資產。小米印度公司更曝出,印度執法機構在問詢該公司高管和家人時使用極端威脅手段,脅迫他們按要求供述。

其他手機廠商也遭遇了類似經歷。

去年2月,印度稅務局曾搜查華爲在印的多個辦公場所,指控華爲涉嫌通過虛增成本、壓低收入、調整會計規則等方式避稅,以及在特許使用權費用上可能存在漏洞;一加、富士康等中國公司也曾遭到印度稅務局的突擊搜查。

去年7月,印度執法局以涉嫌違反印度《防止洗錢法案》(PMLA)爲由,突擊搜查了vivo印度公司和23個相關公司的48處地點,隨後宣佈凍結與vivo印度公司相關的119個銀行賬戶,涉及資產價值達46.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9億元);同月,印度稅收情報局宣稱,OPPO逃避近439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7億元),且在計算進口貨物的交易價值時並未包括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該機構已向OPPO印度公司發出通知,要求繳納稅款。

受宏觀經濟惡化、換機週期延長等因素影響,全球手機市場表現萎靡。印度當局對小米等中資手機企業的打壓,或將進一步加劇其運營壓力,破壞市場自由競爭。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13%,跌至2.70億部。雖然小米以3050萬部的出貨量捍衛了其第三名的位置,但出貨量同比大幅下滑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