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孟林    每經編輯 蘭素英    

今年以來,日本股市成爲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年初至6月30日收盤,日經225指數的累計漲幅高達29.0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表示,今年日本經濟增速將加快至1.3%,遠高於歐元區0.8%的增長和英國0.3%的收縮。

泡沫經濟破滅後長期困擾日本的低通脹、低增長、工資停滯等難題,似乎出現了鬆動的跡象。日本股市和實體經濟的增長能否持續,成爲全球投資者關注的話題。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院長執行院長陳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本股市近期的上漲與巴菲特的帶動效應、日元貶值等因素密切相關,但長期困擾日本經濟的問題,如技術革新停滯、企業家精神衰退等因素仍然存在。日經指數可能會重返泡沫經濟時期的巔峯,但也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最新的數據也顯示出日本股市漲勢的後勁不足。日經225指數在6月16日收於33706.08點,創下33年來的新高之後,未能更上一層樓。日本財務省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24日的一週內,外國投資者淨賣出約5438億日元的日本股票,終結了連續12周淨流入的趨勢。

陳言畢業於日本著名學府慶應大學,曾在多家日本大學教授日本經濟。2003年回國之後長期在一線從事日本企業的採訪和研究,對日本經濟有着深刻的認識。他認爲,日本經濟的困境與安倍經濟學有很大關係,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帶來真正的經濟,反而造成了持續的失落。日本央行新任行長植田和男雖然表面上仍然堅持前任政策,但未來大概率將改弦更張。

三大因素助推日股上漲

NBD:開年以來,日本股市一路上漲,特別是自4月份以來,其表現好過歐美等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您認爲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陳言:首先,評價日本股市的漲幅不能光看日本,也不能光看今年這幾個月的時間。從1989年到2023年間,美國的道瓊斯指數從不到3000點到現在是30000多點了,翻了10倍多。

日本股市在1989年的頂點是接近40000點,到今天是大概是33000點,大致恢復到34年前的80%以上。所以你要是看長線的話,日本股市還沒有達到此前的最高點,可見這34年時間是日本股市一直處於失落狀態。

NBD:那麼從近期的因素來看,如何解釋這種上漲呢?

陳言:我想有這麼幾點:第一點就是股神巴菲特一直在增持日本的綜合商社。近日(注:6月19日)他又發話了,對五家商社的平均持股比例超過了8.5%。這樣來算,他是拿了幾十億美元進入到了日本股市。我認爲,美國資本在大量從美國流入到日本,不只是巴菲特個人,這一定程度推動了這次股市的上漲。

第二個是日本企業如三菱商社回購了大概3000億日元的股票,豐田回購了1500億日元的股票。這種大規模的回購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股票的稀缺性,增加了股價提升的空間。

第三點就是日元貶值。2022年6月初,1美元能兌換130日元,一年後爲140日元,貶值近8%。同樣一家日本企業,在國外掙了1美元,今年換成日元能比去年多10日元,突然增加8%的利潤,財務報表就很好看。而日本的股市基本上一半都是外資在購買,所以到2023年後,因爲匯率的原因,大家又開始進入日本股市。

NBD:巴菲特曾表示,他所投資的五大商社的股價非常吸引人。而另一方面,東京證券交易所也在4月要求上市企業開展改革,提高市淨率(每股股價除以每股淨值)。您認爲這幾年來日本企業的股價一直在較低位置徘徊的原因是什麼?

陳言:日本上市企業有一大部分市淨率都不到1倍,也就是說持有的資產多,但股價很低。至少市淨率要達到1倍,人們纔會去買這些股票。

爲什麼企業明明有1份資產,但是股市卻給他零點幾的評價?還是因爲股市看的是未來。我認爲企業的好與壞更多地與設備技術更新有關。如果說企業投了一個新的設備,或者有新產品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股票就值得買

日本企業在最近十幾年裏一直重視金融手段,而不是搞技術革新。比如說日本有非常好的電動車技術,但是日本企業之前是不生產電動車的。鋰離子電池的發明人和發明的專利都在日本,但是並沒有電池工廠。

日本以前生產手機,現在也不生產手機了。今天日本大多數地方用的還是3G,東京有些地方用4G,但是沒有5G。你想,通信技術都沒有,那谷歌亞馬遜之類的互聯網平臺,日本也都是沒有的,要用的話也是用美國的。

十幾年時間裏日本企業沒有技術革新,所以證券市場對日本企業的評價特別低,這個問題並沒有解決。

企業家精神的消失

NBD:如您所言,日本企業持有的資產多,但爲什麼沒有將其投入技術和產品革新呢?

