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雲南科舉進士600多名,何桂清是其中的佼佼者。何桂清(1816-1862),字叢山,號根雲,昆明人,出身貧寒,道光十五年(1835)考中進士,中進士那年19歲,創造了雲南科考上的奇蹟,在整個科舉史上也不多見,被譽爲“神童”式的金榜少年。那一科雲南籍進士11名,朝考後僅何桂清一人進入翰林院。

科舉神童的仕途快車道

何桂清機靈精明,表現優秀,翰林院散館後,任翰林院編修,多次外放鄉試主考,按照清代慣例屬於“紅翰林”,後成爲日講起居注官,又入值南書房,成爲道光帝的文學近侍。得到皇帝垂青後,何桂清跨入了仕途快車道,隨後“五遷至內閣學士”,正三品,而後外放山東學政。道光二十八年(1848)二月升任兵部右侍郎,從二品銜,何桂清躋身朝廷大臣序列,時年32歲,可謂少年得志。

兩江總督何桂清

何桂清的仕途可分爲兩個階段。

一是京官階段。從道光年間中進士直到任侍郎,其間何桂清曾丁憂回籍27個月,咸豐初年再赴京城,在京爲官前後17年。從咸豐元年(1851)到咸豐四年(1854),何桂清歷任兵部、戶部、吏部、禮部等四部侍郎,這四個機構中有三個屬於朝廷顯要部門。

咸豐二年(1852),何桂清任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署理經筵講官,三月份又受咸豐帝欽點擔任當年科舉會試副總裁、覆試閱卷大臣,以及大考翰詹閱卷大臣、考試廕生閱卷大臣。這相當於代天子選拔人才,在科舉時代是莫大的榮耀,可見清廷對何桂清的器重。同年八月,朝廷授予他江蘇學政的官職。清代的“學政”掌管一省的學校政令和歲考、科考兩試,並要定期巡察所屬各府、廳、州,檢查學官優劣和生員勤惰,位在一省巡撫與布政使、按察使之間,有向皇帝奏事的權力,三年一任,任內帶原品銜。這時的何桂清是京官侍郎從二品銜,與一般省份的巡撫同級。咸豐四年(1854)九月,清廷正式任命何桂清爲浙江巡撫,品級雖然還是從二品,但38歲的何桂清已是雄踞一方的封疆大吏。這個任命,跟何桂清在學政任上的表現頗有關聯。

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前鋒攻打江南,何桂清作爲江蘇學政,正是職任省份,他上奏疏陳清軍軍事防禦不當,抨擊封疆大吏、各地守將軟弱無能致使清軍節節敗退,誤國誤民。何桂清侃侃而談,義正辭嚴,讓年輕的咸豐帝刮目相看,視爲不可多得的幹才,很快任命他爲緊鄰太平天國勢力範圍的財賦重地浙江的巡撫,對他寄予厚望。封疆大吏屬外朝官、地方官,但是權大責重,相當於一方諸侯,最能體現其治理能力和個人魄力,尤其是在亂世。

二是封疆大吏階段。何桂清任浙江巡撫,開啓了他官場的第二個階段,也是他人生輝煌時期。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建都天京後,“東南震動”,兵鋒所向,風聲鶴唳,作爲相鄰省份巡撫、京官文臣出身的何桂清積極組織軍隊,多次擊退攻打浙江的太平軍,引起朝野上下的注目,成爲當時迅速升起的一顆政治新星,名聲大噪。此時的曾國藩,還僅以在籍侍郎身份在老家湖南訓練湘勇。

何桂清總結實戰經驗後,於咸豐五年(1855)上疏指出,安徽、浙江互爲脣齒,轄境相鄰,並且都是對抗太平軍的最前沿,安徽、浙江應該聯手才能戰勝太平軍。話說得在理,他其實更想擴大自己的影響範圍。當年初,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大破湘軍,攻佔了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正是太平軍軍事全盛期,咸豐帝正爲強大的太平天國勢力頭疼不已,看到何桂清的分析和提議後,很是稱賞,下諭令地方官吏不分畛域剿敵,並將安徽巡撫移駐廬州,徽州、寧國二郡暫由何桂清管轄。這滿足了何桂清的部分要求,同時也激發了他在對抗太平軍戰場上發揮更大作用、獲得更多權力的念頭。他在寫給密友信中躊躇滿志地提道:“若將江、浙兵勇歸弟一人調度,兩省大吏能籌餉接濟,定能速奏膚功……東南半壁,似非鄙人不能支持。”

任浙江巡撫期間,何桂清不但積極爲江南地區清軍籌糧、籌餉,也注重網羅人才、培植勢力,最突出的例子是提拔重用王有齡。據一些史料記載,何桂清與王有齡的關係非同一般。於私,王有齡的父親王燮在雲南任官時對何桂清有恩,王有齡比何桂清大6歲,當年如兄長一般待他,是多年的親密朋友。於公而言,王有齡爲人倜儻有奇氣,非科舉入仕途,但是辦事能力強,尤其善於理財,何桂清任浙江巡撫時,他已經在浙江官場摸爬滾打了10多年,何桂清來了後正式保薦他爲杭州知府,並重用他,令其他官員眼紅。王有齡也造就了一個近代商業史上的奇人,他叫胡光鏞,字雪巖。

