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的官方公佈裏,提及到首批中國生產的Model 3車型於12月30日開始正式向員工交付。雖然首批交付的數量只有15輛,但對於特斯拉而言,這背後的意義毫無疑問是其成立多年以來的里程碑。作爲首家外商獨資的車廠,特斯拉正在打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不過相較於首批交付,在消費者看來更有吸引力的應該是降價。1月3日特斯拉官方宣佈特斯拉國產Model 3降價至29.9萬元。1月7日,首批國產Model 3向普通用戶車主正式批量交付。有不少評論認爲特斯拉國產對國內自主新能源車將帶來強大的衝擊,可是,國產Model 3殺傷力真有如此強大?


按照規劃,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在2020年後便正式取消。國產特斯拉選擇在2019年建廠調試並在年末進行首批交付,顯然是趕上了最後一波的補貼潮。目前國產Model 3的指導價爲29.905萬元,由於新車進入第二十九批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車型目錄,所以國產Model 3能享受約爲2.475萬元的補貼。




雖然沒有此前網絡盛傳降價20%那麼誇張,但補貼後的價格降到30萬元以下,着實讓不少有此預算的潛在消費者感到“有點香”。之所以盛傳會降價,無非是零部件國產化率所導致。過往燃油車型在國產之初,零部件的國產化率並不高,往往在利潤方面並不能達到廠家的預期。而隨着邊際效益的提升,採用國產化零件降低採購成本,以及銷量增長減少攤分的成本,繼而能提升單車的銷售利潤。




目前的特斯拉,原本一直依賴日本松下提供的21700電池,而日本松下方面此前已明確沒有在中國生產動力電池的計劃,因此繼續使用21700電池組,並不能進入新能源車型目錄和獲得補貼。所以,以現在來看,國產Model 3使用的是LG化學在國產生產所提供的電池組。其次在零部件方面,國產Model 3減少進口件的使用比例,繼而避免零件受關稅的影響而導致價格出現波動。




20%還沒出現,29.9萬元的起步價卻讓市場泛起一片波瀾。吸引是很吸引,可這就讓已經在等待新車的用戶還沒拿到現車就已經貶值。


降價的Model 3是真正壓倒自主純電動車的最後稻草嗎?筆者認爲未必。不過,值得細味的是這句話背後的邏輯與假設。換一句容易理解的話來說,只要特斯拉將價格下探,消費者就會選擇購買特斯拉而非其它純電動車。這不就反向證明了自主純電動車技不如人?




有此想法的消費者也許不在少數,回顧一下近10年新能源車補貼的歷程,從2010年開始純電動車最高補貼10萬開始,便出現不少騙補的事情被曝光。加上實際使用時續航里程的大縮水等情況,讓用戶和持幣待購的消費者,難免會產生“電動車就是騙補”的心理。因此,當續航里程達到400公里以上的特斯拉在國內推出時,人們才真正開始認識純電動車BEV的優勢和美好。




自主BEV也隨着補貼政策的優化而在進步,不過也因此走上了過分追求續航的偏科之路。動力電池,無疑是BEV車型成本最高的部分。目前磷酸鐵鋰系統在能量密度140Wh/kg左右爲前提的情況下,報價可低至0.8元/Wh左右;乘用車上搭載更爲主流的三元鋰離子電池,價格區間爲0.8-1.2元/Wh。




而且自主BEV的發展,和補貼有着深遠的關係。可以說因爲有新能源補貼的存在,才讓消費者有意購買新能源汽車。可是補貼力度不斷退坡,讓消費者開始有的放矢地選擇新能源汽車。合資品牌開始在新能源市場投放產品,令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與此同時市場開始出現分化的情況。預算充裕的羣體,更願意選擇有品牌溢價、技術底蘊更深厚的中高端車型;只求代步羣體的更多是選擇15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下的BEV車型。


面對合資品牌的遍地開花,以及國產特斯拉、ABB等豪華品牌的步步緊逼,自主BEV們的生存環境並不會太好。新能源汽車在衆人的觀念中,是以打破燃油車傳統而存在。但是,傳統車企推出的BEV新能源車,卻是反其道讓用戶感受到與燃油車無異的體驗。這就讓習慣於燃油車的用戶,對合資品牌的BEV產品更有好感。加之傳統車企的造車思路以穩定作爲主要訴求,因此就算是BEV車型,也在動力電池組、電機等部分講究穩定性和可靠性,而非如自主BEV般過分追求性能和參數表現。




因此,自主BEV車型更應該考慮的,是在面對真正開放競爭的市場中,推出能滿足消費者心理和使用需求的產品。在國際龍頭車企看來,爲純電動汽車推出專屬的底盤平臺並不是明智之舉。諸如寶馬、PSA和豐田等品牌所推出的純電動車型,其底盤平臺與燃油車型都是有着深厚的關係。




當然,新勢力沒有品牌的沉澱爲產品作背書,通過純電動平臺這一載體,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市場目光,並且能爲說好品牌故事和營銷加碼。只是,筆者認爲平臺的構建是龐大的工程,哪怕起步時資金充裕能造出底盤平臺,可後續也需要產品銷量提升起來,才能抵銷構建時所花費的成本,繼而盈利。



經歷了節能補貼的“保護”後,已然成長起來的自主純電動車型,需要獨力去面對來自外國龍頭車企們的挑戰。先期的補貼政策讓自主純電動汽車過分地追求續航、電池容量等性能方面,反而在安全的部分建樹不多。反觀國際車企的新能源車型,多以安全作爲首要目標。這是兩種不同的造車理念。後補貼時代,哪種理念更能讓消費者們接受和推崇,成爲了新能源汽車消費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