陳言:這是一種經濟學上所說的“流動性陷阱”現象。我們看到市面上的現金非常多,但是這個錢一直在銀行內部流動,流動性出現了一個陷阱,錢流不出來。一個企業可能非常有錢,但它不去做投資,而是儘量去還債務,或者把錢存起來以應對下一個危機。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還得追溯到泡沫經濟時代。在泡沫經濟頂峯,日本企業借了大量的錢去買股票、買房地產,但泡沫破滅後,日經指數從近4萬點跌到了6000點的低點,房地產從最高價跌到只剩原價的1/6,企業和個人背了大量的債務,所以他們在錢拿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還給政府、還給銀行。

而且,我們會看到一些非常怪異的現象,比如日本企業在三年疫情期間是不裁人的,因爲日本企業有大量現金存在銀行,可以用來給勞動者發工資。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可以維持社會穩定,但從另外一個層面看,則沒有成果出來,沒有增加出口,也沒有新的產品出現。

NBD:所以在多年的後泡沫經濟大環境下,日本企業的管理層也形成了一種比較保守的心態,缺乏企業家精神?

陳言:今天日本企業的中高層都是一些官僚,明哲保身,絕對不會說我們冒險去投一個半導體公司或者電池工廠,投電動車更不可能,那是幾萬億日元的事情,因爲日本企業的總裁或董事級別的人一般只幹兩年,最多四年,所以他的要求就是確保自己任期內的所有判斷上不出大的錯誤,撐不起一個巨大投資項目的時長。

所以說,日本企業不再具有革新性和企業家精神。你回想一下,近年來有哪一個日本企業家在你心目中覺得特別偉大?誰是這個時代的松下幸之助或者稻盛和夫,會被年輕人討論?現在就算豐田章男也好,也都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不是一個真正的企業家。

給植田一些時間,他會改變

NBD:您提到日本企業和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但是日本一季度修正後的GDP摺合年增長率爲2.7%,企業支出增長是向上修正的主要原因。日本近期的通脹也在3%到4%的水平,工資水平也終於開始增長,似乎有突破低通脹、低增長困境的勢頭?

陳言:2%的通脹目標是安倍經濟學在2012年提出來的,安倍擔任首相期間一直沒有實現,但岸田組閣後突然出現了超3%的通脹率,這主要還是因爲俄烏衝突之後的能源和糧食價格上漲。日本能源都是從外國進口的,同時日本也是不生產小麥的,所以通脹很快上來了。

由於通脹問題,岸田政府今年特別重視給工人漲工資,但是漲幅沒有超過通脹,今天日本民衆的實際購買能力是要低於去年的今天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民衆越發不敢花錢,因爲工資漲幅有限,但是物價漲了很多,我就不太可能去買奢侈品,不太可能去旅遊。

一個國家的消費上不來的話,它的經濟增長肯定也上不去,今天日本還在這個漩渦中不斷往下,這個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NBD:那麼,從目前的這股勢頭看,有沒有可能日本股市將突破泡沫經濟巔峯時的巔峯(約39000點),站上4萬點呢?這將是一個非常有象徵意義的突破。

陳言:我認爲是有這種可能性的。現在只剩百分之十幾的差距了,按照現在的通脹率和日元持續貶值的態勢,我認爲突破4萬點是有可能的。

我的預測是看2024年春季,屆時2023年的財報出來了,我們第一看匯率是怎樣的,如果還在跌,那相當於你在國外掙的錢又多了;二是設備投資,設備投資多,說明生產力上去了;再者,如果你給員工漲工資了,說明你是經營還是不錯的。這些要素都有的話,股票還會上漲。

但是如果屆時日本企業的設備投資沒有、工人工資漲幅有限、出口疲軟、匯率更低,那麼這種情況下外資可能就準備要出逃了,因爲大量進入日本股市的外資都屬於短期的投資。這時候美國資本可能就會壓緊日本,把日元炒高,(在日股高位離場),這樣他們就能兌換成更多的美元。那麼這種時候4萬點可能短暫出現,但又很快收回去,這是我對2024年3~4月的一個大膽預測。

NBD:您在分析中一直強調匯率的因素。新任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目前還是繼承前任黑田東彥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您認爲,未來他會改變政策的方向嗎?

陳言:我覺得植田和黑田完全不一樣,植田是一個學者。黑田做的超量化寬鬆的結果,給日本帶來了長期的失落,日本並沒有得到實惠,必須在金融上做改革。

就我這麼多年對日本經濟和生活的觀察,日本人在不斷變窮,這是不能容忍的。這就是安倍政策的最終結果,濫發貨幣並沒有帶來真正的經濟增長,企業雖然有錢,但是沒有發展的後續力量。這是金融政策帶來的結果之一,是必須要改變的,我相信植田會做出這方面的改變。

但是國家央行的一把手不能一上來就改,這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植田雖然嘴上那樣說,我卻一點不相信他會繼續執行前任的量化寬鬆政策。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3697155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