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又吹來了。

在4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合成生物概念在A股市場再度爆發。經歷一個小長假,熱度依舊不減。

富士萊走出三連板,儘管公司聲明其生物酶催化法生產的 R-硫辛酸已實現量產,但尚處於市場推廣階段,能否取代原有工藝取決於市場需求、客戶接受程度等因素,對於公司的業績貢獻更是僅不足3%,也暫未有擴產計劃。

蔚藍生物更是5連板,但公司稱合成生物技術項目處於前期研發階段,尚不具備產業化條件。

就當前來說,它們的“風險”提示大概率是沒有什麼用的,市場發瘋的時候從來不跟你講道理。

一個革命性技術的推動,最終會給整個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技術的發展經常伴隨着泡沫,無論是海外合成生物頭部企業的翻車,還是國內上一輪合成生物風口的興衰轉瞬,都告訴我們不要高估短期的影響,當然,也不能低估長期的變化。

合成生物的未來毋庸置疑,只是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國內合成生物仍在產業化初期,技術發展與應用落地層面的不確定,是所有人必須思考的事情。

喧囂之下,我們既需要對前沿技術保持信仰,也需要以更理性的眼光,看待合成生物學當下的再度爆火。

01 量產的現實考驗

不可否認的是,合成生物技術正迎來研發成果的不斷落地。

國內最新的成果,應該是不久前,江南大學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藉助微生物發酵生產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質酸,把成本從每公斤幾萬元降低至每公斤僅幾百元,實現了透明質酸大產量推廣應用,我國也成爲第一個有能力生產全部類型透明質酸的國家。

透明質酸也就是玻尿酸。理論上,隨着江南大學團隊實現透明質酸低成本大產量推廣應用,上述產品所塑造的現有市場格局或許面臨再度洗牌。

最重要的是,合成生物的應用潛力遠不止於此。它可以跨越化妝品、化工、醫藥、農業、食品等多個領域,通過設計構建各種原料、生物細胞及分子,生產出所需的各類產品。

重塑物質世界的遠大理想,給合成萬物帶來萬億想象空間。

作爲21世紀生命科學領域的顛覆性技術之一,合成生物技術呈非線性發展。尤其當政策利好落地,也會加速這一過程。

4月26日的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北京化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表示生物製造是新質生產力非常重要的新賽道和新業態,目前由發改委牽頭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正在聯合研製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行動計劃,並且有望在近期出臺,“生物製造+”是其中的關鍵內容。

這也是眼下合成生物爆火的核心驅動。只是,對於仍處於產業化初期的合成生物產業來說,仍有不少難關要過。從實驗室研發到工業化生產,每一步都是九死一生。即使能做到最後階段,但無法量產,也等於白做。

因爲合成生物學掀起的是生物製造業革命,一旦涉及製造,正如馬斯克說的,實驗室生產/原型開發是容易的,規模化生產纔是難啃的硬骨頭。

如今走到產業化階段的藍晶微生物,其創始人張浩千在公開採訪中曾分享過這樣一段經歷,“團隊當時生產PHA(一種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所用的菌株是嗜鹽微生物,這種微生物在高濃度鹽水中生長,能夠避免雜菌污染。這個思路在實驗室中效果很好,但是在實際生產中並不可行,因爲它產生的污水是高鹽高有機質污水,它的污水處理成本比普通污水高了兩個數量級,在實際生產中根本不可行。”

這反映出,從實驗室中幾克東西的合成到千克和噸級的大規模生產,中間有道巨大鴻溝,多個環節都有可能發生偏離。

比如,生物反應器的開發。在實驗室中,發酵傳質速率等條件可控,但反應器放大後,局部的微環境都會發生改變,對工藝和發酵結果影響非常大;

再比如,細胞不斷分裂,反應器放大後,擴增代數隨之增加,可能對菌種遺傳穩定性可能擾動;下游分離、提純,各步驟也有多種技術路線,如果工藝落後或成本高,也會影響產品整體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原料、培養基的成本和穩定供應,也必須提前考量。特別是對於大宗產品,工廠產能規劃到萬噸級別時,上游原料價格波動、原料運輸成本,乃至消耗的水/電等,都直接影響產品的成本。

當然,合成生物數據驅動的邏輯,正推動着傳統發酵從粗放的曲線變化,走向更深入的代謝流分析;從經驗直覺,走向與自動化設備結合的數據分析。

整體來說,量產依舊是行業共性問題。從實驗室到工廠,必須綜合考慮技術成本和實際生產問題。

02 選品的邏輯

事實上,量產之前還有更重要的一步,選品邏輯。

國內合成生物圈基本形成一種共識:既要關心技術,能不能做得出來;也要考慮市場上,能不能賣得出去。

通過合成生物學技術,的確能夠做出很多產品,大家都在佈局不同的產品管線和應用領域,關鍵是速度做得快與慢、成本做得高與低,以及市場是否真的需要。

對於初創企業來說,更可行的思路或許是,優先選擇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

如果一開始就做大宗化學品,量產對成本控制、產業化能力要求很高。比如杜邦做成1,3-丙二醇是花費鉅額的資金,且經歷很長時間才實現量產的,初創企業很難承受如此高成本的資金和長時間投入。

