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城市賣地收入可謂極度分化。

冷熱不均的半年度土拍市場,哪些城市是賣地大戶?哪些城市低溫冷寂?

第一財經據中指研究院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各大城市賣地收入可謂極度分化,賣地大戶北京和杭州,總成交金額均過千億,更多城市甚至不到百億、不及大城市賣地金額的“零頭”。

具體而言,上半年土地成交總金額位居前十的城市爲:北京、杭州、上海、廣州、西安、成都、蘇州、南京、天津、深圳,成交金額(包括商地)分別爲1076億元、1032億元、596億元、592億元、475億元、445億元、385億元、380億元、307億元、304億元。

在全國土地市場低迷,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規模降至近十年來最低的情況下,房企投資更加謹慎,在覈心城市補貨意願增強,這也導致北京、杭州等城市多宗地塊競拍至最高上限,參拍企業數量創新高。

6月20日,北京結束了當月第四場土地拍賣,本年度第一輪集中供地落下帷幕,本次供地共推出23宗住宅用地,用地規模約98.05公頃,規劃建築規模約181.44萬平方米,土地成交價款約712億元。從央國企到各地小衆民企,開發商赴京參拍的熱情屢攀高峯。

另一“賣地大戶”杭州,上半年涉宅用地出讓也較爲火熱。如果算上2022年第五批次的集中供地,上半年杭州共進行了七次集中供地,累計出讓涉宅地66宗,總成交金額953.4億。若加上商業地塊出讓收入,杭州上半年土拍攬金破千億,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土拍供地模式生變,從大規模集中供應恢復到“小步快走”常態化多頻次供地,這導致多地土地供應規模有所減少。克而瑞數據顯示,上半年杭州涉宅土地成交“量價齊跌”,處於六年來低位,成交體量同比下降40.7%,成交金額也同比下降30.6%。

不過,相較於其他城市,杭州的賣地收入仍極爲可觀。前十榜單中,僅上海和廣州成交金額超500億,西安、成都、蘇州、南京、天津等重點城市成交金額則在300億~500億之間。前十之後,合肥、寧波、佛山、無錫、石家莊、武漢、廈門、長沙、溫州、台州出讓金則在100億~300億之間,其中僅合肥、寧波、佛山超2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收入前五十榜單中,有高達一半的城市,上半年土地成交金額不足百億,土地市場的冷熱分化被拉滿。百億以下陣營中,包括濟南、鄭州、南昌、長春、太原等省會城市,其中濟南半年攬金92億元、鄭州88億元、南昌83億元、長春66億元、太原45億元。

中指研究院表示,除核心城市土拍保持一定熱度外,上半年多數城市土拍未有轉暖跡象,土拍分化現象加劇。青島、濟南、蘇州、福州核心區地塊企業參與度高,而非核心區地塊多底價成交,地方國企託底的態勢仍未得到改善。長春、無錫等城市成交地塊均底價成交,土拍情緒持續低迷。

與此同時,雖然民企拿地熱情有所提升,但央國企仍是絕對主力。從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看,有半數以上爲央企國企。從新增貨值看,華潤置地、保利發展、建發房產佔據榜單前三位。1~6月,華潤置地以累計新增貨值927億元佔據榜單第一,保利發展、建發房產緊隨其後。

克而瑞也表示,當前房企投資拿地更追求確定性,一二線核心城市的優質地塊成爲房企“搶地”重心,而多數三四線城市土地依舊無人問津,土地市場呈現“局部火熱、整體偏冷”的格局。大多數城市都沒有如期完成上半年的擬供應清單,即便是表現較好的一線城市,較2022年同期成交量也出現下跌。

“由於今年的預供地清單到2月份才發佈,延緩了大多數城市的供地節奏,供求雙方也需要適應新的供地模式變化,不少城市的首批預供地截止時間是在下半年。在地方財政壓力和供地計劃完成的訴求之下,今年下半年土地市場交易規模仍然有望邊際改善。”克而瑞認爲。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總經理曹晶晶表示,伴隨着房地產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不同城市房地產市場分化行情更趨明顯,房企優選城市投資拿地的難度也進一步上升。根據中指研究院測評,北上廣深位列城市吸引力前四名;杭州、成都、南京、蘇州、武漢、西安市場需求有支撐,位列5~10位。

在她看來,人口優勢和購買力是影響城市潛力的重要因素,高能級城市購房需求支撐度高,改善需求呈現持續增加態勢;同時,要關注高庫存城市去化壓力。整體來看,分化將主導未來3-5年房地產市場趨勢,直至新格局形成,房企應把握主流城市平衡佈局、甄別風險,堅守安全底線。

相關文章