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傳出“退出中國市場”的廣汽三菱又獲股東“輸血”。6月21日,廣汽集團董事會通過一則提供委託貸款議案,這家車企擬向廣汽三菱提供9.42億元委託貸款。

這似乎也代表着,廣汽對這家站在懸崖邊上的合資品牌仍抱有一絲希望。早在去年9月,廣汽也曾給予廣汽三菱10億元貸款,不過這一舉動當時並未對廣汽三菱扭轉頹勢起到明顯作用,廣汽三菱去年全年虧損近20億元。

此次,有投資者擔憂廣汽三菱積重難返,未來或重蹈廣汽菲克覆轍。值得注意的是,廣汽集團方面此次也並未披露這筆10億元貸款的擔保措施。

如何保證貸款資金安全?

根據廣汽集團披露的《關於向廣汽三菱提供委託貸款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同意合資企業廣汽三菱各股東方按各自所持股比,向廣汽三菱提供總額不超過18.84億元的資金支持。

廣汽三菱由廣汽集團、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以50:30:20的股比共同投資設立。按照股比,廣汽集團將提供不超過9.42億元委託貸款。

不過,廣汽集團在公告中並未披露這筆近10億元貸款的擔保措施。而有投資者也對廣汽三菱還款能力產生擔憂,直言“一旦廣汽三菱難以還款,中小投資者損失由誰承擔?”

廣汽集團方面僅表示,爲控制資金風險及確保資金安全,公司後續將保持與其他股東方的密切溝通和加強對廣汽三菱日常經營情況的關注,委託貸款的發放將根據其後續發展的實際情況實施。

實際上,投資者對於廣汽三菱這一合資品牌的擔憂不無道理。早在今年3月,曾有消息稱三菱汽車從2023年3月8日到5月內在中國停產新車,其位於長沙的唯一在華工廠暫停生產,當時消息稱工廠或於6月重啓。不過,廣汽三菱方面當時不斷對外釋放信號“不會放棄中國市場”。

但三菱汽車方面人士近期表示,計劃在今年6月後繼續暫停在中國區域新車生產,復產日期尚未確定。市場對於廣汽三菱“退出中國”的猜想再度喧囂塵上。

今年銷量少得可憐

廣汽三菱是由廣汽集團和三菱汽車在2012年成立的合資品牌,也曾一度高光。在2016年,廣汽三菱宣佈第三代歐藍德國產,該車型曾是20萬元以內唯一可以買到的4驅7座合資SUV,其月銷量一度近萬輛。

但合資汽車品牌近年來在國內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已是不爭事實。這在廣汽三菱銷量上體現的尤爲明顯。

廣汽三菱的銷量從2019年開始一路下滑。數據顯示,其2019年-2022年的銷量分別爲13.3萬輛、7.5萬輛、6.6萬輛和3.36萬輛,分別同比下滑7.64%、43.62%、11.99%和49.13%。

今年以來,廣汽三菱的銷量更是少得可憐。據廣汽集團披露數據顯示,廣汽三菱2023年1-3月產量爲3368輛,同比減少70%;1-3月份銷量爲3969輛,同比減少58%。

今年4月,在廣汽集團的銷量數據中,廣汽三菱的銷量更未單獨列示。對此,廣汽集團方面回應稱:“當月產銷公告將廣汽三菱合併至‘其他’項,主要是因爲廣汽三菱月度產銷佔比較小,故不再單列。”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前4月廣汽三菱4款車累計銷售8774輛,而其長沙工廠設計產能達到20萬輛。

去年虧損近20億元

不過,廣汽集團似乎對這一合資品牌仍抱有較大希望。此次公告也顯示,本次提供資金支持後,廣汽集團及控股子公司累計提供財務資助餘額爲26.39億元。不難看出,廣汽集團大部分資助貸款最終流向廣汽三菱。

在去年年中,廣汽方面還曾公開表示,根據廣汽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則,整車板塊採取“兩優兩專一穩一突破”的發展策略,其中“兩專”是指充分發揮JEEP、三菱世界級專業SUV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聚焦SUV產品,將廣汽菲克、廣汽三菱打造成爲國內汽車市場有鮮明特色的專業品牌。尷尬的是,廣汽菲克已在去年下半年宣告破產。

而此次向廣汽三菱提供委託貸款,也並非廣汽集團首次對其“輸血”。在2022年9月底,廣汽集團爲旗下多個合資品牌共計“輸血”15.36億元,廣汽三菱拿到其中10億元。廣汽集團方面當時稱,提供貸款系適當緩解資金壓力,促進後續穩定發展,以改善現金流。

只不過,廣汽集團的資助收效甚微。在2022年6月底,廣汽三菱負債總額65.74億元,資產總額81.32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81%。而且廣汽三菱去年上半年營收爲18.22億元,利潤虧損達5.15億元。

根據此次廣汽集團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廣汽三菱經審計總資產爲60.55億元、總負債爲59.54億元、淨資產爲1.01億元,資產負債率已經升至98.33%。而廣汽三菱去年全年實現營收爲42.56億元,利潤虧損額則擴大至19.4億元。

廣汽三菱積重難返?

不難看出,廣汽三菱財務狀況正逐步劃入“深淵”。市場普遍擔憂其會重走廣汽菲克的舊路。畢竟廣汽菲克此前也經歷了工廠停擺,隨後其不斷闢謠 " 不會退市 ",但最終卻等來了退市的消息。

在不少業內人士眼中,三菱汽車的發展重心早已不在中國,所以技術和產品都沒有向中國市場傾斜。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三菱汽車在海外市場有不錯的口碑,也有一定實力,但近年來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主要是技術和產品投入不夠。雖然三菱汽車不願放棄中國市場,但還是要看其後期推出的產品及規劃能否讓市場接受。

一位國內車企人士近期曾對記者表示,在自主品牌崛起的背景下,現在的問題在於市場無法消化如此多的合資品牌,“這一觀點是業內對合資品牌當前看法的共同點,合資品牌銷量被自主品牌擠壓趨勢不可逆轉,部分合資品牌接下來會逐漸退出中國市場。”

在業內看來,近年來三菱對於國內市場重視程度不高,導致推陳出新的速度過於緩慢,而且對於當前電動化趨勢基本沒有任何動作,造成了品牌逐漸邊緣化。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