大宗商品的後端發酵生產規模要達到千噸或萬噸級,才能拿到一定的市場份額,並攤薄生產成本,比如PHA、丁二醇等生物基材料產品、甜菊糖苷等甜味劑等。這樣的放大量產的風險勢必要謹慎衡量,大規模建廠也離不開重資產投入,需要企業能夠在資本市場持續融資。

相比之下,一些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品、高活性分子,銷售單位以公斤或克爲單位,工藝放大過程中,有更強的漸進性。小試中試量級的產品,已能夠爲企業帶去現金流。

當然,最理想的則是將精細化學品做成大宗化學品的成本,這樣就可以既有利潤、又有市場。

選準關鍵品類,不僅決定合成生物企業的階段性現金流,甚至決定着企業的整體走向。

產品導向之外,平臺導向也是一種商業模式。

這類企業的核心壁壘是對底盤細胞改造的技術能力,以及基因組數據庫是否強大。以海外Ginkgo Bioworks爲代表,通過“生命鑄造廠”高度自動化的工作模式和代碼庫(生物數據資產),爲廠商提供基於微生物菌株的解決方案。2023年,Ginkgo收入2.51億美元,同比下降47%,當前市值21億美元左右,遠低於曾經的200億美元。

這或許是因爲,平臺型企業避免了研發產品失敗的風險,但也放棄了後面品牌、產品的價值鏈,行業發展早期,純“基礎設施”的價值還有限。

具體到國內,也有恩和生物、衍進科技等定位爲合成生物平臺型的企業,以及在這一波合成生物概念炒作下,宣稱自己擁有合成生物平臺的公司,但更多的還是產品類公司,產品涉及精細化工到食品、醫美、醫藥等多領域。

當然,產品還是平臺,孰優孰劣?還沒有定論。

03 爆火下的冷思考

資本市場的風口總是來來往往,如今在合成生物板塊上演的這一幕似曾相識。

2020年,合成生物學還是默默無聞的“小透明”,到2021年整個行業迅速爆發,初創企業競相湧現,一級、二級市場躁動不已。

從美股到A股,合成生物幾乎經歷了一整年的狂歡。

老牌合成生物學企業Amyris在2020年底開始股價逐步上揚,到2021年3月份時已經從每股2美元上漲到20美元,市值超70億美金。

國內方面,隨着華恒生物登陸A股,兩家下游的應用型公司——華恒生物和此前已上市的凱賽生物持續大漲到2021年底。這一年,凱賽生物股價翻了一倍,華恒生物的股價更是達到了上市時的三倍多。

這讓一級市場的風投機構看到了合成生物學IPO退出的路徑和估值倍數增長的希望。

底層技術的發展,一些產品真正實現了概念驗證、落地,再加上二級市場的造富效應,以及碳中和理念等因素,共同造就了合成生物2021年的爆發。

但僅僅過去兩年,合成生物賽道的光景大變,山雨欲來。

Ginkgo的市值從200億美元的高點已經跌落至28億美元;Zymergen作爲曾經的產品型龍頭企業,其首款商業化產品失敗,公司最終以僅3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要知道其累計融資金額近10億美元;元老Amyris多次量產失敗,在8月份宣告破產。

這些變故的發生似乎標誌着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一個轉折點,龍頭企業的衰落和挫折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

國內的熱度也開始消退,融資額驟降,市場迅速重新審視這一賽道。

核心在於,前文提及的行業難點——選品、量產,經歷行業爆火之後,依舊是行業共性問題。尤其是海外兩大領頭羊的倒下,更是讓市場對合成生物的前景抱有懷疑態度。

其中,Zymergen作爲一家明星光環加身的合成生物公司,上市前融資總額超過10億美元。它曾設計出一種可摺疊的光學薄膜,適用於摺疊手機。

但2021年上市後僅3個月,Zymergen就因錯誤判斷市場需求和大規模生產的困難,被曝臨近商業化的核心生物膜產品量產失敗,而後賣身給Ginkgo。

Zymergen的經歷,說明產品型企業一旦選品失敗,就會陷入巨大被動。

由於合成生物的應用選擇很廣,因此,選擇什麼領域、產品很重要,企業也必須正視及充分評估合成生物技術在商業化過程中的種種不確定性,否則很容易重蹈Amyris、Zymergen的覆轍。

迴歸產業邏輯,儘管存在諸多現實考驗,但屬於合成生物的故事仍在繼續;儘管其距離所謂的“合成萬物”、真正改變我們的生活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但這絕對是一個真正能稱得上有“顛覆性”的行業。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氨基觀察”(ID:anjiguancha),作者:武月,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