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云南科举进士600多名,何桂清是其中的佼佼者。何桂清(1816-1862),字丛山,号根云,昆明人,出身贫寒,道光十五年(1835)考中进士,中进士那年19岁,创造了云南科考上的奇迹,在整个科举史上也不多见,被誉为“神童”式的金榜少年。那一科云南籍进士11名,朝考后仅何桂清一人进入翰林院。

科举神童的仕途快车道

何桂清机灵精明,表现优秀,翰林院散馆后,任翰林院编修,多次外放乡试主考,按照清代惯例属于“红翰林”,后成为日讲起居注官,又入值南书房,成为道光帝的文学近侍。得到皇帝垂青后,何桂清跨入了仕途快车道,随后“五迁至内阁学士”,正三品,而后外放山东学政。道光二十八年(1848)二月升任兵部右侍郎,从二品衔,何桂清跻身朝廷大臣序列,时年32岁,可谓少年得志。

两江总督何桂清

何桂清的仕途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京官阶段。从道光年间中进士直到任侍郎,其间何桂清曾丁忧回籍27个月,咸丰初年再赴京城,在京为官前后17年。从咸丰元年(1851)到咸丰四年(1854),何桂清历任兵部、户部、吏部、礼部等四部侍郎,这四个机构中有三个属于朝廷显要部门。

咸丰二年(1852),何桂清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署理经筵讲官,三月份又受咸丰帝钦点担任当年科举会试副总裁、覆试阅卷大臣,以及大考翰詹阅卷大臣、考试荫生阅卷大臣。这相当于代天子选拔人才,在科举时代是莫大的荣耀,可见清廷对何桂清的器重。同年八月,朝廷授予他江苏学政的官职。清代的“学政”掌管一省的学校政令和岁考、科考两试,并要定期巡察所属各府、厅、州,检查学官优劣和生员勤惰,位在一省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有向皇帝奏事的权力,三年一任,任内带原品衔。这时的何桂清是京官侍郎从二品衔,与一般省份的巡抚同级。咸丰四年(1854)九月,清廷正式任命何桂清为浙江巡抚,品级虽然还是从二品,但38岁的何桂清已是雄踞一方的封疆大吏。这个任命,跟何桂清在学政任上的表现颇有关联。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前锋攻打江南,何桂清作为江苏学政,正是职任省份,他上奏疏陈清军军事防御不当,抨击封疆大吏、各地守将软弱无能致使清军节节败退,误国误民。何桂清侃侃而谈,义正辞严,让年轻的咸丰帝刮目相看,视为不可多得的干才,很快任命他为紧邻太平天国势力范围的财赋重地浙江的巡抚,对他寄予厚望。封疆大吏属外朝官、地方官,但是权大责重,相当于一方诸侯,最能体现其治理能力和个人魄力,尤其是在乱世。

二是封疆大吏阶段。何桂清任浙江巡抚,开启了他官场的第二个阶段,也是他人生辉煌时期。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建都天京后,“东南震动”,兵锋所向,风声鹤唳,作为相邻省份巡抚、京官文臣出身的何桂清积极组织军队,多次击退攻打浙江的太平军,引起朝野上下的注目,成为当时迅速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名声大噪。此时的曾国藩,还仅以在籍侍郎身份在老家湖南训练湘勇。

何桂清总结实战经验后,于咸丰五年(1855)上疏指出,安徽、浙江互为唇齿,辖境相邻,并且都是对抗太平军的最前沿,安徽、浙江应该联手才能战胜太平军。话说得在理,他其实更想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当年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大破湘军,攻占了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正是太平军军事全盛期,咸丰帝正为强大的太平天国势力头疼不已,看到何桂清的分析和提议后,很是称赏,下谕令地方官吏不分畛域剿敌,并将安徽巡抚移驻庐州,徽州、宁国二郡暂由何桂清管辖。这满足了何桂清的部分要求,同时也激发了他在对抗太平军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多权力的念头。他在写给密友信中踌躇满志地提道:“若将江、浙兵勇归弟一人调度,两省大吏能筹饷接济,定能速奏肤功……东南半壁,似非鄙人不能支持。”

任浙江巡抚期间,何桂清不但积极为江南地区清军筹粮、筹饷,也注重网罗人才、培植势力,最突出的例子是提拔重用王有龄。据一些史料记载,何桂清与王有龄的关系非同一般。于私,王有龄的父亲王燮在云南任官时对何桂清有恩,王有龄比何桂清大6岁,当年如兄长一般待他,是多年的亲密朋友。于公而言,王有龄为人倜傥有奇气,非科举入仕途,但是办事能力强,尤其善于理财,何桂清任浙江巡抚时,他已经在浙江官场摸爬滚打了10多年,何桂清来了后正式保荐他为杭州知府,并重用他,令其他官员眼红。王有龄也造就了一个近代商业史上的奇人,他叫胡光镛,字雪岩。