湘軍士兵

咸豐七年(1857)春,兩江總督怡良因患病被解除職務,清廷任命亟於立功、不怕攬事,也頗有治績功勞的41歲的何桂清署理兩江總督。任職之初,何桂清長袖善舞,不僅將籌糧、籌餉的本職工作做得有聲有色,還同江南大營包括欽差大臣和春、提督張國樑在內的衆多將領拉近了關係,又協助策劃清軍江南大營打了幾場勝仗。一個月後,清廷實授其爲兩江總督,並加太子少保銜,後又授欽差大臣,辦理通商各口事務。可見清廷對他的信任和厚望。其時,曾國藩的湘軍連喫敗仗,何桂清的聲望和功勞遠在曾國藩之上,朝廷上下都將鎮壓太平天國和保障東南安全寄望於何桂清。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咸豐八年(1858)十一月,清廷命何桂清會同東閣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與英、法、美三國改訂稅則和通商章程,提了不少建議,部分被清廷採納。

何桂清仕途人生的轉折點

何桂清的仕途一直順風順水,直到太平軍第二次擊破清軍江南大營。太平天國內部天京變亂平定後,太平軍出兵北上六安、霍丘,與捻軍會合,勢力得到擴大。咸豐八年(1858)八月,太平軍大破清軍江北大營;咸豐十年(1860)春,太平軍李秀成部又摧毀清軍江南大營。

清軍的江南大營,在這裏補充說一下。爲反擊太平天國,保住蘇杭財賦區,咸豐三年(1853)初,清廷派欽差大臣向榮率軍在金陵城東孝陵衛建“江南大營”,作爲攻打太平天國的江南指揮部。稍後,欽差大臣琦善在揚州城外也建了“江北大營”。咸豐六年(1856)春,太平軍第一次攻破“江北大營”,隨即又攻破“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咸豐八年(1858)初,清軍乘太平天國內訌之後的短暫軍事混亂期,再次重建了江北、江南大營。至此,江南大營被第二次攻破後,首當其衝的守土官員就是兩江總督何桂清。

清廷爲了激勵何桂清的鬥志,於咸豐十年(1860),在何桂清的兩江總督官職上,再加太子太保銜,從一品。江南大營被擊潰後,清政府在整個長江下游地區已失去最後一支主力,江南震動。太平軍揮師南向,攻打當時兩江總督駐地常州。何桂清每月輸餉高達7萬兩銀子打造的江南大營軍事防線,糧餉充足、裝備精良,號稱兵力達到12萬(實際兵勇5萬多),被何桂清寄以重望。本來他認爲清軍當年底就能攻進天京的,卻反過來被太平軍一鼓作氣攻破江南大營。何桂清再沒有膽量與太平軍爭鋒,不顧當時常州士紳勸阻,執意棄城。據說爲了出城,他的侍衛親兵打死了十幾個百姓,而後,丟下數萬兵勇只帶了一些親兵逃奔蘇州。

蘇州城是當時江蘇巡撫的駐地,巡撫徐有壬不肯開城門,何桂清只好再逃到上海。此時,江南豪紳地主爭先恐後地逃到已經形同孤島的上海,想依賴當時在上海的洋人僱傭軍作保護傘。何桂清也是這麼想的,並且試圖僱傭洋兵抵抗太平軍。當時的上海也屬於兩江地區,所以後來清廷責問他時,他既不承認自己棄地逃跑,還辯白他是接受部屬建議和順應蘇州、上海一帶士紳民意,帶兵去保護的。咸豐十年(1860)春,太平軍開始進攻天京附近州縣,王有齡赴任浙江巡撫之前,在常州跟何桂清告別時,告誡既是長官又是密友老弟的何桂清,一定要堅守常州,不能放棄。但是何桂清終究沒聽得進去。

“棄城總督”的結局

清代對守土官吏的要求很嚴格,“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有守土之責的清朝官吏絕大多數守城至死不敢稍移,實在無法抵抗太平軍的就乾脆自殺。如咸豐二年(1853)十二月初四,太平軍攻克武昌,湖北巡撫常大淳舉家自盡。而前任兩江總督陸建瀛、署理兩江總督江寧將軍祥厚,包括何桂清被革職後暫署總督的江蘇巡撫徐有壬都是堅守至死。

何桂清不敢抵抗,更無意殉職,而是想盡辦法,文過飾非,暗示部屬爲自己放棄常州城找藉口,於是“總理糧臺查文經等希其意,請退保蘇州”。當清廷下令將何桂清革職逮京時,他甚至想“賴”在上海不肯進京。儘管當時浙江巡撫王有齡、江蘇巡撫薛煥這兩個何桂清曾經的部屬幾次向朝廷爲其說情,請求讓其戴罪立功,朝中也有一些大臣爲其求情,但更多的官員建議立即處死何桂清。其時英法聯軍攻入了京城,咸豐帝逃避熱河,清廷中樞焦頭爛額,審辦何桂清之事耽擱了兩年之久,到同治元年(1862)六月初七纔將何桂清處斬,年46歲。

