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黨校主管主辦的《學習時報》開闢專欄,刊發數位二十屆中央委員的署名文章,結合各自領域的工作,談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體會。

今日(6月28日),該報刊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的署名文章《譜寫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倪虹在文章中指出,進入新時代,隨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形勢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他表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探索,包括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保險三項制度,研究建立城市設計管理制度等。

倪虹還直言——建築業是重要的實體經濟,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他在文章中提到多項推動建築產業發展的舉措。

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至去年已達到65.22%

文章中,倪虹首先提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新成就,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列舉了多項數字說明這一“歷史性新成就”。

如在居民住房條件改善方面,我國城市、鎮、鄉村家庭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分別達到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46.80平方米。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6000多萬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1.5億多羣衆喜圓安居夢。

在城市發展方面,2022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22%,建成區面積6.4萬平方公里,城市燃氣普及率98.06%,供水普及率99.3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29平方米,城市道路長度55.22萬公里,建成城市軌道交通長度9575公里。

鄉村建設上,改造農村危房2400多萬戶,歷史性解決了農村貧困羣衆的住房安全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倪虹還指出,進入新時代,隨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

具體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文章提到——

住房發展已經從總量短缺轉爲結構性供給不足,進入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的發展時期;

城市發展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爲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

鄉村發展在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基礎上,進入了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時期。

文章提出,人民羣衆對住房和城鄉建設的要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期盼擁有更舒適安全的居住條件、更便捷高效的市政公共服務設施和更優美宜人的城鄉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保險三項制度”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該怎麼幹?倪虹在文章中提出——以讓人民羣衆住上更好的房子爲目標,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進而把城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他提出讓人民羣衆住上更好的房子,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具體目標任務。

在這幾個方面,倪虹都提出了要研究和探索建立的新制度。

如他提到,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保險三項制度,爲房屋提供全生命週期安全保障,讓人民羣衆的居住生活更加舒適美好。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倪虹在不同場合闡述了探索建立房屋養老制度的內容。如他在6月26日下午會見中國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葛海蛟時就提到,要爲人民羣衆建造好房子,提高住房品質,探索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爲房屋提供全生命週期安全保障。

何爲爲房子養老、體檢?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會長柴強就提出,發揮房屋養老金在房屋全生命週期安全管理中的資金支持作用,建立房屋體檢制度,利用房屋養老金開展房屋定期體檢,爲老房子“治病”,實現房屋的安全檢測、緊急情況排險以及意外風險保障,形成房屋安全長效機制,爲房屋提供全生命週期安全保障。

除此之外,倪虹還提出,研究建立城市設計管理制度,明確城市不同尺度設計要求,同時以質量安全爲核心,研究建立建設工程許可制度,構建從設計到施工、到驗收、到運維的閉環管理制度。

在文章中,他再次談到,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建築業是重要的實體經濟,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倪虹還專門談到了建築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他直言——建築業是重要的實體經濟,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

我國建築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如何?

文章提到,2022年,建築業總產值達到31.2萬億元,增加值達到8.3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6.9%,吸納就業超過5000萬人。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一批世界級標誌性重大工程相繼建成,彰顯了中國建造水平。建築業“走出去”步伐加快,2022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549.9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32.9%,“中國建造”品牌享譽全球。

如何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

倪虹談了這幾個方面的內容——要守好爲社會提供高品質建築產品的初心,全面落實新時期建築方針,深化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構建誠信守法、公平競爭、追求品質的市場環境;大力推進建築業科技進步,健全工程質量保障體系,加強建築工人隊伍培訓教育,發展智能建造、裝配式建築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動建築產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文章的最後,也提到了“安全發展底線”的問題。

他說,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

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住房和城鄉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着力防範化解房地產風險,防止與金融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交織引發系統性風險;全面加強人防、物防、技防水平,深入排查整治施工現場、既有房屋和市政基礎設施運行等領域安全隱患,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

新京報首席記者 吳爲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