湘军士兵

咸丰七年(1857)春,两江总督怡良因患病被解除职务,清廷任命亟于立功、不怕揽事,也颇有治绩功劳的41岁的何桂清署理两江总督。任职之初,何桂清长袖善舞,不仅将筹粮、筹饷的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还同江南大营包括钦差大臣和春、提督张国梁在内的众多将领拉近了关系,又协助策划清军江南大营打了几场胜仗。一个月后,清廷实授其为两江总督,并加太子少保衔,后又授钦差大臣,办理通商各口事务。可见清廷对他的信任和厚望。其时,曾国藩的湘军连吃败仗,何桂清的声望和功劳远在曾国藩之上,朝廷上下都将镇压太平天国和保障东南安全寄望于何桂清。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八年(1858)十一月,清廷命何桂清会同东阁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与英、法、美三国改订税则和通商章程,提了不少建议,部分被清廷采纳。

何桂清仕途人生的转折点

何桂清的仕途一直顺风顺水,直到太平军第二次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内部天京变乱平定后,太平军出兵北上六安、霍丘,与捻军会合,势力得到扩大。咸丰八年(1858)八月,太平军大破清军江北大营;咸丰十年(1860)春,太平军李秀成部又摧毁清军江南大营。

清军的江南大营,在这里补充说一下。为反击太平天国,保住苏杭财赋区,咸丰三年(1853)初,清廷派钦差大臣向荣率军在金陵城东孝陵卫建“江南大营”,作为攻打太平天国的江南指挥部。稍后,钦差大臣琦善在扬州城外也建了“江北大营”。咸丰六年(1856)春,太平军第一次攻破“江北大营”,随即又攻破“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咸丰八年(1858)初,清军乘太平天国内讧之后的短暂军事混乱期,再次重建了江北、江南大营。至此,江南大营被第二次攻破后,首当其冲的守土官员就是两江总督何桂清。

清廷为了激励何桂清的斗志,于咸丰十年(1860),在何桂清的两江总督官职上,再加太子太保衔,从一品。江南大营被击溃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主力,江南震动。太平军挥师南向,攻打当时两江总督驻地常州。何桂清每月输饷高达7万两银子打造的江南大营军事防线,粮饷充足、装备精良,号称兵力达到12万(实际兵勇5万多),被何桂清寄以重望。本来他认为清军当年底就能攻进天京的,却反过来被太平军一鼓作气攻破江南大营。何桂清再没有胆量与太平军争锋,不顾当时常州士绅劝阻,执意弃城。据说为了出城,他的侍卫亲兵打死了十几个百姓,而后,丢下数万兵勇只带了一些亲兵逃奔苏州。

苏州城是当时江苏巡抚的驻地,巡抚徐有壬不肯开城门,何桂清只好再逃到上海。此时,江南豪绅地主争先恐后地逃到已经形同孤岛的上海,想依赖当时在上海的洋人雇佣军作保护伞。何桂清也是这么想的,并且试图雇佣洋兵抵抗太平军。当时的上海也属于两江地区,所以后来清廷责问他时,他既不承认自己弃地逃跑,还辩白他是接受部属建议和顺应苏州、上海一带士绅民意,带兵去保护的。咸丰十年(1860)春,太平军开始进攻天京附近州县,王有龄赴任浙江巡抚之前,在常州跟何桂清告别时,告诫既是长官又是密友老弟的何桂清,一定要坚守常州,不能放弃。但是何桂清终究没听得进去。

“弃城总督”的结局

清代对守土官吏的要求很严格,“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有守土之责的清朝官吏绝大多数守城至死不敢稍移,实在无法抵抗太平军的就干脆自杀。如咸丰二年(1853)十二月初四,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举家自尽。而前任两江总督陆建瀛、署理两江总督江宁将军祥厚,包括何桂清被革职后暂署总督的江苏巡抚徐有壬都是坚守至死。

何桂清不敢抵抗,更无意殉职,而是想尽办法,文过饰非,暗示部属为自己放弃常州城找借口,于是“总理粮台查文经等希其意,请退保苏州”。当清廷下令将何桂清革职逮京时,他甚至想“赖”在上海不肯进京。尽管当时浙江巡抚王有龄、江苏巡抚薛焕这两个何桂清曾经的部属几次向朝廷为其说情,请求让其戴罪立功,朝中也有一些大臣为其求情,但更多的官员建议立即处死何桂清。其时英法联军攻入了京城,咸丰帝逃避热河,清廷中枢焦头烂额,审办何桂清之事耽搁了两年之久,到同治元年(1862)六月初七才将何桂清处斩,年46岁。