很多史料說何桂清被斬,跟曾國藩大有關聯,包括《清史稿》中特地提到曾國藩回覆朝廷的奏疏:“疆吏以城守爲大節……大臣以心跡定罪……”隨後,處死何桂清。其實,氣急敗壞的清廷最高統治者殺雞儆猴的想法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而當時江南士紳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何桂清當年大開“嘴炮”,聲色俱厲抨擊過封疆大吏軟弱無能致使清軍節節敗退,而今,自己亦步後塵。

太平軍佔領常州、蘇州後,王有齡曾寫信給密友說:“根翁(何桂清)不守常州而回蘇州(半生聲名,失此一着,若弟在蘇,斷不至此),爲江寧司道所誤。”王有齡在迴護何氏的同時,顯然也爲其痛惜。同時期,他寫給時任上海道臺吳煦的信中,痛切地說:“根翁如在滬,代弟言明,今生不再相見!”

曾國藩在同治元年(1862)三月初三的《日記》中寫道:“何根雲(桂清)制軍信來,並附寄親供。一朝迷誤,萬事瓦裂,亦可憫也。”何桂清被處死後,據說曾國藩“爲惆悵悚懼久之”,其中“惆悵”成分的多少不得而知,但“悚懼”定是情理之中,因爲他從何氏手中接任了兩江總督。

何桂清棄守常州,導致太平軍攻破蘇州,從此,蘇州在江南地區的經濟中心地位讓位於上海,文化優勢也日漸喪失。人口由戰前的300多萬人,至同治四年(1865)銳減至120餘萬人,僅吳縣、長洲和元和三地,就有約1200名士紳直接死於這場戰亂。事過20年之後,官員潘祖蔭回到蘇州,眼中所見仍是“瓦礫盈於路,闤闠曠於野,老稚之脫自亂中者生理蕭然,竊盜之風往往不絕”的蕭條破敗景象。

何桂清到底應不應該放棄常州城

事過160多年後,再說當年應不應該放棄常州城,似乎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但是歷史的可貴之處,就是可供後人評說借鑑。近些年,有研究者提出,從戰略角度來說,當年何桂清放棄城頹兵弱的常州城,打算合兵退守城池堅固、兵多糧足的蘇州城,就當時而言是一招“敗而不潰”的補手棋。

江南大營潰敗和何桂清之所以被拒蘇州城外、潰奔上海,有當事者應承擔的責任,也跟清廷在江浙戰區人事安排不當及官場矛盾有關——江南大營統帥和春貪婪無能、心胸狹隘,江南大營營務腐敗,導致江南地區這支清軍主力軍心渙散,迅速潰敗。徐有壬與何桂清有個人矛盾,不從作戰角度分析問題,不看大局,只顧自保,並樂於攻擊政敵,落井下石。此外,曾國藩爲代表的湘軍和湘系官員羣體對何桂清政治勢力的攻擊和樂觀其敗;還有當時江南地區清軍的對手太平軍將領李秀成軍事指揮能力卓越,等等。這些因素都對當時江南一帶的戰局和何桂清的結局產生了很大影響。但是,時代因素、官場生態、清軍將帥無能這些“衆性”,都無法掩蓋何桂清丟城失地、令轄境百姓失望痛恨的鐵板罪責。

從個人角度來看,何桂清到底該不該放棄常州城?這其實是當時歷史條件下、晚清官場生態中的一個進退無據但又毫無疑義的追問,守是死,棄亦是一死。最大的區別在於歷史記錄和身後名節,如徐有壬、王有齡等。

咸豐十年(1860)春,太平軍進攻蘇州,江蘇巡撫徐有壬組織抵抗,城破被殺,清廷賜予騎都尉世職,賜諡“莊愍”,蘇州建專祠祭奠。咸豐十一年(1861)十二月底,太平軍攻進杭州城,王有齡殉職,太平軍忠王李秀成嘆其忠烈,將其屍體厚殮並派專人送其棺柩回鄉。清廷賜王有齡諡號“壯愍”,賜祭葬,入祀昭忠祠,並在浙江與福建建專祠紀念。一個是何桂清的對頭,一個是何桂清的摯友加盟友;一個賜諡“莊愍”,一個賜諡“壯愍”,都有一個“愍”字——這就是評判。

從“金榜少年”到“棄城總督”,何桂清是個擅長機智謀事,卻不能堅忍臨事的翰林才子。時勢如彼,世情莫測,歷史上的何桂清只能是那個被傳統政治文化鄙棄的有才智無忠信的“棄城總督”。      

(李曉巧,江蘇新華報業集團副研究員,文史專欄作家。本文刊於《文史天地》2023年第5期)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