很多史料说何桂清被斩,跟曾国藩大有关联,包括《清史稿》中特地提到曾国藩回复朝廷的奏疏:“疆吏以城守为大节……大臣以心迹定罪……”随后,处死何桂清。其实,气急败坏的清廷最高统治者杀鸡儆猴的想法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当时江南士绅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何桂清当年大开“嘴炮”,声色俱厉抨击过封疆大吏软弱无能致使清军节节败退,而今,自己亦步后尘。

太平军占领常州、苏州后,王有龄曾写信给密友说:“根翁(何桂清)不守常州而回苏州(半生声名,失此一着,若弟在苏,断不至此),为江宁司道所误。”王有龄在回护何氏的同时,显然也为其痛惜。同时期,他写给时任上海道台吴煦的信中,痛切地说:“根翁如在沪,代弟言明,今生不再相见!”

曾国藩在同治元年(1862)三月初三的《日记》中写道:“何根云(桂清)制军信来,并附寄亲供。一朝迷误,万事瓦裂,亦可悯也。”何桂清被处死后,据说曾国藩“为惆怅悚惧久之”,其中“惆怅”成分的多少不得而知,但“悚惧”定是情理之中,因为他从何氏手中接任了两江总督。

何桂清弃守常州,导致太平军攻破苏州,从此,苏州在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让位于上海,文化优势也日渐丧失。人口由战前的300多万人,至同治四年(1865)锐减至120余万人,仅吴县、长洲和元和三地,就有约1200名士绅直接死于这场战乱。事过20年之后,官员潘祖荫回到苏州,眼中所见仍是“瓦砾盈于路,阛阓旷于野,老稚之脱自乱中者生理萧然,窃盗之风往往不绝”的萧条破败景象。

何桂清到底应不应该放弃常州城

事过160多年后,再说当年应不应该放弃常州城,似乎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历史的可贵之处,就是可供后人评说借鉴。近些年,有研究者提出,从战略角度来说,当年何桂清放弃城颓兵弱的常州城,打算合兵退守城池坚固、兵多粮足的苏州城,就当时而言是一招“败而不溃”的补手棋。

江南大营溃败和何桂清之所以被拒苏州城外、溃奔上海,有当事者应承担的责任,也跟清廷在江浙战区人事安排不当及官场矛盾有关——江南大营统帅和春贪婪无能、心胸狭隘,江南大营营务腐败,导致江南地区这支清军主力军心涣散,迅速溃败。徐有壬与何桂清有个人矛盾,不从作战角度分析问题,不看大局,只顾自保,并乐于攻击政敌,落井下石。此外,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和湘系官员群体对何桂清政治势力的攻击和乐观其败;还有当时江南地区清军的对手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军事指挥能力卓越,等等。这些因素都对当时江南一带的战局和何桂清的结局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时代因素、官场生态、清军将帅无能这些“众性”,都无法掩盖何桂清丢城失地、令辖境百姓失望痛恨的铁板罪责。

从个人角度来看,何桂清到底该不该放弃常州城?这其实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晚清官场生态中的一个进退无据但又毫无疑义的追问,守是死,弃亦是一死。最大的区别在于历史记录和身后名节,如徐有壬、王有龄等。

咸丰十年(1860)春,太平军进攻苏州,江苏巡抚徐有壬组织抵抗,城破被杀,清廷赐予骑都尉世职,赐谥“庄愍”,苏州建专祠祭奠。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底,太平军攻进杭州城,王有龄殉职,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叹其忠烈,将其尸体厚殓并派专人送其棺柩回乡。清廷赐王有龄谥号“壮愍”,赐祭葬,入祀昭忠祠,并在浙江与福建建专祠纪念。一个是何桂清的对头,一个是何桂清的挚友加盟友;一个赐谥“庄愍”,一个赐谥“壮愍”,都有一个“愍”字——这就是评判。

从“金榜少年”到“弃城总督”,何桂清是个擅长机智谋事,却不能坚忍临事的翰林才子。时势如彼,世情莫测,历史上的何桂清只能是那个被传统政治文化鄙弃的有才智无忠信的“弃城总督”。      

(李晓巧,江苏新华报业集团副研究员,文史专栏作家。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3年第5期)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涌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